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互联网+

2018年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

2018年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尤其表现不佳,包括美团、小米、拼多多等在内的新一线巨头,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而已经上市多年的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网易等主流互联网企业股价也在年内纷纷大跌。

  刚刚过去的2018年,也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在5G方面,华为(5G标准、专利、基站等)、联想(号称推出全球首款5G手机)等陆续取得突破;芯片方面, 中国产的麒麟980芯片各项指标位居全球领先;电子商务方面,继续中高速增长,交易额领跑全球......

  这一年,互联网世界上演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精彩和落寞不断交替。但总体来说,互联网行业依然度过了热闹的一年,从年头到年尾,从来不缺话题和争论,各种创(装)新(逼)词汇层出不穷,应用在了各种场景和环境中来。

  过去5年版本的《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中(2013、2014、2015、2016、2017这5年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我们结尾会附录,详情解读请大家自行百度搜索),AI、共享、大数据、互联网思维、风口、粉丝经济、下半场等词汇在众望所归下成功入选,引发行业的广泛关(吐)注(槽)。那么《2018年中国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中,又有哪些词汇会入选呢?

  笔者每年元旦过后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年度十大装逼词汇》都会选择一个众望所归的年度词汇出来,2013年“互联网思维”是荣登榜首的装逼词汇,2014年“大数据”则众望所归的排名第一,到了2015年的榜单中“互联网+”这个词汇放在第一名来呈现,而在2016年“下半场”这个年度装逼词汇我放在第一位,到了2017年“共享”则无可争议的成为了年度排名第一的装逼词汇。

  那么2018年呢,谁是年度“最佳”装逼词汇?无疑就是“区块链”了,行业所有的项目和服务,都恨不得和区块链挂钩。“区块链”同时也是2018年中文互联网最热的词汇,没有之一。从三个五人的创业公司,到阿里巴巴、腾讯这种一线巨头,都在蹭区块链的热度,比如腾讯在深圳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阿里巴巴拿下90多项区块链专利。从年初争论到年尾,我们不得不承认,2018年区块链的主要应用场景还在于“炒币”。

  一般取得一定成绩的新锐互联网大佬,特喜欢在登台分享的时候用“打法”这个词汇,以显其有节奏的排兵布阵,善于适时出击取得了成功。

  “打法”这个装逼词汇长期用下去,会产生一种错觉,让人以为成功只是来自于自己的正确努力,而忽略了市场因素。

  “优化”本来是一个褒义词,但在2018年的互联网行业,大部分时候是一个贬义词。一般来说,有企业对外宣布“优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笑一下:哦,他们要裁员了。

  比如《斗鱼回应裁员:团队正常优化调整》、《知乎官方否认大规模裁员!周源:裁员是为了人员“优化”准备上市》、《摩拜承认进行岗位调整和优化,但否认裁员30%》。

  面对着互联网行业席卷而来的“优化潮”,国务院都坐不住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企业不裁员、少裁员可返还部分社保费。

  中国文字真的博大精深,不得不服。当“优化”在2018年成贬义词的时候,本来属于贬义词的“下沉”又成为了褒义词。

  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领域都遭遇了增长乏力的问题,多家互联网企业增幅都创造了历史新低,甚至游戏等板块多家上市企业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于是乎“渠道下沉”成为了自救的重要方式,一大批的企业纷纷放下身价,进军三四线甚至农村市场,在下沉市场寻求机会。

  然而我们也发现,不少企业打着“渠道下沉”的旗号,实则倾销假冒伪劣的商品(某电商)或者低俗的服务(某资讯平台)。这些企业趁着三四线区域监管缺失和司法实践体系不完善,这一年反而取得了比往年更快的发展速度,实在气人。新的一年,希望他们早点能够“下沉”,永远不要再浮上来了。

  李成东做了一个《2018最佳TOP10电商投资机构评选排行榜》的榜单,这个榜单由几百名投资人和企业家共同投票评选所出。透过这份榜单,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入选这份榜单的投资项目,超过一半都是社交电商(或者涉及了社交电商项目),比如享物说、贝贝网、每日优鲜、美菜网、云集、良品铺子、有赞等。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深刻的感受到了,2018年不仅仅是区块链之年,更是社交电商之年。相比区块链是少数人的活动,社交电商才是大众的游戏,从田间地头的大妈大爷,到北上广办公室加班的白领前台,都被社交电商的推广所刷屏我们的社交网络。可以说,各大电商巨头觊觎多年但死活深入不进去的农村市场,也被社交电商们在短短几个月内“攻陷”。

