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络科技  无线网络

焦虑、恐慌、抑郁有何不同 京东健康携心理防护专家对话疫情焦虑

  随着返程客流高峰的到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进入了关键时期,做好社会民众的心理服务工作迫在眉睫。为有效疏导全民的心理恐慌,预防与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问题,2月6日15:00-16:30,京东健康“名医直播”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和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书记,共同做客京东健康心理专场直播,指导大家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心理焦虑。

  究竟何种行为算心理焦虑

  直播中,表示自己存在焦虑情绪的网友不在少数。有网友提问表示,每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就是关注各种疫情报道。也有网友提问,面对每天不断增加的确诊病例与疑似病例,不免会担心自己、家人、朋友会被感染,一旦感染之后是否可以彻底治愈,治愈后是否会留下后遗症,这些“恐慌”是否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

  杨甫德书记对几种常见情绪障碍进行了概念性的区分,他表示:焦虑、恐慌、抑郁,三者的程度各有不同。“焦虑”的核心是担心与紧张,包括对未来预期性的担忧,对结果的过分关注等等,同时还可能带来注意力分散、心慌出汗、胃肠道不适等身体变化;“恐慌”的医学术语是“恐惧”,包括社交恐惧、恐高、晕血、幽闭恐惧,以及恐惧某种特定动物,其与焦虑明显不同的特征是对恐惧场景与恐惧对象有回避行为;“抑郁”则是这其中最为严重的情绪反应,其最大特征是悲伤、沮丧、反应减慢、严重的睡眠紊乱、自我评价下降,重者甚至出现轻生念头。

  “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出现这些负面情绪,症状相对轻,时间相对短,对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相对小,可以理解为十分正常的应激性情绪反应,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则需要及时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杨甫德院长表示。

  学会甄别谣言与真相 减少无谓恐慌

  在了解了何谓“疫情焦虑”后,陆林院士再次强调,目前关于疫情的新闻,真真假假、铺天盖地,建议大家多多关注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权威信息,擅于甄别谣言与真相,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恐慌之中。

  而自我心理疏导方面,杨甫德书记分享了几条高招。他表示,首先,要养成每天固定时间去关注主流疫情信息的习惯,而不要随时关注个别新闻,以免造成不良的心理感受;其次,要确保生活的正常化,包括规律的一日三餐、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并利用这一段特殊时间多多读书为自己充电;另外,也要多多关心家人和朋友,可以采取电话、视频、网络的方式与身边人时刻保持联系。通过以上种种方式,都可以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正常的情绪状态。

  现场,杨甫德书记还向大家示范了“三步”呼吸放松法,只需要一把椅子、三个步骤即可完成:第一步“调身”,将臀部置于椅子前1/3处,腰背挺直,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第二步“调息”,用鼻子慢慢深吸气,感受胸腔吸满气的感觉,屏息几秒后用口腔慢慢呼气,随着深呼吸放松身心;第三步“调心”,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充分感受气体在鼻腔、气道、胸腔间的流动。每次连续做10-15次,持续10分钟左右,即可达到放松身心、恢复精力、减轻压力的效果。

  两位专家还建议,“在疫情期间,遇到一些症状较轻的常见病或慢性病,有问诊购药需求的人群可以通过像京东健康这样的线上平台实现服务。”

  近日来,为了帮助民众正确认识“新型肺炎”,学习科学防控知识,京东健康特别推出“名医直播”栏目。

  2月8日15点,京东健康将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热病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医学专家组成员姜良铎教授,以及他的学生王兰主任,解读中医如何预防预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敬请关注。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打开京东APP,搜索“免费问诊”进入“防范阻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京东健康免费医生咨询”专区,足不出户进行线上咨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