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实验有哪些(四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有哪些)
第一单元 天 气
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3.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描述。
教学难点: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讨论和记录天气的特征。
教学准备:
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活动时交流。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准备好科学记录本。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谈话:你关心天气的变化吗?你看过天气预报吗?
老师在黑板上写今天天气怎么样?如果有人问你今天天气怎么样?你准备怎么回答?
二、探究内容:
1、了解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是天气的基特征。
(1)思考: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天天气都在发生变化,我们怎样描述天气的变化?
(2)指导看城市天气预报图。
问:在这张天气预报图中,是怎样反映天气变化的?图中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3)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提示:图上标出的温度是指当地的日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变化范围。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相应的天气符号。
(5)学生分组讨论:
·说说自己遇到过哪些天气。
·在不同的天气里自己有什么样的感受。
·印象最深的一次特殊天气是怎样的,自己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写在学生活动记录本上。
·怎样把这些天气归类。(按云量、降雨量、气温、风速和风向分类。)
3、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新内容。
(1)说说你知道哪些天气预报的新内容。
(2)阅读本地地区发布的天气预报的新内容:空气质量预报、降水概率、舒适度指数、紫外线强度。
(3)讨论:气象台为什么要向社会预报以上这些天气、环境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它们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4)师:你还知道气象台可以为我们发布哪些关于天气的信息?(火险等级、穿衣指数…..)
三、板书设计
晴天 多云 阴天
小雨天 中雨天 大到暴雨天 雷雨天
大风天 台风天 飓风天
炎热天 凉爽天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实际观察并描述当天的天气。
(1)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2)提示学生怎样来观察天气:要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观察。要在记录本上写上当天的日期,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本上。
(3)交流观察发现。
(4)学生阅读课本4页的提示。
(5)老师对记录方法进行指导。
(6)学生改进自己的记录。
(7)交流改进后记录。
二、拓展知识(生预报天气。)
(1)听老师说谚语。
蚂蚁搬家,必有雨下
蜻蜓赶场,大水当防
燕子高飞晴天告,燕子低飞雨天报
田螺出水面,不久暴雨见
久雨闻鸟声,不久转晴朗
麻雀洗澡,有雨快到
鸡不入笼,阴雨将临
鲤鱼跳龙门,大雨定倾盆
大蛇横路,泥鳅上翻,蚯蚓出土,明天有雨
三、全课总结。并要求每个小组要坚持进行一个月的天气观察,把每天的天气现象都记录下来,了解天气在一个月里是怎样变化的。
四、课外拓展:
气象台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的。查看资料。
板书
第二课 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天气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活动。
2、使学生知道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3、学生会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4、让学生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会使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经历一段较长时期的天气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活动。
2、学生会运用多种感官和初步地使用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并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你们还记得两周前的天气是怎样的吗?
谁来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记住今天的天气?
揭示课题:这节课就来研究观察天气、并将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二、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1、板画:认识一些天气符号。
2、老师讲解怎样运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变化。
3、学生照着板画的天气符号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学生在画时要求小组分工,每人画一类天气符号,小组内不画重复的。在记录天气日历时一定要在卡片的上方记上当天的日期。)
第二课时
一、制作天气日历
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
老师重点指导什么地方测气温合适、如何判断云量、阴天等。
1、 回教室学生交流今天的天气是怎样的?
2、 提问:哪些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天气?
3、 学生在天气日历中画今天的天气符号画。
4、 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描坚条的方法记录当天的气温。
二、分组讨论。怎样分配记天气日历的任务、什么时候观察天气、周末和假期能不能间断。
三、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作一些指导并统一观察天气的时间。
四、拓展:观察一个月的天气后,要求学生思考。这一个月的天气变化能不能代表这一个季节的气候?在这一季节里,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天气有关吗?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天气日历 2011年9月20日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第三课 温度与气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
2、让学生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
3、学生会做折线图、分析气温变化的规律。
4、使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每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提问:我们制作天气日历时还要观察一天中的什么?
讲述: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通过观察的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天的气温。
二、探究内容:
1、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1)师:强调使用温度计的安全。
(2)分组观察温度计,并指出温度计上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开时的温度的刻度分别在哪里?再指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时,温度计的温度可能在什么位置?
