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剧“出海”,匠心匠艺展示全面的中国
近年来,《大江大河》《创业时代》《欢乐颂》《破冰行动》等反映中国百姓当下生活的剧目越来越受海外观众的欢迎。中国电视剧逐渐具备向内的自省能力和向外的展望能力。在这样的趋势下,中国电视人如何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成为一个新的时代命题。第25届上海电视节期间,与之相关的话题也被业界人士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及。
地域更远,题材更“近”
作为中国影视走出去的龙头企业,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每年向海外市场销售2万多个小时的影视节目,有效播出覆盖15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电视剧占比在80%以上,已成为最受海外观众欢迎的节目类型。参加本届电视节白玉兰论坛时,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副总裁、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世鼎直言:“电视剧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要更好地走出去,应该重点讲好治国理政、奋斗圆梦、和平发展的三个故事。可以说,目前现实题材已经迎来最好的时期,现代题材已占据主流,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机遇,用匠心和匠艺打造紧扣时代脉搏的现实主义佳作,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的中国。”
中国当代题材越来越受海外观众青睐,也成为业界共识。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上,来自耀客传媒国际合作部的陆雨表示,中国影视产业走出去正逐步朝更大范围、更丰富内容、更多形式的方向发展。“目前影视剧内容输出在海外市场出现两个变化:一方面,输出国家更远,如南美、非洲。当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不仅华人收看,还被配上当地语言的字幕或配音,这也说明中国电视剧被当地观众接受,并通过中国电视剧接受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输出题材更具现实意义。比如以往输出到日本的电视剧往往以古装剧为主,近年来,日本观众也逐渐接受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这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文化影响力的增大有着密切关系。”
优酷剧集中心总经理谢颖也深有同感。在她看来,从中国电视剧“出海”的地域性变化,能看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自信过程。“电视剧走出去,一开始可能是以海外的华人地区为主。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产剧质量提升,我们的剧也发售到日本、韩国等电视剧产业发达的国家。这可以看出我们的国产剧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讲故事的能力,越来越往国际化靠拢。”
深耕内容,观照现实
“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东方审美,面向世界表达”,一直是上海慈文传媒“走出去”战略的核心理念。本届上海电视节期间,慈文传媒举办的“慈妹儿的夏舞”媒体分享会上,慈文传媒创始人兼首席内容官马中骏再次强调,影视公司主要还是在于内容的深耕。
早就开始策划国剧“出海”的慈文传媒,诸多作品在海外都反响热烈。此前,《楚乔传》在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以及中东地区的YouTube平台与国内同步播出,收获了3.5亿次点击。因为呈现了为现代人所接受的共通价值观,也让这部中国古装剧跨越文化的隔阂,受到海外年轻观众的欢迎。马中骏说:“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电视人取之不尽的故事宝藏。但这要求创作者将历史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艺术转化,用创新的故事姿态来打造中国文化输出的同时,还要学会讲述世界性的故事,用全世界观众都能看懂的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得更精彩、更漂亮。”
据透露,慈文已将当代题材现实主义力作《寻找朱莉美》收入囊中。马中骏表示,随着现实主义影视作品的火热,相关IP版权价格水涨船高是正常的。“其实,任何题材包括古装剧或者科幻题材剧在内,都需要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而这种观照现实的电视剧创作态度,无疑也是各种题材的国剧扬帆“出海”的引擎之一。
市场导向,模式多样
在肯定新时代国产剧走出去取得成绩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提醒,要看到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上海电视节期间举行的灵河媒体畅享会上,打造了《黄金瞳》《假如没有遇见你》等知名影视剧的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白一骢直言:“从市场角度而言,目前国产剧走出去的每一集售卖价,其实都远低于常态市场价值。期待精品国产剧未来在输出上获得更合理的经济效益。”
“作为目前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剧要进军海外市场,要充分发挥影视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多元力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本土化运营和合作化传播,努力探索形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版权交易、广告营销、点播分成、延伸开发、股权投资、资本运作等多样化商业模式,拓展全产业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力求使效益最大化。”唐世鼎说。(李君娜)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