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综述
十月的南昌,秋高气爽。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12日在南昌大学开幕。
自2015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累计603万个团队、2533万名大学生参赛……一个个数字,标注着青年创新创业热情的不断攀升。这项赛事已成为助力众多青年实现创新创业成才梦想的摇篮。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双创教育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转向为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实现育人与发展的统一。
今年大赛进一步回归教育本质,坚守育人育才“本色”,力争从“稚嫩”中突出“不平凡”。新设“本科生创意组”,并设置单独的晋级通道,保障在校大学生深度参赛,让更多创新创业的“未来之星”脱颖而出。增加了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周岁的限制,让更多青年学生有展示机会。大赛同期举办创新创业成果展,突出展示各地各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的成果。
七年来,以大赛为抓手,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开设3万余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建立3.5万余人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200所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一连串举措,厚植了中国双创人才的成长沃土。
在大赛带动下,青年学子的实践锻炼能力也显著增强。目前,超过1000所高校的139万名大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累计约34万个国家级项目获得了总计超过58亿元的资助。
大赛举办七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充分体现了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大学生创业特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梭动力”团队研发的“北航4号”固液动力高空高速飞行器成功发射,实现固液动力飞行器高空高速有控长时飞行;
重庆大学“一脉相传”团队首创共享通道无线能量与信息同步传输技术,研制出“油脉”系列产品,大大提高钻井速度和安全性……
引领科研成果转化,今年大赛新增产业赛道,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与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高校的智力、技术和项目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有力深化了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合作,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了大学生敢闯会创的可贵素质,为当代大学生绽放自我、展现风采、服务国家提供了新平台。
今年6月,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启动仪式在江西井冈山举行,并与上海、深圳、嘉兴、延安、雄安等地联动,串起建党百年历史,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在本届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更加关注老区,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也得以不断彰显。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共有2586所院校的40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81万名大学生扎根老区、城乡社区创新创业,共对接农户105万户、企业2.1万多家,签订合作协议3万余项。
“在投身老区、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南昌大学“珍蚌珍美”团队负责人邹青青说。
据统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累计有450余万名大学生走进延安、井冈山等老区,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接受思想洗礼、加强实践锻炼,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从2017年首次设立“国际赛道”,到今年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高校组队参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不断搭建起全球创新创业教育宽广的交流平台。
不仅如此,大赛在每年总决赛期间还举办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交流会议,各国高校代表畅谈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共商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这也有效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据统计,七年来,大赛聚合了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万大学生,为国际青年搭建交流思想、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对话平台,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更多国际化、年轻化、多元化的双创力量。
在吴岩看来,大赛已成为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世界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
青年一代创新创业生力军不断壮大,正在奋力跑出中国创新的加速度,赛出中国创新的“最强大脑”。(新华社记者王鹏、黄浩然)
- 标签:互联网创业项目大赛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综述
十月的南昌,秋高气爽
-
“互联网+”和“+互联网”有何区别
“互联网+”到底是啥?在我的印象中大家对它的理解有两种:一种叫“+互联网”,一种叫“互联网+”…
- 互联网+行动推出什么是互联网
-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 一文带你了解什么是物联网IOT
- 互联网加创新创业大赛(什么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连接了哪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