(3)分组活动:学生手握温度计的液泡,待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时,读出这时的温度。
第二课时
一、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思考:你们认为今天教室和教室外的温度是否相同?哪一个温度会高些?是怎么知道的?准确吗?
(2)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注意提醒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好。
(3)学生回教室后把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思考:哪一个温度更能反映当天的气温?在这个活动时,老师可以提示: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哪儿的温度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天的气温?(室外阴凉处、通风处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二、气温的测量
(1)比较每个组刚才测得的室外不同地点的气温是否相同。
(2)讨论测量气温应选择室外的什么地点。
(3)讨论刚才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哪个小组测得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天的气温,并将这个气温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上。
(4)一天中温度变化情况的研究。
·将各个小组收集的前一天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填进温度填充图。指导学生对温度填充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5)组织学生对于每天选择什么时间测量气温进行讨论:
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
我们在完成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时,每天测量气温的时间是不是应该一致?
三、全课总结、课外拓展:
1、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包括文字的、图片的、音像的),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
2、尝试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明天的天气。
板书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第4课 风向和风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风吹动小风旗的状况,确定风速的三个等级,并用这种方法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风的观察和记录。
2、让学生知道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学生能自制简易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4、让学生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制作、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风有方向、风有力量。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方法测量风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师准备:(方位图、风向图)。
各小组或每个学生自己准备:制作风向标的材料——1根硬吸管、1张边长大约15厘米的硬纸板、1根带橡皮的铅笔、1根大头针、窄透明胶带、剪刀;制作小风旗材料——1块长约35厘米,宽20厘米的软布、1张长30厘米,宽6厘米的硬纸板、1个订书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问:风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怎样知道起风了?
用你们能想到的描述风的词语来描述风好吗?
教师将学生的描述记录在黑板上,了解学生们是怎样认识风的。
二、认识风向和风向标
1、板画风向图向学生介绍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老师列举风吹动旗面、树枝的情况,让学生辨别风向。
3、师出示一个自制的风向标,介绍风向标是用来测量风向的简单装置。
4、学生按照课本上自制风向标的步骤自制风向标。
5、做完后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
(1)选择室外空旷的地方测试风向;
(2)借助指南针确定方位;
(3)明确风向标箭头的指向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
(4)采用文字或箭头来记录风向。如果采用箭头方向记录风向,箭头的方向就是风向,在纸上记录时应遵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
6、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
教师带领学生到操场中央。教师指导学生借助指南针为每个小组确定方位,可将确定好的方位用粉笔画在操场的地面上。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测量并记录风向。如果在测量时,风向标箭头的指向不是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可指导学生作2分钟的观察,看看在这期间,风向标箭头指向在哪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就把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
7、学生汇报他们刚才在室外测得风向的结果。
8、讨论如何将测得的风向结果添加到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第二课时
一、风速和风速等级
1、提问:在刚才到室外测量风向的时候,你们觉得今天的风大还是小?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2、讲述:风的大小可以用风速来描述,气象学家是利用风速仪来测风速的。
3、学生看书上的风力等级表。
4、提问:风力等级表是怎样描述不同级别的风的。
5、提问:如何通过观察学校(或别的地方)的国旗被风吹动的情况来确定风的等级的?
6、讲述:是采取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这样的三个等级还可以分别用数字0、1、2来代替。
为了测量方便,我们要每个小组或每个人都来做一面小风旗,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时测量风速了。
7、每个小组按照课本上的图来制作小风旗。
8、让学生举起制作的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微风、大风,并用自己的小风旗来测试他人制造的风,练习小风旗的使用。
9、学生到室外测量风速。
10、学生交流室外测量的风速。将它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二、全课小结。
鼓励学生使用制作的小风旗观测风速,完成以后每天的天气日历记录。
三、课后拓展。
·注意收看本地电视台的天气预报。
板书
风速的等级是0-12级。
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分别用数字0、1、2来代替。
第5课 降水量的测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测量、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
2、让学生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学生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4、让学生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难点
1、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
2、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准备
介绍气象学家测量降水量的资料、我们的降雨量填充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述: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讨论:下雨天你们是怎样判断降水量的大小的?
