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姗姗--江西日报2016年5月5日都市未来科技小说
之后,各种约稿让她应接不暇。2014年一年,她创作了微电影剧本《老父如子》,这部剧由星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拍摄完成,在腾讯视频上线播放,一月内累计点击量达24万次;还创作了电影剧本《橙色》《爱情海》《马上有爱》、电视剧剧本《青春逗——我们的大学生活》《冒牌王子》等五部作品,它们同时在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第二届剧本推介会”上被评为入围作品。
作为入选项目,她的《丝心》早已经在电影节的官网上展示出来,还配上了英文版本,那是她自己花费数个晚上熬夜翻译出来的。一众白天鹅中,会有人看上这只“丑小鸭”吗?说起来,这其实是她的第一部完成的电影剧本,当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给了组委会,没想到,居然入选了,虽然只是入围了洽谈项目,但这个结果已经让她惊喜万分。
2011年,因工作关系,她来到了,经朋友介绍,开始给成龙、陈勋奇、王家卫等大牌电影人做“编剧枪手”、编剧助理等工作。没有署名权,只有微薄报酬,很多人说起“编剧枪手”的境遇总是用“”来形容,但是,戴姗不这么看,她觉得每一段经历都是财富。在那段日子里,她了解了电影是怎么回事,很快地适应了从小说写作到剧本写作的转变,虽然无法直接接触那些大牌,但是,他们的、顶尖团队的作风都给她很大影响。给大牌们当编剧助理的过程中,她学会了查资料,体会到了成功的电影人的严谨、细致。甚至,她还被要求撰写分镜头脚本——这是最头疼的活儿,但她却做得欢天喜地:“学会了写分镜头脚本,说不定以后我还可以当导演呢!”就这样,网络上的侠女慕容姗姗懵懵懂懂地踏进了影视圈,隐姓埋名,藏身于各个剧组,“偷”学“绝世武功”。
一脚踏进国际电影节
各种约稿更多了,但是,她不再有求必应。对于定制剧,她有了清楚的认识,在某个阶段,她靠这些定制剧锻炼了自己结构故事的能力和技巧,也认识了市场,但是,一个成功的编剧不可能一辈子讲“定制”的故事,那些故事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卖点,或许能红,但是,它终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她有很多故事要讲,那些“信任的、熟悉的、想要表达的故事”在她脑海里翻腾,她相信自己!
相比本名戴姗,她的笔名“慕容姗姗”似乎更响亮。这个带着一股侠气的名字来源于古龙小说(《绝代双娇》中,慕容家的三小姐就叫慕容珊珊)。2005年,还在医学院上大二的戴姗开始以慕容姗姗为笔名创作长篇武侠小说《游龙记》,获原创星球首届全国长篇小说大赛一等,网络累计点击量80余万次;2006年她先后兼任幻剑书盟文学编辑及特约小说评论员、晨曦出版工作室出版编辑、万雪飞扬网诗歌长廊版面版主、“同心盟”全国网络文盟创始人……校园里腼腆内向、不辞的戴姗,变身为网络上的侠女慕容姗姗后,迸发出强大的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之后,她在解剖室里又构思了《人皮书》等几部中篇悬疑小说,作品与17K文学网签约;工作以后,又创作了都市长篇小说《盛气凌云》,网络累计点击量达70余万次。
4月19日,,中华世纪坛,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创投项目”洽谈区。与星光熠熠、人潮涌动的红毯区相比,这里稍显清静,场内21个展位展示着从455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的21个创投项目,这些项目分别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及韩国等地。与戴姗的单枪匹马不同,其他项目都是热热闹闹的——制片人、导演、编剧齐聚现场——这些项目几乎都已经进入项目开发阶段,制作班底已经搭建起来,来到这里只为融资。而戴姗的《丝心》仅是“剧本初稿已成型”。
一对一的洽谈对象都是事先跟主办方预约过的,戴姗接待的第一位洽谈对象是东方之云互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田苗子。田先生一见面就说:“这故事有意思,我想把它拍成动画片。”接下来,他还从动画表现的角度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观众筹网的市场部总监陈冰洁也对《丝心》表示了浓厚的兴趣:“这会是一个很大的片子,需要有相当实力的导演才能完成。”他希望通过他们网站为《丝心》筹集电影拍摄资金。武汉光之谷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黑马会姜开在展台前坐了几个小时,仔细阅读了《丝心》近两万字的梗概。作为一名90后,他对这个故事有着特别的解读,因而也有特别的兴趣,之后,他将《丝心》在黑马会创业家传媒平台以及自己的朋友圈中进行了热情的推介……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中,戴姗最深刻的感受是,电影是一门合作的艺术,而中国电影的确有一个很好的氛围,有了一个好故事,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去成就它。
她比以前更忙了,《丝心》仍然是热议的话题,各朋友们仍然在不停地为她牵线,介绍导演、介绍投资方……她自己却沉静了下来,她知道,作为一名新人,最大的价值就是新,新鲜的创意、新鲜的胆识、新鲜的个人追求……这些新鲜的东西扔到市场上,很快会被打磨——大家喜欢新人,更喜欢打磨新人,在这个“拧巴”的过程中,如何胜出,就看自己的了。而戴姗最的一点是:别为了钱,把初心丢了。
