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一位“二把刀”同声传译的失误,让蒙牛总裁卢敏放关于如何做好海外业务的发言,被曲解为“只把好东西卖给外国人”,一时引发热议。被冤枉的蒙牛虽然委屈,但是也有值得高兴的事——网友在这次争议中不管站在哪一队,都将充分体会到,这家中国乳企已经在“出海”的路上越走越远,拥有了令人不可小觑的国际影响力。
同样是在前几天的夏季达沃斯上,蒙牛与乌拉圭最大乳品企业科拿乳业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将业务做到了南美洲。这是继去年年底在印尼建厂之后,蒙牛全球业务版图再次扩容。早在2006年,蒙牛就已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开始布局全球。随着“出海”进程稳步推进,如今的蒙牛已经拥有了国际化的股东治理结构、创新研发体系及国际化的市场布局。目前,蒙牛产业链已经触及五个大洲近30个国家和地区,
布局海外市场,加深国际合作
2018年7月,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乳业20强排行榜(Global Dairy Top 20)。蒙牛凭借88亿美元的年营业额,继续稳居全球十强。蒙牛在这个排行榜上的进步历程,与蒙牛的国际征程几乎同步。而雅士利新西兰工厂,便是蒙牛“出海”的第一站。
早在2009年,蒙牛乳业控股的雅士利集团就已经开始了与新西兰奶源的合作。2013年9月,蒙牛雅士利宣布在新西兰投资建厂,两年后,新西兰工厂建成投产,这意味着蒙牛奶粉业务布局正在接近完成,蒙牛迈出了“出海”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现在,蒙牛已在大洋洲打通了从奶源到生产销售,从研发到质量管控的全部环节,构筑了一条完善的全球产业链。
此外, 蒙牛的顺利“出海”,还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帮助”密不可分。
近年来,蒙牛陆续引入中粮、丹麦阿拉福兹、法国达能三大战略股东,三家巨头助力蒙牛建立起国际化的牧场管理标准和研发体系。与此同时,蒙牛还继续深化与各国际伙伴的合作,稳步推进研发、奶源、加工技术、牧业技术、质检体系建设。
现如今,蒙牛的“出海”征程正以势不可当的气势向前进发。目前,蒙牛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不同层面的合作,蒙牛的国际化布局已初具规模。
展示品牌形象,打造世界品质
中国企业“出海”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打好“品牌”和“品质”两张牌。
有着80多年历史的世界杯,与牛奶一直毫无关联,直到一家中国乳业企业的出现。2017 年12月20日,蒙牛集团与国际足联联合宣布,蒙牛正式成为2018 年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至此,蒙牛成为世界杯史上首个乳业赞助商,世界杯迎来“第一杯奶”。借助这一平台,蒙牛第一次向集中全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品牌形象。世界杯赛场边的“奶牛顶球”广告屏,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传变全球,吸引了数十亿观众的目光。
“牛奶与体育一样,能够为大家带来健康与快乐。成为世界杯全球赞助商,是蒙牛走向世界的商业机遇,更是向全球展现中国乳业的重要机会。这不但是蒙牛的骄傲,也是整个中国乳业的骄傲。”蒙牛总裁卢敏放这样说。
“世界品质”的背后,源于蒙牛在整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以最严最高的标准对标。
为了保证为中国和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乳制品,蒙牛建立了一整套从研发、牧场、工厂、检测的航天管理体系,目前蒙牛总体奶源中,规模化牧场达100%,同时引入新西兰安硕、法国达能、丹麦阿拉福兹等国际乳企先进的牧场管理体系以及管理经验,融合东、西方牧场管理体系,将国际化的牧场管理体系落地到蒙牛。此外,蒙牛还启动了“牧场主大学”项目,覆盖1500多个牧场,培训乳业从业者近1.5万人次,进一步提升了中国乳业的竞争力。
承担行业责任,实现互利共赢
从海外市场到国际产业链再到世界舞台,“出海之路”为蒙牛注入了“世界品质”因子,蒙牛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如今,蒙牛的产品已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喝一盒特仑苏,在马来西亚买一盒纯甄,在印尼品尝一瓶优益C,已经变成了现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之外,依托产品品质提升和积极参与国际性乳业大会,中国乳业在全球的话语权也在逐步提升。蒙牛总裁卢敏放当选全球乳制品论坛组织首位中方董事,同时,蒙牛等中国乳企多次受邀出席IDF、全球乳制品大会等国际乳业峰会,在国际乳业平台上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要想快速壮大中国乳业,撬动全球市场,中国乳企必须扬帆“出海”,融入国际舞台。在这条路上遇到的阻碍,蒙牛相信只有靠不断努力、不断前进来加以克服。
在夏季达沃斯上引发争议的那次对话里,卢敏放正是被问到“中国企业如何克服长期以来海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形成的偏见”。“今天,我们的产品、品牌、质量管控都已经做得很好。现在中国企业要做的,就是用我们最好的、最高端的、创新的产品,去逐渐改善海外消费者的看法。”卢敏放说。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