  这一年,很多牛头马面纷纷披上了“社交电商”的外衣,获得了一笔笔大额的的融资,让在寒冬之下融资难的同行们羡慕嫉妒恨。到了下半年,各类发动同学同事叔伯长辈们在朋友圈、微信群发链接,发展下线的项目,也美名曰“社交电商”,于是乎“社交电商”又被很多人当做“电商”看待。

  “壁垒”一词其实已经火了很多年,和“护城河”这个装逼词汇共为商业计划书界的双壁,成为独角兽企业们日常装逼必备之良药。随便翻看几家互联网企业的BP,这两个词汇有很大的概率会出现。

  最早的时候“壁垒”多见于虎嗅、钛媒体、36kr等媒体,后来用的用的就泛滥了,很多厂商公关软文稿有事没事就用。这些企业,用了半天不见它研发成就进展,只见他设置壁垒(好在大部分的时候所谓壁垒都是肥皂泡),大大违背了“开放·共享”的互联网精神。

  掀起刘海,当苹果小试全面屏牛刀之后,试出来席卷中国消费市场的潮流。君不见,2018年几乎所有的旗舰手机纷纷标配全面屏。

  全面屏本来也是大公司的专属,后来工艺普及后,几百元的手机也配置了全面屏。于是乎各家绞尽脑汁,在“全面屏”三个字上继续做文章,出现了“全面屏2.0”、“真全面屏”这样的装逼词汇,甚至到了后来努比亚推出了“全面屏2.1”手机。最后玩不下去了,夏普就像赌气的小孩子一样,宣布推出“全面屏29.0”手机。没错,就是要全镇你们这帮装逼的。

  这还没完,你们手机企业撒欢叫,电视企业也终于坐不住了。近期,包括创维、长虹、TCL在内的主流企业纷纷推出全面屏电视。乱了乱了,全乱了,本来在海外噱头般的概念,在中国大地全面的开花,恐怕是任何人始料未及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企业微创新理念的驱动下,2019年将会出现全面屏冰箱、全面屏洗衣机、全面屏卷发棒......

  在2018年,“消费降级”和“渠道下沉”这两个词汇经常同时出现,共同构成了寻求新增长的解决方案。同样,如渠道下沉一样,不少企业打着“消费降级”的旗号,实则倾销假冒伪劣的商品或者低俗引流的服务。

  关于“消费降级”,最早是用来解释拼多多成功的核心因素。有个真实的段子来描述当下的消费降级:一年来,康师傅的股价悄无声息地翻了一番还不止,重回了二十元的高位区间,重回了千亿俱乐部。PS:好扎心

  感觉我们新时期的互联网企业很不容易,为了凸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总是想法设法造一些词汇。就卖东西这个行为,我们以前会说“我们是卖产品的”,后来我们会说“我们是提供服务的”,再后来升级为“我们构建了平台”,现在喜欢说“提供了综合的解决方案”,就这样把产品、服务、平台以及软硬件都包括进去了。然后,然后...就可以和客户收更多的钱了,(鼓掌)这波操作没毛病。

  “解决方案”概念本来也是个泊来品,后来被国内大型的IT企业和2B服务类的公司广泛应用。到了今天,修电脑的也号称是解决方案提供商了。

  别以为“解决方案”是个高冷词汇,它其实很接地气、很生活的。比如两个小年轻约会,男是的做手机贴膜的。

  王先生就可以自信回答:我在北京CBD工作,我主要给客户提供“智能高端数字通讯设备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线性处理解决方案”。

  “场景”本来是影视行业的一个常见术语,被吴声老师加了“”两个字后,“场景”甚至“场景”这个词汇就成为了互联网词汇。

  在我看来,今天是场景深入影响每一个行业的时代。不管是电商、加工制造厂还是其他企业也好,都必须立足场景、立足用户需求,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才能真正意义上取得未来的先机。

  然而,“场”和“景”联动起来,才是场景,才能真正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很多企业倾向于场(平台)的构建,忽视了景(内容或者服务等内功)的建设,往往头重脚轻,四处碰壁。万达旗下的飞凡就是典型的案例,大谈场景应用,耗费巨资构建了平台,却忽视了服务的落地,最终难逃失败结局。

  写在最后:2018年的互联网十大装逼词汇,大都和今年的经济情况息息相关,也直接从字面意思表现了我们的广大从业者应对经济问题的诸多策略,比如优化、渠道下沉、消费降级等。相比往年,今年之难不仅仅在于数据的下滑,更在于对未来的信心不足,这才是最可怕的。面对更加不确定的2019年,唯有内功,才是最重要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什么的互联网填词语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