某天,她的电脑里突然跳出一个对话框,显示这部电脑一年来存储的字数超过了1900万字,她吓了一跳,仔细翻阅,她发现,1 年来,她电脑里存的文件有500多个,剧本甲、剧本乙、剧本丙、剧本丁……资料、故事梗概、人物小传、剧本大纲、详细剧本、第一稿、第二稿、第N稿……这些是她多少个通宵熬出来的!她被自己的勤奋了。她想起在哪里看到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只要能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3个小时,10年。住了,就会成功。
自王一民、毕必成之后,江西在影视领域表现平平,影视作品鲜少亮色,而编剧人才的成长更是呈现出一种让人着急的“姗姗”之态。日前,南昌姑娘戴姗以编剧的身份,带着她的作品《丝心》,闯入第五届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创投项目”。她会是江西影视界翘首以盼数十年的那一个吗——
3、凡本网注明“来源: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之,意在为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做电影一定要‘诚实’,当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大数据干扰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当回到故事本身,尊重,相信自己的故事。讲述我们信任的、熟悉的、想要表达的故事,小众也不怕的,因为世界这么大,总有跟你一样的人……”电影节归来,戴姗把这句话从微信上分享给了朋友们,她觉得,这是她从本届电影节上取得的“”。
□ 本报记者 李滇敏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之志。”戴姗说,她会继续努力。
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是有价值的
于是,她开始了《丝心》的创作。丝绸之是一条商贸之,丝文明是一种融合东文化的特殊文明。这种文明,由于受到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流动、多变、不稳定和对立的状态中。因为对历史感兴趣,还在学生时代,她就开始关注丝题材,近两年多时间里,她查了无数资料,包括东罗马查士丁尼大帝时期的、经济情况,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风貌等等,动笔创作的过程她始终兴奋着,她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自己的作品,因为,这是自己想讲的故事。
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展示台前,这两天来梦幻般的经历在戴姗眼前闪回: 17日晚,在第五届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开幕酒会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之夜”上,她和东欧电影人聊起她的《丝心》,外国朋友对这个关于丝绸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并表达了合作的意愿,她有些兴奋,她的故事从长安到和田,一到君士坦丁堡,可不就是一个具备国际背景的电影吗?18日她应邀参加了旨在让“当下大师与未来大师对话”的好莱坞电影大师班,听安德鲁?摩根、阳、金依萌、孙立军这些“腕”们谈电影,她突然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有这么多与自己做着一样的梦的人。“做电影一定要‘诚实’,当市面上有各种各样大数据干扰我们的时候,我们更应当回到故事本身,尊重,相信自己的故事。讲述我们信任的、熟悉的、想要表达的故事,小众也不怕的,因为世界这么大,总有跟你一样的人……”笔记本上这段话,她记不起来是谁说的,或者这根本就是她自己想说的话。想到这儿,戴姗挺了挺腰背,她觉得,哪怕没有一个人来洽谈,此次电影节之旅,至少让她收获了关于电影的。
戴姗还注意到,在电影节手册上,所有嘉宾中,唯有她的身份后面标注着 “编剧”。这个“头衔”让她倍感自豪,她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从第一部小说《游龙记》到《丝心》,她的文字之也走了10年。
第一次电影节之旅,来自江西的年轻的编剧戴姗没能迅速地签约,把自己的剧本卖出去,但是她很开心:“那些肯定、关注还有帮助比投资更宝贵。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对自己的信心、对电影的。”
2013年,受原卫生部委托,她创作了四十集全国新农村卫生科教影片剧本《健康新农村》,片子已由东恒长赋文化有限公司、科教频道、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等单位拍摄完毕;锋芒小试之后, 2014年,她又创作了剧本《平安中国?平安医院》,这是一部创建“平安医院”工作的专题片,已由中国健康教育宣传中心、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国家司法部、国家卫计委拍摄完毕。她的名字前面终于被冠上了“编剧”这两个字。
讲自己信任的、熟悉的、想要表达的故事
但是,丰硕的后面是创作的迷茫:题材、剧情、桥段全由大数据说话,观众点击哪部分比较多,编剧就必须按照这个数去编——所有的约稿都是大数据的要求,写了这么多,她发现,没有一个故事是自己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