导入课题我们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雨下得有多大?
二、探索研究
1.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介绍气象学家是怎样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2)学生按照书上的步骤制作简易雨量器。
(3)展示各组的雨量器。
(4)讨论:雨量器口径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是否能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5)让学生拿着他们的雨量器来到室外。在选定的地方,放好雨量器。学生扮演乌云,教师用喷壶模拟降雨。根据学生(乌云)分布的多少,不同地方的降水量应有所不同。
2.降水量的观察与测量
(1)学生带着雨量器回到教室,观察降雨量。小组的每个人都读一次自己小组的雨量器的读数。
(2)板画我们的降水量填充图。教师在填充图上记录各组的降水量。
(3)讨论每组的降水量为什么不同?如何确定哪一组下的是大雨、哪一组下的是中雨、哪一组是小雨?
(4)板画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区分雨的等级的数据表,让学生来对照,作出判断。
3、对学生每天开展的课外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进行指导。
(1)雨量器摆放位置的确定:选择上面或附近没有遮挡物的较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
(2)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对照等级表,确定下雨的等级是无降雨、小雨、中雨还是大雨。
(3)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4.云和雨的关系。
讨论:云和雨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拓展。
·调查:雨停了,地上的水都到哪里去了。
五、板书设计
下雨的等级
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降水量
小于10毫米
10~25毫米
25~50毫米
50~100毫米
100~200毫米
大于200毫米
第6课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学生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使学生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能根据云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2、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准备
选择在天空有云的时候来上这堂课。
生准备: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在黑板上写上云字。
2、你们看到云字能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云的观察
二、探索研究
1、观察云
(1)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
提醒学生注意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提醒学生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
(2)研究如何判断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师先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
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
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如果当天的云量不是很容易判断的话,做下面的活动。)
·学生把硬纸板做成的圆面,把圆面分成四份。根据刚才的观察,用撕成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片代表云,把小纸片摆在圆面上。当感觉小纸片的多少和形状已经能够代表刚才观察到的天空的云了,把小纸片一张挨着一张摆放到一起,看看它们一共能占圆面的几分之几,以此来判断当天是晴天、多云天还是阴天。
三、板书
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
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
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第二课时
一、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观察组不同形状云的图片,试着给这些云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依据和分类的结果。
(3)阅读课本上的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学生再一次给云的图片分类。
(5)让学生说一说今天都观察到了哪几种云。
二、全课总结
三、拓展知识
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人们是怎样根据云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变化的?
四、板书设计
云的分类:
云按照高度分类通常可分为四大类型:即
高云、中云、低云和直展云。
高云的云底高度在6 000米以上,又分为:
卷云、卷积云、卷层云;
中云云底高度在2 500米至6 000米之间,一般分为
高层云和高积云;
低云云底高度低于2 500米,又分为
层积云、层云和雨层云;
直展云云底高度低于2 500米,
有积云和积雨云之分。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2、使学生知道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学生会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4、 让学生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2、学生会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两个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统计天气信息
(1)问:谁来说说两周前的天气是怎么样的?
让一个学生用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和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来描述当时的天气。
(2)各个小组分别对天气日历上的云量、云的类型、降水量、风速、风向和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进行整理。
发给相应的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两个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对统计方法的研究。
·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所需要的数据?
·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交流。
·教师及时对各组的统计方法进行指导:统计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时,以天气日历各类天气现象的小纸卡,就能统计出各种天气情况的天数。也可以小组中的一个人按照日期的顺序,依次读出要统计的每天的天气现象记录情况,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分别负责记录该项天气现象中某一类现象的天数。不重复、也不会遗漏的方法就是画正字。最后把每个人的统计结果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对气温填充图和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的数据统计可以根据气温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统计表上的要求来完成。
第二课时
一、分析天气信息
(1)教师引导各组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
提问:
·我们的交流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天?哪一种天气最多?哪一种天气最少?
·在这一段时间,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在我们记录的这段时间里,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
·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汇报统计数据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
并提问学生:你们这样分析的理由是什么?
