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敲开科创板大门,第二个迈瑞医疗呼之欲出?
中国医学影像市场再添千亿巨头!
4 月 15 日,科创板上市委公告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联影医疗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去年底,联影医疗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融资金额 124.8 亿元,拟发行估值 1041 亿元。此次首发过会后,联影医疗不日将提交注册,不仅有望成为医疗器械行业仅次于迈瑞医疗的“二号巨头”,更有望冲击今年初继中国移动回 A 后的年内第二大 IPO。
70 年国内医疗影像发展史
全球老龄化、慢性病增加和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新冠疫情加速了市场的扩张。而医学影像设备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细分市场,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加重,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国内市场对高品质医学影像的需求相应快速增长。
中国的影像诊断产业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上世纪 50 年代,以万东医疗为代表的一批国有医疗设备企业创立,并在此后近 40 年里引领着中国医疗影像产业的发展,各种国产诊断及治疗影像设备成功研发并推出。
80 年代末,飞利浦、GE、西门子等跨国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很快垄断了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在高端 PET/CT、MR 和 CT 等产品市场,进口品牌曾占据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医疗器械品牌受制于技术瓶颈,在市场竞争中,最早一批成立的国有企业面临体制改革。
90 年代,迈瑞医疗、东软医疗等第一批民营医疗影像企业崛起。新世纪到来,东软、迈瑞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包括但不限于自研产品出海、海外上市与并购等,由本土企业向国际企业加速转型。
2011 年起,国内医疗影像产业迎来以联影医疗为首的第二批高素质民营队伍。同时,自 2012 年医改以来,国家相关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旨在优化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分级诊疗实施、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这为影像设备销售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在市场需求及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下,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将持续增长,2020 年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0 亿元。
在此背景下,尽管发展时间较短,联影医疗仍在产品上市后实现了销售收入的快速、稳步增长。如今,联影医疗已经与万东医疗、迈瑞医疗、东软医疗并列中国本土医疗影像第一梯队。
随着民族品牌的勤奋追赶、产品力厚积薄发、医保支付控费降本的趋势推动了国产品牌进口替代的进程,今天,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已经在中低端市场与外资品牌平起平坐,外资医疗器械厂商的绝对主导地位正在下降,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前景巨大。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11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7.3%。
团队 “西门子” 浓度略高
联影医疗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同时在美国、马来西亚、阿联酋、波兰等地设立区域总部及研发中心,在上海、常州、武汉、美国休斯敦进行产能布局,已建立全球化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网络。
企查查显示,上市前,联影医疗曾完成 3 轮融资。其中,2017 年 9 月的 A 轮融资金额达 33.33 亿人民币,中金佳成、招银国际、中信证券等多家知名机构入局,创下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的纪录。
经过多年努力,联影医疗已经构建包括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在内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截至 2021 年底已累计向市场推出 80 余款产品,产品已入驻近 900 家三甲医院。全国排名前 10 的医疗机构均为联影医疗用户,排名前 50 的医疗机构中,联影医疗用户达 49 家。
资料显示,联影医疗董事长、实控人薛敏与总裁、法人张强都是医疗影像设备方面的专家,二者都曾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
1998 年,创立联影医疗之前,薛敏结束了 10 年的出国留学与工作,回国创办了深圳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此后一直在医疗设备行业从事研发、管理、咨询等方面工作。
而张强在进入联影医疗前还一度在美国西门子及其上海分公司就职,联影医疗创立以来,张强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国家及上海市重大专项课题,还带领团队搭建了超导磁共振研发与产业化平台,实现了国产首台 3.0T 超导磁共振系统等多款产品的产业化,并在该平台上开发磁共振成像前沿技术,为中国人脑图谱研究团队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准的脑功能图谱成像设备平台。
创始人的学术背景只是整个联影医疗人才团队的一个缩影,除张强以外,联影医疗的一众核心高管大多都曾经供职于西门子医疗。为更好地向西门子们看齐,联影医疗还组建了具备资深行业管理与技术经验的专业团队,包括超过 2000 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 35%;公司超过 1900 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 500 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
