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迪斯城》为何获8奖横扫托尼奖?
图来自托尼奖官网
北京时间6月10日上午,第73届托尼奖颁奖典礼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举行。在颁奖礼上,以14项提名领跑的音乐剧《哈迪斯城》不负众望,一举获得最佳音乐剧、最佳音乐剧导演、最佳音乐剧男配角、最佳音乐剧场景设计、最佳音乐剧音效设计、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最佳编曲、最佳词曲原创8项大奖,成为本届托尼奖最大赢家。
最佳话剧导演奖则颁给了执导《摆渡人》的萨姆·门德斯,同时该戏也拿下了最佳话剧奖。在本届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评选中,呼声最高的《绝命毒师》男主“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凭借其在《电视台风云》中的出色表演获得该奖,最佳话剧女主角则由在《韦弗利画廊》中同样有着出色演技的伊莱恩·梅获得。《乐队男孩》和《俄克拉荷马!》则分别获得最佳复排话剧和最佳复排音乐剧奖。
大赢家《哈迪斯城》
故事充满爱与悲悯
《哈迪斯城》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讲述年轻诗人俄耳甫斯前往冥界拯救他的未婚妻欧律狄刻的故事。俄耳甫斯和欧律狄刻是一对为生活所苦的恋人,因为经济窘迫二人暂时未能成婚,此后这对苦命鸳鸯与冥界冥后、冥王等人经历了诸多悲情故事,结局令人悲伤的以欧律狄刻永远留在冥界收场。
戏剧评论家克里斯·琼斯(Chris Jones)对剧中包含的爱与悲悯的结局心生感叹,他写道: “百老汇从来没有哪场演出的视听效果如这部戏一般,用音乐告诫人类的失败,以及我们在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是什么。”
音乐融合美国民乐和爵士乐
关于《哈迪斯城》的评语中不乏这样的偏爱之词“它不仅是最好的音乐作品,也是(提名者中)唯一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令人难忘的配乐,我要一连听上好几年。”
但这部赞誉无数的音乐剧,其诞生过程颇为曲折。最初《哈迪斯城》是歌手兼词曲作家阿奈·米切尔(Anais Mitchell)在美国佛蒙特州巡回演出的独立戏剧项目,这个本来在社区剧院自娱的戏,彼时的创作阵容还主要是管弦乐编曲家迈克尔·乔尼(Michael Chorney)和原导演兼设计师本·马彻斯迪克(Ben t. Matchstick)。
转折发生在阿奈·米切尔将该项目制作成一张概念专辑且一炮而红之后。2012年米切尔看了瑞秋·查夫金(Rachel Chavkin)执导的《娜塔莎、皮埃尔和1812年的大彗星》(Natasha, Pierre & the Great Comet of 1812)后,找到对方寻求合作。在从概念专辑到舞台音乐剧的过渡中,米切尔又创作了15首歌曲,并加入了对话以架构故事情节,深化人物塑造。已获得最佳编曲的迈克尔·乔尼则负责管弦乐队,并与托德·西卡福斯(Todd Sickafoose)合作完善了其余编曲。这部颠覆传统的音乐剧,融合了现代美国民间音乐和新奥尔良风格的爵士乐元素,一路经由埃德蒙顿和伦敦剧场的检验后,最终于今年3月首次登上百老汇的舞台。
调整戏份成就“最佳配角”
在《哈迪斯城》的故事中,赫尔姆斯是全剧串起珍珠的那根绳子。作为剧中从头到尾都有台词的演员,赫尔姆斯穿着精心设计的银色翼装,从未离开过舞台。他是年轻恋人欧律狄刻和俄耳甫斯前往阴间之旅的陪伴者,也是面向观众的叙述者,传达着 “这故事是献给每一位尝试过的人的一首情歌”。
这个负责升华全剧核心的角色,在早期的版本中还只起到辅助作用,2016年之后赫尔姆斯开始变得必不可少。如今角色的扮演者安德烈·德·希尔兹(André De Shields),被导演称为“既属于市中心,也属于住宅区,既属于主流,也属于偏远地区的人”。在百老汇的演艺生涯中,安德烈曾是开创性的黑人音乐剧《奇才》(the Wiz, 1975)的主角,也曾主演了《别胡闹》(Ain't Misbehavin),并凭借《Play On!》(1997)和《The Full Monty》(2000)获得两次托尼奖提名。而这一次的《哈迪斯城》恰逢他职业生涯50周年,他也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终于拿下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配角。
■ 数读托尼奖
1
曾因《美国丽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萨姆·门德斯,此次凭借《摆渡人》首次获托尼奖最佳话剧导演奖,凭借《摆渡人》萨姆·门德斯还获得了2018奥利弗最佳戏剧导演奖。1998年其作品《卡巴莱》就曾被提名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导演,如今已集齐奥斯卡、奥利弗、托尼奖等重要颁奖礼的“最佳导演奖”。
5
“老白”布莱恩·科兰斯顿第二次获托尼奖最佳话剧男主角,上一次获得该奖项是在2014年,他凭借舞台剧《一路到底》获得第68届最佳话剧男主角,中间间隔仅五年。(详见C04/05)
256
这两年在各大戏剧奖项大热的《摆渡人》截止到6月2日已演出共计256场,含百老汇、伦敦西区等。(刘臻 曹雁南)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