(3)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二、单元后评价
(1)提问:如果现在有人问你们今天天气怎么样,你们会怎么回答?
(2)让学生把自己的回答都记录在记录本上。然后再和第1课同一问题的记录,比较哪一个回答更好一些,为什么。
(3)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授予小气象学家的称号。
4、课后阅读本单元后面的资料。
三、板书设计
云和风的统计
云的统计
各种天气状况
晴天 天: 阴天 天: 多云 天: 其他
常见的天气
晴天 阴天 多云 其他
出现过哪些类型的云
积云 层云 卷云
风的统计
风向统计(方位)
风速范围(0、1、2)
第二单元 溶 解
第一时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目标:
1. 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2. 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的过程。
3. 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师备:调好的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五个透明的杯子、水槽、食盐、面粉、沙、高锰酸钾、砂糖、漏斗、滤纸、铁架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导述: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民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
我们怎么知道某种物质在水中是不是溶解了?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水能无限制地溶解某种物质吗?用什么办法加快物质的溶解呢?本单元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2、出示两杯干净的盐水和糖水。
师:老师这里有两杯饮料,你猜猜是什么饮料呢?想尝尝味道吗?
说一说,品尝到了什么味道?你认为它们分别是什么东西制作的?
你看见这杯水中的糖和盐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糖和盐等物质在水中会有哪些变化。
二、探究内容:
1.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2)取一小匙沙,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松搅拌一分钟。观察沙在水中的变化。
(3)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师:怎样描述食盐和沙在水中的状态?
食盐在水里溶解了吗?
沙在水里溶解了吗?
(4)讨论:哪些现象使我们可以判断出盐在水里溶解了?哪些现象能使我们知道沙在水里没有溶解?
第二课时
一、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1)师:食盐在水里很快就被溶解了,形成了盐的水溶液;沙在水中却很难被溶解。面粉在水中会怎样呢?
(2)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面粉,放入一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轻轻搅拌一分钟,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3)交流实验情况。描述面粉在水中的状态。
(4)比较面粉和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5)水中的沙、盐在水中的变化有什么不同?
(6) 讨论: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二、过滤三个杯里的物质
(1)讲解过滤的方法:
(2)学生活动。观察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
(3)汇报交流过滤的结果。
三、实验总结
(1)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对溶解有什么新的认识?
四、板书设计
食盐在水中化得用肉眼看不见。
沙在水中没有化形状没变。
面粉在水中慢慢沉降形状没变。
食盐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透明、稳定的溶液。
第二课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让学生观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通过实验学生能比较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相同与不同。
3、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4、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
2、引导学生经历对物质溶解和不溶解现象的观察、描述、解释的过程。
教学准备
师:玻杯、高锰酸钾。
生:筷子、水、食盐、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过程,我们今天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基础来做实验。
二、探究活动
1、高锰酸钾的溶解
(1)老师讲解高锰酸钾的作用。
(2)学生观察高锰酸钾是什么样和什么颜色。
(3)学生实验活动。
实验前老师强调不能用手直接取高锰酸钾,需要用小匙来取,并且只能取一小粒。实验时在盛水的杯子上方,轻轻地投入一粒高锰酸钾。
要求:投入后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然后用筷子搅拌一下,再观察高锰酸钾的变化。
(4)交流实验情况:
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学生实验活动
学生再做面粉、食盐、沙在水中溶解实验。
要求学生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现不同。将观察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中。
交流实验结果。
第二课时
一、整理我们的观察研究结果。
(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食盐
沙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3)小结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二、全课总结。
三、课外拓展:
了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里或不能溶解在水里。
四、板书设计
(1)比较各种物质在水中变化的异同。
食盐
沙
面粉
高锰酸钾
砂糖
变成的微粒大小
在水中的分布
是否沉淀
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
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溶解的特征:
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或沉淀的方法分离出来。
第三课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之间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
3、能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现象,能通过溶解现象得到结论。
4、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玻璃杯、胶水、洗发水、筷子、小匙、酒精、食用油、其他一些非水液体、试管。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食盐、糖、等固体物质在水中能被溶解。那么液体、能不能溶解在水中呢?
