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未来科技

软件违规根源在于管控不力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发布了《移动APP违法违规问题及治理举措》,公布了APP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存在的六大类问题,包括远程控制、恶意扣费等八大类恶意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涉嫌超范围采集公民个人隐私等。其中,今日头条、云闪付等下载量很高的应用也名列其中。

  强制授权、过度索取个人信息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顽疾。客观地说,以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技术革命确实需要有海量的数据积累,才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此过程中,搜集必要的个人信息在所难免。但问题在于,搜集信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我国此前出台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指出收集个人信息需具备合法性要求,并提出了最小化要求。

  然而,规范出台已一年多,软件违规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最近红遍全网的某换脸软件在隐私条款中公然提出,一旦接受该协议,意味着消费者上传的图片将“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拥有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如此霸道的条款,自然引来一片反对声浪。但事实上,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中心的调查,许多软件甚至根本没有设置隐私条款,消费者完全不了解企业如何使用这些敏感的个人数据。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软件违规搜集、过度搜集个人信息呢?难道真是用户们愿意用个人隐私换取软件上的便利吗?恐怕不一定。普通人往往被海量的信息蒙在鼓里,只是不知情或者无力保护自己的隐私。

  又或是因为企业没有相关技术能力,而导致信息安全问题频发?答案依然是否定的。我国软件服务行业发展迅猛,相当一部分软件走出国门。2018年,欧洲执行了被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网络数据管理法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