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中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9月9日,筹建半年多的中国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这个首次为业内大量关注的平台全面于今年4月初,早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成立。
当时,互金协会组织了30余家具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并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开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一期(统计分析和信用信息共享)业务培训和试报送工作。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通后,已签约接入了17家会员单位,分别是蚂蚁金服、京东金融、陆金所、网信集团、宜人贷、德众金融、掌众金融、东方汇、挖财、玖富、开鑫贷、马上消费金融、人人贷、拍拍贷、分期乐、合拍在线、搜易贷。
整体来看,一个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应实现的目标应包括信息共享,打通线上线下、新型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信息壁垒;让互联网金融企业共享借款逾期客户名单和存量客户借款名单,建立起风险信息共享机制;让每一家企业都是“信息孤岛”的局面被打破,为行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有效支持,最终降低机构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透露出来的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制定标准和几大特征来看,可总结出其信息信息共享的逻辑和模式:
一、以“最小够用”为基本特征,制定互联网金融个人债权融资类业务的信用信息共享标准;根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点和风险控制要求,针对性地进行采集、处理,并按照统一的数据规范为会员机构提供共享查询服务; 以对等原则建立数据中心,会员机构之间义务对等,在履行报送义务的同时享有查询共享信息的。
二、通过编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违约定义,并编制互联网金融“疑似名单”分类,主要包括提供虚假身份证明、虚假申请材料、第三方诈骗等,用以向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提示高风险客户。在共享查询中结果中,会屏蔽数据来源信息,最大限度地会员机构的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源。
三、除了提供会员机构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外,引入第三方信息提供机构合作,为会员机构提供所需的其他信用信息服务。
四、根据会员机构需求,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重点关注平台接入和网络安全问题,增加数据报送和查询的功能等。
关于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具体操作形式,现在还未完全披露,从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风险信息共享系统来看,也可提供对互金协会共享系统模式理解的借鉴意义。
支付清算协会的互金风险共享系统本身不保存接入企业的用户数据,只是充当联接枢纽和信息传递的角色,系统收到查询请求后,立刻将查询请求转发到与系统相连的这些接入企业中。
总体上来看,通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平台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反欺诈、征信、风控等。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等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互联网金融协会推动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信息共享;中央网信办联合互联网金融协会等多家机构签署的《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要求共同参与网络信用信息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网络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推动交流合作,携手打造“诚信互联网。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支付清算协会的互金风险共享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也会是大势所趋。未来,结合央行征信系统可预期的,将形成一个庞大的征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