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互联网+

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在中国是怎么诞生的?它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互联网运营这个岗位在中国是怎么诞生的?它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互联网运营这一岗位是依附互联网产品而出现的,我们在正式谈互联网运营之前,得再聊一聊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从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互联网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产物,促进了中国社会进一步开放。

  1990年11月28日,在王运丰教授和维纳·措恩(Werner Zorn)教授的努力下,中国的域名成注册,钱天白任行政联络员。从此在国际互联网上中国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由于当时中国尚未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联接,中国CN域名服务器暂时设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1994年5月21日,在钱天白教授和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协助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1995年,北京的中关村,一块巨型的广告牌耸立在路边,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字“中国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广告语有两个字必须强调一下,就是“信息”二字,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源于传统的纸媒和电视、广播。而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出现,逐步开始突破了新渠道信息来源的建立。

  注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因为有了互联网产品的出现,人们需要通过这个产品渠道去获取和了解信息,那么产品就要提供内容给能访问网站的人去消费,运营这个岗位开始出现,但瀛海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没有任何成熟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做借鉴,更别说岗位的命名了,内容的提供者,他们区别于传统编辑,有了一个名字叫网络编辑,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内容运营

  随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互联网在之后出现了新的格局,也迅速的推动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作为当年的稀缺资源,自然也就成了互联网产品的基本形态,门户网站和bbs开始出现,代表性新浪、搜狐、网易以及快被遗忘了的天涯论坛,猫扑论坛,西祠胡同等等。

  虽然门户网站和BBS都是向用户提供内容,但是两者的区别完全不同,门户网站的内容要靠网站的编辑工作人员自己去采集信息,再通过加工编辑推给用户,用当下的话说就是PGC,而BBS论坛这类的网站内容来源全靠用户自发提供,那么论坛内的内容管理就需要人员维护,社区管理员这一岗位就诞生了,对某个帖子加精,不利于平台的内容删帖,对热点事件进行跟踪讨论等等。

  那时候信息匮乏和产品竞争还未形成大局面,互联网的用户体量本来就很小,但产品的体量更小,整个互联网产品端和用户端,呈现出供小于求的状况,几乎不涉及到用户获取这一烦恼,只要不是产品做得太差,都不缺乏用户对内容进行消费。

  1998年,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第二批56个信息科技名词,其中“互联网用户”中文名称被确定为“网民”。从此,“网民”一词正式诞生,传承20年至今。

  还是在那一年,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微软,推出了大名鼎鼎的Windows 98系统。从此蓝天白云,成为了绝大多数中国网民的“初恋”,走进了互联网的大门。

  紧接着BBS和论坛迎来了黄金发展期,随着信息的逐渐增多,人们并不只是单单想要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想要知道在屏幕的对面是否也有一个人,能打破和现有的交际模式,与另一个屏幕前的人说话,在线聊天室开始诞生,如果是很早的老网民,应该记得一个叫碧海银沙的聊天室,成了当时的典范,一时间

  在线聊天室开始兴起,但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在线聊天室,并不是现在大家所理解的各种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满足信息获取,信息交换,人与人交流后,在线娱乐成了追逐的风向,一个叫联众的在线休闲游戏平台出现,不久之后一个名叫QICQ的产品出现在大众视野,是不是听着很熟悉?是的这个产品就是早期的QQ。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互联网什么时候有的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