2、探究活动
1、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
(1)、学生实验活动
取一小匙胶水或洗发液,约四毫升。慢慢地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
实验要求:观察它们是怎样进入水中的?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
先轻轻搅拌一下,观察有什么现象,再充分搅拌,继续观察。它们在水中溶解了吗?
(2)、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胶水或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度过程。与食盐和高锰酸钾的溶解相比,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特点?
2、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
·在水里滴几滴酒精,观察酒精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酒精里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酒精中溶解?
·在水里滴几滴食用油,观察油是否在水中溶解?
·在食用油中滴几滴水,观察水是否在油中溶解?
·问:酒精和水相互溶解吗?食用油和水相互溶解吗?
·运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更多的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问:哪些液体能相互溶解,哪些不能?
·观察比较醋和和酒精的溶解与胶水或洗发液的溶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与醋和酒精的溶解相比,食用油在水中有什么特点?食用油能溶解吗?
·通过实验我们能区分液体之间的溶解或不溶解吗?
板书设计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
胶水
醋
食用油
酒精
怎样进入到水中
在水中怎样扩散
是否溶解
第四课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2、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度于水中。
3、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4、使学生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知道一些气体也能溶解度于水中。2、使学生认识到细致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玻璃杯、筷子、食盐、汽水、开瓶器和注射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有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哪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什么不同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变个问题。
二、探索活动
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略。见课本第9面的实验说明。
(2)、学生实验活动。
(3)交流实验情况:
学生交流时老师一边把数据填入表中。
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被水溶解的物质
2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
小苏打
溶解能力
第二课时
1、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观察溶解在雪碧(汽水)里的二氧化碳。
·打开雪碧(汽水)瓶盖,观察液体里逸出的气泡。这就是溶解在饮料中的气体。
·用注射器吸三分之一的液体,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然后慢慢地往外拉(往里推)注射器的活塞,反复2次-3次。观察注射器里的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怎样解释注射器里气体和液体的变化?
2、观察溶解在水中的空气。
·这杯水里有空气吗?你是怎样想的?(生活经验的提取)
·用试管装1/3的清水,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观察试管壁上是否有小气泡出现。
·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气体能溶于水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与所压大小有关。)
3、课后继续观察还有哪些物体也能互相溶解。
4、板书设计
食盐的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
被水溶解的物质
2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
小苏打
溶解能力
气体能溶于水中,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力与所压大小有关。
第五课 溶解的快与慢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
2、能运用加快物质溶解的方法进行相关实验。
3、初步学习控制变量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的形式对控制变量实验进行设计。
5、经历对加快方糖溶解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对加快方糖溶解的探究。
教学难点:记录糖块溶解的时间。
教学准备
小组观察实验:筷子、玻璃杯、热水和冷水、糖块、食盐、勺子、水和盆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
·提出问题:怎样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
·学生讨论交流: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
·形成假设:用搅拌的方法可以使食盐溶解得快;热水比冷水更容易使食盐溶解;加更多的水使食盐溶解得快……
3.设计与指导
·选择其中一种假设作为研究的问题。
·小组讨论:怎样利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交流。
·教师初步的指导:控制变量的教学。(见课本11面的要求)
4、学生实验活动。
5、交流实验结果。
6、运用控制变量的观点进一步探究。(见课本11面图下的要求)
·自主选择其余的一种假设进一步研究。
·小组设计实验,用文字记录设计方案。
·小组实验活动。
·小组交流、教师总结评价(过程、方法、知识)
第二课时
1、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
·思考:方糖溶解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怎样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使方糖的溶解更快些?
·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老师提示: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方糖溶解快些?
怎样选择实验材料、用多少水来实验?
怎样做方糖溶解快与慢的对比?
怎样计时?怎样进行实验记录?
怎样对实验结果做出解释?
