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指南解读2016年5月1,“该专项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按照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总体思,紧紧围绕食品产业在新型加工与绿色制造,粮食收储运技术装备,现代食品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与低碳化研发,全产业链品质质量过程控制开发,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化与成品化以及工程化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创制等关键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食品科技

科技日报:“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指南解读2016年5月1

“该专项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按照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实施的总体思,紧紧围绕食品产业在新型加工与绿色制造,粮食收储运技术装备,现代食品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与低碳化研发,全产业链品质质量过程控制开发,中华传统与民族特色食品工业化与成品化以及工程化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创制等关键问题与重大科技需求。”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金征宇进一步介绍,2016年,按照专项分期执行的方式,共设置“食品加工应用基础研究”“食品加工核心技术开发与装备创制”“食品加工工程化技术集成应用与产业化示范”三大板块。针对未来五年现代食品加工制造与装备开发产业及粮食收储运行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按照全链条布局,先期启动了16个项目任务。

金征宇介绍说,专项针对我国食品科技在“十三五”期间的经济与社会的需求,设计了25个重点任务,进行统筹规划和部署。充分考虑与“十二五”的有效延续和持续支持,遵循优质营养、方便特色、高效低碳、智能绿色和创新设计的特点。切实把握食品产业发展“新常态”和科技发展新需求,适应科技新形势,构建多方位制度保障体系。建立科技部协调多部门、多地方联席参与,协会与学会、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共同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形成适合科技体制与项目计划新制度的管理与运行新机制,建立“动态评价与滚动支持机制”、“创新引导与后补助机制”和“多渠道投融资机制”等科技与经济相融合的联合攻关新格局;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重要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建立食品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与新模式;通过项目、人才和创新建设的统筹实施,充分发挥部门、地方、企业和科技等各方特点和优势,在平台构建与项目引导作用下,有效整合强势企业和优势科技资源,整体推进我国食品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工作。

通过该专项五年(2016-2020)的实施,将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50-60项;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艺技术20-30项;创制核心关键技术装备10-20种,开发新工艺和新产品60-80个,建设集成示范线20-30条;工业食品的消费比重和农产品率均超过70%;食用农产品加工率、资源利用率和重点装备自给率分别提高15-20%;食品物流损耗率、能耗与排放水平分别降低10-15%;在东北示范区粮食收储环节损失率由15%降到5%左右,玉米霉变率由5%减少到2%以下;南方示范区稻谷绿色保鲜储存比例提高到30%,干燥能耗降低25%以上;国家储备粮库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30%以上;粮库作业效率提高2倍以上,实现粮食收储减损增效的目标。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和8-10个,培养创新人才100-150名,形成创新团队10-15个;科技贡献率达到70%以上,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