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核安全白皮书发表 核安全水平保持世界前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日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这是我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书。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介绍和解读白皮书主要内容,回应公众对核安全问题的关注。
白皮书全文约1.1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组成,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个语种发表。刘华表示,白皮书全面介绍了中国核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国核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主张,分享中国核安全监管的理念和实践,阐明中国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进程的决心和行动,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全方位阐释中国核安全理念。中国以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指引,坚持依法治核,明确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责任明确、严格管理、纵深防御、独立监管、全面保障的核安全工作基本原则,在确保安全基础上开展核能和平利用,统筹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国内与国际,为全面系统推进核安全进程提供了方法和路径。
第二,全过程梳理中国核安全政策法规。在核能利用起步发展、适度发展、积极发展、安全高效发展的4个阶段,中国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每五年制定和实施核安全规划,建立了接轨国际、符合国情、系统完备、全面覆盖的安全标准体系,推动发展和安全两个目标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第三,全景式展现中国核安全监管实践成果。对中国核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技术能力、队伍面貌进行了立体化、多维度展示。中国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核安全监管机构,对核设施、核材料、核活动和放射性物质实行全链条审评许可,对选址、设计、制造、建造、运行、退役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执法,开展全覆盖全天候的辐射环境监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开展核事故应急工作,充分体现了监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第四,全领域呈现中国核安全状况。全面公布核电站及其他核设施安全、放射性废物安全、核技术利用安全、核安保、辐射环境质量等领域的“成绩单”,描绘了中国持续保持高水平核安全的全貌。
第五,全视角阐明打造核安全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核安全没有国界,和平利用核能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确保核安全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国本着务实精神,推动国际社会携手共进、精诚合作,共同推进全球核安全治理。
在回答记者关于核安全规划问题时,刘华表示,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总体框架下,每五年制定和实施核安全规划,目前正在实施的是《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和2025年远景目标》。核安全“十三五”规划的中期评估表明,各项目标基本满足进度要求,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如期完成,核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总体进展良好。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共有47台运行核电机组,居世界第三,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临界装置,18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座中低放废物处置场。“这些设施的运行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记录,特别是核电厂的指标,从来没有发生过国际核与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二级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核安全水平保持了世界前列。”刘华介绍,近5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厂运行机组80%的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其中70%的指标达到了世界先进值。
针对今年年初核准的新核电项目进展,刘华透露,未来几个月,像福建漳州核电项目、广东惠州太平岭核电项目会在通过安全审查后陆续开工建设。目前,这些项目都在进行厂址的前期准备。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发展核能是中国政府既定的方针政策。”刘华指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必须发展清洁、高效能源,这样才能进一步保护环境。
“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具有多元化的能源结构。除火电、水电、新能源之外,核能是一个重要选项。中国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能,是一个核大国做出的战略选择。”刘华说。(经济日报·记者 曹红艳)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