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融合发展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金服”)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建行将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共同探寻双方创新合作模式,“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实现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
建行与阿里巴巴双方(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旗下控股子公司,可视为一方)的战略合作,在当前互联网化快速发展和全面深化的形势下,是一个重大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真正进入到了一个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不仅对于建行和阿里巴巴各自未来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商业生态体系的创新发展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双方早在10多年前就开始了合作,建行是与阿里巴巴最早合作的银行之一——2004年12月,建行与支付宝就尝试支付业务合作;2006年10月,双方联合推出“龙卡”支付,这为支付宝后来快捷支付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007年,双方合作开展基于阿里电商平台信息的中小企业贷款。随后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双方一度出现了在某些业务合作上的分歧或利益上的不一致。例如,2011年,因为双方对企业信用判断标准无法统一,联合贷款项目终结;2014年,建行与其他银行一道,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限额大幅下调。然而,总体来看,建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虽有曲折,但从未停止。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推动下,近两年,双方之间的互动又趋于热络。例如,2016年4月,蚂蚁金服完成融资额为45亿美元的B轮融资,此轮融资新增的战略投资者中就有建行旗下子公司建信信托领衔的投资团。2016年年初,建行总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加盟蚂蚁金服,出任副总裁,目前想来别有深意。2016年,建行在“双十一”单日受理支付宝交易金额就超过270亿元,创历史新高,居同业之首。同时,双方在备付金存管、电子支付、实时代发、跨境电商、资产托管等业务领域的合作也全面开花。由此可见,建行与阿里巴巴的合作历久弥新,由业务,到人员,再到资本,纵深发展,直至今天的战略合作,可谓水到渠成。
双方开展战略合作,既是对合作伙伴的认可,也是对合作伙伴的期待。考虑到建行和阿里巴巴分别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巨人”,经过深度、全面的战略合作,双方都将获得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会产生“又大又强又新”的效果。
两大“巨人”的握手,会产生更巨大的力量,促使中国互联网金融生态及当代中国金融体系发生质的变化。历经互联网化浪潮的洗礼,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向金融跨界的步伐快速推进,而以建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受到互联网思维的影响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倒逼,也顺势加快了拥抱互联网金融的节奏。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的春天,“互联网金融化”与“金融互联网化”两股河流终于汇合,流向“互联网金融新体系”的大海。可以预见,双方的战略合作很快会产生“1+1>2”的综合效应及示范效应,从而激起其他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合作、全面合作、深度合作,中国将迎来全新的金融体系和商业生态体系。
建行与阿里巴巴战略合作的具体内容涵盖了多个业务领域,如入驻支付宝,支付宝上将可直接购买建行理财产品;开通财富号,建行将通过蚂蚁金服的技术能力,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线上开卡,阿里巴巴将协助建行推进信用卡线上开卡业务;互认互扫,未来建行和支付宝的二维码可以互相扫描;打通信用,这意味着“信用等于财富”将加速到来。可见,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增强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为广大金融消费者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及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普惠的金融服务,让人们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的红利。
前景是的,道是曲折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在金融业发展创新的道上,有各种利益矛盾需要平衡解决,有各种金融风险需要防范化解。未来,建行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实施过程中,以及更多的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实施战略合作或全面合作过程中,难免遇到相关利益矛盾和潜在金融风险,对此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妥善解决矛盾,严加防范风险,促使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更加顺利地融合创新发展。
2月26日上午,中国证监会党委、刘士余以及副李超、方星海、赵争平出席国务院新闻...
- 标签: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