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城试点打造海绵城市 未来临港主打生态科技房未来科技城市
楼盘编辑
临港地区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之一,它将以“低冲击开发”指导建设,通过屋顶绿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透水铺装等方式,充分发挥建筑、道和绿地、水系等生态带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并收集利用建筑屋面与场地雨水用于浇花、保洁等,其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上海市海绵城市 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
临港是上海首批三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之一,港城广场作为今年临港“聚人气、强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能级的代表性项目,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划。
未来临港将主打科技住宅,房屋设计将自带水循环,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同时房间内也将采用智能化控制模式。届时,临港将集聚生态与科技与一体。
临港地区未来将打造海绵城市,港城广场作为临港地区海绵城市试点项目之一将以“低冲击开发”指导建设,通过屋顶绿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透水铺装等方式,充分发挥建筑、道和绿地、水系等生态带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并收集利用建筑屋面与场地雨水用于浇花、保洁等,其各项设计指标均达到《上海市海绵城市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这些和设计思未来也将应用于临港其他建设项目中,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确保碧波万顷的滴水湖未来不会成为“汪洋湖”。
据了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港城广场项目将综合利用入渗、滞留、调蓄、净化、收集回用等多种低冲击开发技术措施,合理控制地表与屋面雨水积涝。例如,港城广场内的项目中,相当一部分将设计屋顶绿化,蓄含雨水,保持水分,并通过土壤过滤、植物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削减城市雨水面源污染负荷。广场内,还将出现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被浅沟、雨水塘、景观水体等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三成绿地将具备调蓄雨水功能。广场地下,还将出现可存贮四天雨水的地下蓄水池,收集建筑屋面与场地雨水,经过滤消毒后,回用于场地绿化浇洒、地下车库及道广场冲洗等。
港城广场规划总用地面积14.7万㎡,地上计容建筑面积约35.5万㎡,含商业、办公、酒店、会展、公寓式酒店等功能。一期计划于2017年竣工交付使用,2020年全面竣工。建成后将用于上海国际服务贸易总部示范和临港软件园二期,成为上海规模最大、最好的信息服务产业之一,并承担高端养老和临港开发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