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嗓门”民警的社区工作:记的笔记数不清 写满社情民意
板寸头、一米七几的个子,挺着笔直的腰杆,一张口就是高分贝。他,就是梁斌。2005年7月由部队转业至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石羊派出所任刑侦民警。2010年7月,他被调整至社区工作,先后负责花荫、双河村、灯塔、南苑小区,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一待就是9年。
从刑侦民警到社区民警,他无论在哪个岗位,都透着麻利劲儿,做事雷厉风行。到了社区岗位上,因工作繁琐细碎,“大嗓门”的他,经常拿着笔记本,记满各种社区工作往事,他总是以良好的心态和认真的精神状态面对这些工作。
“大嗓门”的日记 记满社区工作情况
今年50岁的梁斌,2010年工作岗位从刑侦民警调整到社区民警。调整岗位的第一天,他第一件事就去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因为他深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他的笔记本要记的就是管段内的基础情况、存在的隐患、群众诉求等。
对社区民警来说,在各种繁琐警务工作的重压下,每周最少有20个小时到社区摸情况、访民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梁斌却乐此不疲,坚持串门访户,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走访率达到了95%以上。
9年时间过去,梁斌的社区工作专用笔记本的序号也从“1”变成了“N”,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满了走访社区的相关情况和收集的各种信息。
为民奔走 急脾气也有细心处
这本日记,不仅记录了社情民意,也记录着梁斌的耐心。面对辖区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复杂的情况,为了完善手头的基础资料,梁斌连续一个月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上门核查登记。
“说直白是心急火燎,说好听点是雷厉风行。”谈起自己的性格,梁斌的开朗显露无疑。他经常这一刻还在所里带着办事群众上下奔走,下一刻就出现在社区里走街串户,很难见到他有停下来的时候。
“我能做好刑侦民警,同样也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社区民警。”知天命之年的梁斌并没有佛系工作,他依然有着清楚的目标和浑身的干劲。
社区警务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里短、矛盾纠纷,梁斌始终提醒自己,急性子万万不可带到工作中,遇事冷静在先,考虑再三。
“梁警官,我们家楼上的住户每天不是发出的声音太大,就是排出的油烟味太重,你快来看看哟。”2019年初,梁斌接到天府欣苑西区一居民的求助电话。
走访中,梁斌发现该房屋是出租房,被某美容美发店用于员工餐厅和住宿。在对居住人员进行了居住登记后,梁斌随即联系美容美发店负责人,对该房屋的噪音、油烟扰民问题进行整改,并安排物业人员进行监督。随后的一个月里,梁斌一有空就去该房屋走访,并多次就发现的问题与该店负责人进行沟通。经过大力整改,这间吵吵闹闹的出租房终于安静下来。
老当益壮 老民警也是“拼命三郎”
梁斌在社区走访时,最喜欢步行和骑自行车。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开车?不是效率更高吗?梁斌说:“恰恰相反,作为社区民警,走着进社区,了解到的社区情况更多,和辖区群众的接触也更自然和紧密。”
曾有人调侃梁斌:“你都50岁的人了,还这么拼命干什么呀,安安稳稳等到退休得了。”梁斌却不这么认为:“50怎么了,离退休还有10年!”他一边说,一边接起社区群众的电话,答疑解惑去了。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