·交流研究计划。
·学生实验活动
·交流实验情况。
2、指导学生做糖块在嘴里溶解度实验。
方法可参考课本12面表格中方法。并要求学生填好表格。
3、课外作业:尝试溶解更多的物体、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加快物体的溶解。
4、板书设计
物质的大小、水的温度、搅拌能使物质加快溶解
第六课时 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根据问题讨论,并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2. 使学生初步感知和经历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3. 能认识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
4. 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5. 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定量研究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大包、小包)食盐、玻璃棒、(大、小)烧杯、水
小组观察实验用:食盐、筷子、盛50毫升水的烧杯、水槽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入
(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把一小包盐倒入杯中并搅拌)大家猜猜我用筷子搅拌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2)、教师:(再往杯中倒入一小包盐并搅拌)那再放入这包盐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
(3)、教师:那我不停地往里面放盐,不停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 (生:不会吧。)
(4)教师: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一杯水里到底能溶解多少食盐?(板书课题)
2.探索活动
(1)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请学生说说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学生猜测:10包、12包------(有学生反驳)
·师生讨论:
①这杯子是大杯还是小杯?
②一杯水是多少?
③这杯水是冷水还是热水?
④怎样计算食盐?
⑤怎样算溶解到底了?
·师生小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教师:我们怎样来研究呢?
·学生小组讨论,制定研究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根据讨论情况修正计划。
·教师出示较标准的研究计划,请学生参照。
·学生根据研究计划,开展研究活动。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研究结果。
3.思考与讨论
·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其他发现吗?
·教师:怎样来回答课题?
·教师:我们知道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那么100毫升的水呢?
·教师:你怎样解释研究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
·教师:在进行了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的研究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什么?
4.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研究实验
·研究的问题
5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2克一包的食盐?
·研究的准备
杯里装50毫升的水
2克一包的食盐12包
筷子、水槽、记录纸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我们小组发现:50毫升的水能溶解( )包食盐,即( )克食盐。
·注意事项
第七课时 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1、知道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
2、了解海水晒盐的过程和原理。
3、能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盐的沉降的探究实验。
4、能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结晶盐。
5、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
6、能在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并能大胆想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重点:增加溶液中的水分,想办法溶解浓盐水。
教学难点:知道减少溶液中的水分,进行分离盐和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用:饱和盐水、玻璃棒、水、盐,有关海水晒盐的资料
小组观察实验用:饱和盐水、筷子、蒸发皿等蒸发器材、放大镜、食盐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1.提出问题
·出示放置在教室内的饱和溶液,小组观察现在的溶液与几天前有什么变化?
·学生观察到:从水在玻璃杯壁上留下的痕迹,推测出水分减少了;看到了有一些白色颗粒沉淀出来。
·提出问题:沉淀的白色颗粒是怎样来的,水分到那里去了?
·小组讨论分析两个问题:沉淀的盐是原先被溶解的盐,而不是后来加入的;水分是被蒸发了,而不是人为倒掉了。
·进一步提问: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有关吗?
·有些学生认为:水分蒸发是阳光照射的结果,盐的沉降是由于盐粒本身的重量,慢慢沉降出来。这种认识可以用继续搅拌的方法来检验,不同继续溶解了,说明:
2.提出假设:白色颗粒的沉降与水分的减少有关。
3.小组设计实验。
4.交流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继续观察
·在玻璃杯中加入水,使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搅拌使盐完全溶解。
·为有效地实验,做一刻度。
·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水分减少,其中哪些方法是合理的,哪些方法是快速的。
·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方法进行实验。
二、老师讲解酒精灯火焰的结构及正确使用。
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器材的操作。
三、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四、讨论: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盐会随着水一起蒸发吗?
·白色颗粒是什么?
·有哪些证据来证明它就是盐?
·观察的方法:观察白色沉降颗粒与原先的盐有什么不同?
·尝味道: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都可以溶解。
五、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
空调制冷剂r404和r22可以通用吗?不可以通用,R401A制冷剂是一种新型环保制冷剂,不破坏臭氧层,工作压力为普通R22空调的1.6倍左右,制冷(暖)效率高,提高空调性能。
·生活中的盐是怎样得到的?
