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述评(上):掂一掂中国饭碗的成色
立秋已过,广袤田野生机勃勃,正孕育着秋粮丰收的希望。“过去春怕旱、秋怕涝,现在渠相连、水畅通,望天田变吨粮田。”看着田间的水稻,江西省上栗县崇德村农民黄许生打心眼里高兴。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落地,耕道改宽、渠道通畅,全村农田的灌排难题得到了解决。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强调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这些年,从土地分包到户、实现家庭承包,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从改良贫瘠土壤、开发后备资源到坚守耕地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从引入新型农业主体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通过政策支持、扩大投入、深化改革等举措,稳步提升粮食产量和产能,每一寸土地都在不断释放增产潜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
“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近14亿人吃不完”。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供给充足,保障有力
“过去是8亿人吃不饱,现在是近14亿人吃不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感慨。目前,我国粮食产量迈上1.3万亿斤台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等大宗农产品供给量显著增加,主要农产品市场运行基本保持稳定。可以说,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总体上是充足的,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供给有充分保障。
衡量一国的粮食安全程度有四大指标。一看自给率,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二看储备率,我国粮食储备率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至18%安全线;三看总产量,从2004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最近7年连续超过1.2万亿斤,这在世界大国里绝无仅有;四看人均占有量,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209公斤,2018年达470多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在同期人口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取得的,十分不易。
据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全国夏粮总产量2835亿斤,增长2.1%。农业农村部监测,新麦上市以来,优质商品小麦数量充足,价格每斤比去年略低3分钱。在一些国家粮价较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增产、市场供给充足、价格总体稳定,显示出对中国饭碗的深层次掌控力,也粉碎了某些人抛出的“中国粮食危机论”。
伴随产量在高位走稳,粮食品质也在提升。以今年夏粮为例,从品种结构看,小麦主产区、优势区种植面积增加,地下水超采区等非优势区通过轮作休耕调减种植面积。市场走俏的优质专用小麦增加,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从种植方式看,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的技术大面积推广。全国小麦播种药剂拌种、种子包衣等节药技术推广比例达8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随着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保供给的手段也日新月异。设施农业让农业生产实现了周年供应,时不分四季、供应不断,地不分南北、想买就有。智慧农业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与农业密切结合,农民在手机上就能掌握各种数据,动动手指就能管理大田。农产品电商让农业供应更高效,链接起了“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收获的农产品能快速送到市民手中。这让中国百姓的餐桌与希望的田野直接相通。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
推动粮食价格改革、取消农业税、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一系列政策制度筑牢大国粮仓
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新世纪以来,发布了16个中央一号文件,从发力农业科技到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从推动粮食价格改革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粮食生产给予政策扶持。财政资金从重大水利设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到市场体系完善、主产区转移支付等多方面,不断多予少取。
做好“减法”。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00多亿元。2009年开始,逐步取消了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近300亿元。
做好“加法”。建立农民种粮补贴制度,相继出台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补贴政策。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奖励资金规模由2005年的5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28亿元,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系列创新型举措接连出台。201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这是首部全面落实地方政府粮食安全责任的文件。2016年1月,中央决定,加大财政对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提高7.5个百分点。这是在供给侧稳定粮食产能的创新型措施。2019年2月,《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提出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
从减法到加法,由常规性措施到创新型举措,大国粮食的根基日益牢固。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当期的产量上,还体现在对未来产能的培育上。目前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8,一半以上农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58.3%,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68%,农民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中华粮仓越来越稳固,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
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土地流转、引导鼓励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
近年来,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种粮农民呈现老龄化和兼业化,“谁来种地”成为必须直面的问题。伴随资源环境亮起了红灯,如何构建高效的经营体系摆在人们面前。
从统到分,再由分到合。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让地不再是那块地。2014年起,中央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8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超过5亿亩。目前,全国有农民合作社217.3万家,家庭农场近60万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6.9万个。当懂农业、爱农村的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谁来种地”找到了答案。他们和亿万小农户一起,在希望的田野上耕耘。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全国小农户数量仍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但是,一些地方却存在着忽视小农户、过于向大的经营主体倾斜的现象。针对这些情况,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扶持和提升小农户作出全面部署。这体现了政策的平衡性,既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作用,又稳定小农户家庭经营这个基本面。
产得出,还要供得上。我国不断进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从放开集贸市场经营到农产品交易日益国际化,从曾经的农产品价格“双轨制”到如今的农产品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并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最终引入了市场机制,给农业生产带来深刻变化。
产量高,还要价格好。2004年以来,我国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作用,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建立玉米、大豆“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我国逐步建立价格低时补生产者、价格高时补低收入消费者的机制。稳定的收益预期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不仅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让我们更有底气应对国际复杂环境。(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