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车道 AI教育或成新风口
11月13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2019年度科技工业峰会”在京召开。会上针对“科技创新推动工业升级,实体经济进入深度融合大数据时代,
北京经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裁、《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郭宏超在致辞中表示,新技术正全面而深刻地重塑着人类社会,新一代科技和第四次产业正在成为一种共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各种创新型和融合型技术的发展,将会为经济产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和空间。
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田丰在会上说:“未来10年会有两个‘82原则’。”他介绍道,其一,在终端设备中,智能手机将被智能AR眼镜取代,AR眼镜将占80%,其他的消费类IOT(物联网)占20%;其二,未来10年内,不论消费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的流量中,视觉流量将占到80%以上。
会上,田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互联网公司用AI快速扩大在线业务规模。其次,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交通等)使用人工智能降低社会基础服务运营成本。而现在,则处于第三阶段,所有一二三产业使用AI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这三个阶段中国与欧美的发展是一样的。
“我国AI市场竞争激烈,AI应用技术的创新速度比美国快。”田丰告诉记者,因为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不管是AI投资或是商业创新都很快,所以,我国AI应用会倒逼AI算法平台和应用市场,导致其发展比欧美更快。同时,他表示,在AI基础研发层面,更需要比拼的是国家长期科研积累的基础。比如,AI芯片、AI基础设施的建设等都需要连续性的大笔投资,AIDC(AI超算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层面不能光靠科创企业,政府需要把‘AI高速公路’打通,企业和大众才能受益。另外,在芯片层面,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东西方产业链大幅增加创新成本。
此外,田丰认为,AI的教育是长期的,具有社会使命。他表示,AI教育需要提前10年准备人才战略,如果现在的孩子不从中小学就学习AI知识,5-10年后毕业时将无法满足社会的基本工作要求,AI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许多人把AI妖魔化,认为AI技术将减少人类就业,其实与事实相差甚远。”田丰告诉记者,教育能够形成大众就业技能的升级转换,让学习AI技能的人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当前,商汤科技创立5年来,不断投入AI教育,编写了从小学到初、高中的AI教材,并在全国300多所中学落地。同时,培养了上千名AI课程讲师,同步建立了AI实验室,开发出自动驾驶小车等教具,此外商汤智能产业商学院对企业家都有相应的AI战略培训。
对于未来政府支持方面,田丰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AI基础科研和AI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国家更大力度地投入,包括AI芯片、5G模组等。AI需要大量的算力,希望国家更多扶持AI数据中心建设运营,帮助各地产业升级、大量中小企业降低模型训练成本,提升AI应用开发速度。第二,在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将AI作为K12必修课,加入高考科目中,让AI教学走入每一个中国家庭。第三,在产业推动层面,特别是工业和农业领域,由于行业利润率很低,经济调整期中营业压力大,很多企业无力采用AIoT等领先科技改造现有生产线、农场,更没有创新预算招聘研发团队。他希望,国家能够针对智能产业化落地,提供区域性产业带的专项扶持政策及补贴。“加速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商汤智能产业研究院的使命,建议通过国家政策桥梁将智能产业技术方案输送给援助‘一带一路’的所有企业和大众。”
田丰对记者表示,每一代科技都是提高产业效益的工具,在落地时都存在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此,需要去确认AI在产业及整个社会的落地应用,其初衷都是善意、造福人类的。同时,需要政府和产业共同引导,在促进整个AI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探讨如何去保证AI科技在健康可持续的道路上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