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赢得未来2016年2月26日科技创造未来,三、加快科技体制步伐习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未来科技

创新引领发展 科技赢得未来2016年2月26日科技创造未来

三、加快科技体制步伐

习同志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赢得未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习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同深入学习贯彻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认真领会,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并把创新摆在五大发展之首,强调必须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摘编》第一、二、三部分,深刻阐述了树立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为紧迫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步伐,一切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摘编》第五部分集中收入了习同志关于深化科技体制的相关论述,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症结所在,提出了科技体制的重要目标和工作着力点。

四、落实“三个牢牢把握”要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这是《摘编》开篇的第一句话,道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内看,三十多年来,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难以承受的。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从国际看,走出2008年的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最终也要靠创新驱动。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特别是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在2014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同志集中讲了中央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考虑,要求全面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大势,增强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从实际出发,确定创新的突破口。他强调,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党的以来,习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一书,集中收入了这方面的重要论述。认真学习这本书,对于我们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深刻认识推进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我们是有优势的,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长期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发挥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习同志一再讲,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宝,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的最大优势。过去我们搞“两弹一星”等靠的是这一法宝,今后我们推进创新跨越也要靠这一法宝。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在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他特别强调:我们界尖端水平上一定要有自信,这也源于我们道、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我们要引进和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更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如果总是模仿,是没有出的。我们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

习同志从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方面对和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他强调,用才,首先要用好科学家。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用才,重点是科技人员。既要用事业激发其创新勇气和毅力,也要重视必要的物质激励,使他们“名利双收”。用才,还要用好企业家。企业家是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要推动企业家积极投身创新事业,依法企业家的财产权和创新收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他们的创新。还要重视发挥技术工人队伍作用,让他们参与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使他们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二是要深化教育,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习同志强调:要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三是要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习同志指出:一个国家对外,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特别是人才的对外。要实行更加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才,让有志于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他们施展才能、实现事业梦想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重点做好“三个分工”和“一个加强”。关于“三个分工”。一是和市场分工,能由市场做的,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分钱分物的具体事项中出来,提高战略规划水平,做好创造、引导方向、提供服务等工作。二是中央各部门功能性分工,有的重点抓基础性研究,有的重点抓应用性研究,有的则要重点抓产业化推广。三是中央和地方分工,中央侧重抓基础,地方要更多抓应用。关于“一个加强”。即: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握方向,突出重点,形成拳头,狠抓落实。习同志特别指出:科技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快研究提出创新驱动发展顶层设计方案,全面分析影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因素,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特别是知识产权、放宽市场准入、垄断和市场分割、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加大对创新型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财税金融、人才培养和流动、科研院所等方面提出管长远的方案。

关于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推进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作后盾,自主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同志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也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要把科技创新搞上去,就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培养集聚人才,既要有识才的眼光、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更要有健全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

深化科技体制,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产业变革具有技术线和商业模式多变等特点,必须通过深化,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习同志指出:全面深化,要围绕使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来谋划和推进。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的主体,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要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消除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的扭曲,加快建立主要由市场评价技术创新的机制,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特别要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应对技术线和商业模式变化的独特优势,通过市场筛选把新兴产业培育起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深化。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只有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点火系,才能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习同志强调: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政策,很多是适应传统发展方式的,有利于企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但并不利于企业推进优化升级。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形成新的利益轨道。一个是科技创新的轮子,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的轮子,两个轮子共同转动,才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关于牢牢把握产业大趋势。科技必然引发产业。当今全球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科学”到“技术”,基本要求是重大基础研究产业化。习同志指出:科技创新及其决不能仅仅落在经费上、填在表格里、发表在上,而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为人民福祉。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要产业化导向,加业共性基础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有力支撑。要以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要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他强调,这是我们化解产能过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合国力竞争中,我们没有更多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不可。习同志明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正所谓“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他强调: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主要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过去三十多年,我国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的,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如果现在仍采用这种思,不仅差距会越拉越大,还将被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我们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涉及未来的重点科技领域超前部署、大胆探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是一条必由之,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关于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习同志的论述非常丰富。比如:他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以世界眼光搞顶层设计。要研究和找准世界科技发展的背景、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的现状、中国应走的径,把需要与现实能力统筹考虑,有所为有所不为,长远目标与近期工作结合,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工作重点。比如:他强调要确定正确的跟进和突破策略。一方面,要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要问题导向,通过创新突破我国发展的瓶颈制约。要采取“非对称”战略,更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对看准的方向,要超前规划布局,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比如:他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同时要在关键技术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关。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重点领域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如:他强调不能关起门来搞创新。自主创新不是闭门造车,不是单打独斗,不是学习先进,不是把自己封闭于世界之外。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界范围内加快流动,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开展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并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贡献。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摘编》第四部分集中收入了习同志关于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的相关论述,回答了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为什么能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以及如何走好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等问题。

推进科技创新,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这是习同志明确提出的要求。《摘编》第六、七、八部分分别收入了这方面的论述。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兴族兴,科技强族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新一轮科技和产业正在创造历史性机遇,催生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新业态,其中蕴含着巨大商机,正在创造巨大需求,用新技术传统产业的潜力也是巨大的。习同志敏锐地看到了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他指出: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我们在国际上腰杆能不能更硬起来,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这件事,等待观望不得,亦步亦趋不行,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劲头,快马加鞭予以推进。他特别强调: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没有强大的科技,“两个翻番”、“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难以顺利达成,中国梦这篇大文章难以顺利写下去,我们也难以从大国强国。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常抓不懈,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

综合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形势,习同志提出要高度关注以下几个趋势:一是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将带动众多产业变革和创新;二是围绕新能源、气候变化、空间、海洋开发的技术创新更加密集;三是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四是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带动形成庞大的健康、现代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环保等产业。他指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呼之欲出,世界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我们要密切、科学研判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看到差距,找准问题,对看准的方面超前规划布局,将成熟的思及时为政策举措,切实加大投入,抢占先机。我们不仅要赶上时代,而且要勇于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

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向现实生产力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科研封闭循环比较严重,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创新和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习同志指出,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是创新的着力点。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制约科技转移扩散的障碍,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要以创新活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如何用”这三个基本问题,培育产学研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格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习同志还结合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对我国发展海洋科学,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农业科技化工业化,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大型客机研发生产,发展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习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讲话中,习同志突出强调要树立创新发展,指出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不足,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因此,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 2016年02月18日09版)

关于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看清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否则花了很多钱、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习同志看了很多介绍世界科技发展的材料,对一些新突破新趋势高度重视。比如对于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对于3D打印、先进制造、量子调控,对于物质结构、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对于机器人、军用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等,习同志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保持密切关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