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科创丨在互联网政务“结果”,开普云还需在企业级市场“开花”
12月16日,开普云科创板IPO提交注册,距离上市仅有一步之遥。
开普云是一家致力于研发数字内容管理和大数据相关技术的软件企业,主营业务包括: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建设、大数据服务、运维服务。
从公司的定位和主营业务来看,开普云只是一家普通的软件企业。但值得注意的是,开普云主要着力于政务服务市场,客户以党政机关为主。
G端生意,好处无需赘述,缺点也显而易见。以开普云为代表的,在营收上过于依赖政府这一单一市场的企业,都需要解开通一个难题:如何开拓企业级市场。
“互联网+政务”释放长期“利好”
开普云的前身,是2000年成立的东莞互联。东莞互联的股东,分别是石龙工业总公司(持股70%)和首信发展(持股30%)。根据天眼查信息,石龙工业总公司,是一家由东莞市石龙镇人民政府100%控股的企业。后来,经过多次股份转让,如今董事长汪敏为公司大股东,持股36.85%;其次是东莞政通,持股25.17%。汪敏同时也是东莞政通的执行董事。
2017年,开普云登录新三板,2019年3月终止挂牌,3个月后,开普云便提交了科创板申请。开普云选择的是第一套上市标准,即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近两年净利润为正,且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
开普云发展的机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政务服务市场来看,在2015年国务院提出“放管服”后,各政府部门便开始了一系列调整,“最多跑一次”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因为“放管服”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它能否为群众生活及办事增便利。为了能深化“放管服”,各地政府都纷纷开始投身“互联网+”行动,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推动信息化建设,向“数字政府”转型。
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缓慢而且长期的工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数据中心(CNNIC)第44次调查报告,截至今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5.09亿,占网民整体的59.6%。此外,多部委加快数据开发部署,深化数据应用。数据显示 ,约25%的部委网站建立了“数据”类专栏,集中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还有多部委网站优化搜索技术、提升站内搜索效果,初步实现错别字自动纠正、关键词推荐和通俗语言搜索等功能,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集约化建设、政府数据可视化、优化搜索等,都是开普云当前主营业务覆盖的范围,可以说目前开普云能够把握住行业的主要需求,如果能持续占据这块市场的高地,跟进行业的需求演进和迭代,长期而言依靠主营业务能够有较好的发展。
第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开普云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应用相关的通用理论,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开普云在“核心技术”上,还有所欠缺。在一轮问询中,开普云也回答了有关核心技术和技术先进性表现的问题:公司六大核心技术具备一定的通用型,但主要是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查略面向目标客户的应用场景而自主研发的专有技术。
开普云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党政机关,对于这类客户而言,比起考虑技术的“先进性”,他们更多看重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而后两者正是开普云的优势所在。
当前不少政务服务系统,采用的是国外的数据库和操作系统,比如微软、甲骨文、IBM等,而开普云在为大型央企建设智慧门户时,已经成功实现了对这些大型跨国软件服务商的国产化替代,契合当下“自主可控”的要求和趋势。
另一方面,开普云是国内较早进入智慧政务市场的企业,对客户的痛点有更深刻的认识,技术发展上呈现出典型的需求导向。从业务发展上来看,只要开普云能够保证在满足客户核心需求上的技术领先,开普云在政务服务的市场上就能够扎稳脚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开普云的综合毛利率能维持在60%以上,与同行企业相比,属于较高水平。
稳定发展还需平衡业务及客户收入来源
虽然从政务服务的市场来看,开普云的发展前景值得看好,但也需要看到开普云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营收上过分依赖党政机关。
过于依赖G端市场,最直接的表现是,公司营收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而期间费用在个季度内较均衡发生,因此公司经营业绩有较强的季节性波动,这对公司的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方面都提出了巨大的需求。此外,公司的市场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华北,而华南和华北也是“互联网+政务”业态相对成熟、且市场竞争相对集中的区域。
虽然,开普云已经将企业和媒体内容管理市场,作为未来主要的拓展方向之一。目前开普云的企业客户,依然以大型国企为主,比如中石油、中广核等公司的智慧门户建设,就是由开普云承担的。但由于在产品功能的完备性、国际化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开普云在其他类型企业中的业务开展情况目前看来并没有太大成效。
第二是业务竞争的压力。在政务服务市场,除了有来自同行,如拓尔思、科创信息、太极股份等公司的竞争,开普云还要面对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此外,还有跨国企业如甲骨文、微软等也是开普云的竞争对手。
互联网巨头的加入,直接加剧了“互联网+政务”市场的竞争。一方面,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从单纯的“建设”走向了“运营”的阶段,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政府网站发展指引》中提到了“集约化建设”,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这个转变带来了两个“利好”,第一是政府网站的集约化建设,第二是建设好之后的运营管理。开普云是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解决方案主要提供商之一,集约化的业务能为开普云带来稳定的营收。但利润更高且更持久的,是建成后的数据运营服务,在这个方面,互联网巨头的优势十分明显,不仅能整合自己生态中的其他能力,提供更为综合的服务,在价格的竞争上也更有优势。
总体而言,“互联网+政务”能够持续释放出足够的市场空间,足以让开普云和其他同行得到发展,在这块市场中,开普云需要继续保持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研发打磨技术,同时要加大“大数据服务”业务的投入,使其能够与“互联网内容平台建设”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此外,在客户上,开普云必须在企业和媒体业务的开发上加大力度,只有让各项业务、各个客户来源的收入达到相对平衡,公司的发展才能更稳定。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