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网络空间并非“虚拟” 网络安全关乎民众幸福感
中新网天津9月22日电 题:网络空间并非“虚拟” 网络安全关乎民众幸福感
中新网记者 张道正
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22日落幕。这场天津揭幕全国开展的网络“盛宴”却余味悠长,关于“网络安全”的话题既惊动“庙堂”,又呼应“民间”。有个新的概念需要厘清的是,网络空间并非常说的“虚拟空间”,从买菜吃饭的个人支付,到购车修房的骚扰电话,网络无一不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向民众演示“金融安全”。 张道正 摄正因如此,本届宣传周选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提出“网络安全靠人民”,是因为中国是“网络大国”,国家统计局8月份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由1997年的62万人激增至2018年的8.3亿人。这还不包括2019年的新增人数。
外卖、超市、金融、电信、交通、医疗、物业管理、宾馆住宿服务、快递等诸多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也是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几乎都涉及到网络支付,这些部门或机构也收集和储存了人们大量的个人信息。与此同时,网络App普遍违法违规过度索权,埋下诸多信息安全隐患。
日前发布的《2019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37.4%的网民认为网络个人信息泄露非常多和比较多,58.75%的公众网民表示曾遇到个人信息侵犯。
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成立专项治理工作组,建立举报渠道,对存在严重问题的APP采取约谈、公开曝光、下架等处罚措施。
图为2019年网络安全博览会一角。 张道正 摄国家在行动,中央网信办网安局副局长杨春艳在本届安全周上表示,在App专项治理方面,已研究制定一系列App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技术指导文件和政策文件,开发了举报平台。
相关问题得到了有识之士的重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指出,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一是应坚持法律先行,加快构建多元协同共治格局;二是应坚持科技赋能,不断强化信息安全技防能力;三是应坚持规范引领,持续健全信息保护标准化体系;四是应坚持宣传教育,切实增强社会公众安全意识;五是应坚持安全底线,稳妥推进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应用。
网络安全也赖于个人。专家指出,对于指纹、虹膜、人脸、声音等生物识别信息,不能随意授权。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用户也有必要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