凭借上述杰出的人才团队,联影医疗至今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 1700 项,已牵头承担近 40 项国家级及省级研发项目,并荣获众多国家级荣誉奖项。
比 “外” 不足,比 “内” 有余
按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联影医疗多项产品在国内新增设备市场份额领先。灼识咨询数据显示,2020 年度,联影医疗 MR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5T 及 3.0TMR 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64 排以下 CT 排名第一、64 排及以上 CT 排名第四;PET/CT 及 PET/MR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 及移动 DR 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在高端医学影像及放射治疗产品领域,联影医疗产品线的覆盖范围与 GE 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医疗等国际厂商基本一致,但联影医疗所面对的竞争形势依然严峻。
2019 年~2021 年,联影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 29.79 亿元、57.61 亿元及 72.54 亿万元,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56.03%,净利润从 2019 年的-4804.76 万元扭亏为 2020 年的 9.37 亿元并进一步增长到 2021 年的 14.04 亿元,实现了较快增长。
比较发现,联影医疗在国内几家头部医疗器械厂商中收入规模仅次于迈瑞医疗,但与众多国际医疗器械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高端医学影像诊断和放射治疗设备以及生命科学仪器领域涉及技术领域较多,局部或整体的创新均可能带来设备性能或临床可及性的提升。行业内主要公司均大力进行研发投入,持续进行技术升级迭代以形成差异化的技术特点。
2019 年~2021 年,联影医疗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人民币 6.90 亿元、8.50 亿元及 10.48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3.17%、14.76% 和 14.45%。虽然投入研发的资金规模在增大,但费率却在逐年下降。
2021 年,西门子与 GE 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15.46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106.7992 亿元)与 8.4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53.9734 亿元),相比之下,联影医疗过往研发投入并不能保证其必然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
而迈瑞医疗、东软医疗、万东医疗等国内厂家也在 XR、CT、MR 和 PET/CT 等产品领域积极布局,不断加大在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开拓力度。面对上述国内外品牌的竞争,如果联影医疗不能保持并持续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其产品的市场份额及价格可能会因市场竞争加剧而下降。
此外,在设备生产方面,联影医疗生产 CT 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 XR 产品用的 X 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以及生产 RT 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仍需向飞利浦、万睿视、佳能等境外供应商采购,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联影医疗的核心部件存在无法稳定供应乃至价格波动的风险。
小结
中国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品牌的自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影像设备企业目前已在中低端影像领域基本实现国产化,但在中高端产品领域尤其是核心部件上仍未实现完全自主可控,面临一定的供应链稳定和成本上升风险。此外,部分国产核心部件虽已实现自研自产,但在重要参数性能方面与国外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部分高端产品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为打破核心部件被 “卡脖子” 的现状、响应国产化替代政策,联影医疗拟通过 “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 对高功率部件等核心部件进行集中技术攻关,从而实现从核心部件到整机设备的全面自研自产。
为此,联影医疗计划将此次 IPO 所募集的近一半资金都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项目”,这一数目大于公司前 4 年研发支出的总和。
随着国产 CT、MR、MI 和 RT 制造商的自主研发及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国产替代的步伐未来有望加快。在国家鼓励国产设备进口替代的大背景下,中国有望迎来国产医疗设备繁荣的新阶段,国产龙头企业将享有行业高速增长以及进口替代的双重红利。
变形金刚手机壁纸 http://www.xinzhiliao.com/bj/meirong/10345.html- 标签:杜琴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联影医疗敲开科创板大门,第二个迈瑞医疗呼之欲出?
中国医学影像市场再添千亿巨头! 4 月 15 日,科创板上市委公告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
-
深蓝航天完成 A+ 轮融资,助力中国可回收复用火箭事业
近日,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深蓝航天”)宣布完成 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民银国际…
- data.ai 3 月美国市场游戏下载与收入榜:玩家最爱 ROBLOX
- 一站式数字技术学习平台极客邦科技完成 1 亿元 B+ 轮融资
- Zaraye 获得 210 万美元融资,老虎基金领投
- 裁员也是独角兽热潮中理所当然的一部分 | 每周海外科技创业事件回顾
- Proterra 推出能量为 738 kWh 的 ZX5 电动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