·想象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了解海水晒盐的工艺过程。
六、课后要求学生查阅课本19面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减少水分,可以使被溶解的物质重新沉降出来
第三单元 声 音
第一课时 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2.让学生在感知声音活动中,学会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
3.能分辨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加以区分和鉴别。
教学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备:尽量多地搜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等。
准备好水壶、玻璃杯、音叉、勺子等。
生备:搜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1. 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
(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哪些声音。
(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
(3)说一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物体发出的?
(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发出的?哪些声音是我们生活和工作发出的?
(5)和同学交流分享各种声音的感受,并做好记录。
2. 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
师: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的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
(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
师: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
(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
师: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4)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想到了什么?你认为声音与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3. 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这个同学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
(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改变敲击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变化的活动中有什么收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
板书
声音有高、低、强和弱。
有悦耳的声音、有嘈杂的声音。
我们喜欢悦耳的声音。
第二课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发生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
教学准备:
师备:
锣、鼓、槌子、音叉、电吉他、二胡、小提琴、收录机等。
生备:
尺子、橡筋、口琴等。
学生记录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探究内容:
1.使物体发出声音。
师:你能用哪些办法‘制造’声音?
(1)使锣、鼓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锣、鼓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按、压锣、鼓,它们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敲击锣、鼓,它们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使尺子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尺子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弯曲尺子,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尺子,它却能发出声音?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3)使橡皮发出声音。
·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橡皮筋发出声音。
·讨论、分析:为什么用力拉橡皮筋,它并不发出声音,轻轻拨动橡皮筋,它却能发出声音?声音和物体有什么关系?
·和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2. 观察发声的物体。
(1)观察发声的锣、鼓。
·看看发声的锣、鼓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锣、鼓与不发声的锣、鼓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2)观察发声的尺子。
·看看发声的尺子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尺子与不发声的尺子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3)观察发声的橡筋。
·看看发声的橡筋有什么特点。
·比较发声的橡筋与不发声的橡筋有什么不同。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发现。
(4)想一想:我们观察到的发声物体都在振动,如果让它们停止振动,它们还能发声吗?
·试一试:想办法让锣、鼓、尺子、橡筋等停止振动,观察它们是不是发声。
·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
3. 观察音叉的振动。
(1)观察音叉的振动。
·看一看:振动的音叉是什么样子的。
·试一试:
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怎样解释你所到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有哪些办法可以观察到音叉的振动?
(2)观察其他物体的振动。
·听听口琴发出的声音,观察它什么地方在振动。
·观察收录机喇叭的振动,放磁带、对着喇叭大声说话等。
·试一试,我们发声时,哪里在振动。
·猜一猜,我们身体里感觉物体振动的器官是什么?
(3)讨论共享。
说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收集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
板书
声音是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第三课 声音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4、让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起来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物体振动幅度在,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使学生知道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越低。
3、要求学生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能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教学准备
尺子、玻璃杯、小木棒、大小纸盒、橡皮筋、长短不同的三颗钉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谈话:你们唱歌时音调是一样的吗?声音有高有低、有弱有强,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声音的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索活动
1、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29面的说明。)
(2)老师提出实验要求:(见课本29面的说明。)
(3)学生实验活动。
注意观察尺子的振动幅度及声音的强弱。
(4)交流实验结果。
描述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及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
(5)师生一起小结: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第二节课
2、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老师讲解实验方法。(见课本30面的说明)
(2)、学生预测杯子发声的结果。
(3)、学生实验活动。
(4)学生交流实验情况。
向班里同学描述小组的预测和实验,并对结果作简单分析。
实验记录表
发声预测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一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二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第三次实验
1号杯
2号杯
3号杯
4号杯
(二)、观察皮筋音高的变化。
(1)老师讲解用橡皮筋做实验。
在不同大小的纸盒上套上橡皮筋,拨弹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强调: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
(2)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
(3)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三)观察长短不同的钉子的音高变化。
(1)教师讲解实验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交流实验发现。
(四)总结: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物体的粗细,长短也能影响声音的高低。
(五)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回家用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继续做音高的实验。
板书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第四课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 培养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的能力。会制作柱形图表
3、 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2、 培养学生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的能力。制作柱形图表。
教学准备
尺子、一本厚的硬皮书、活动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有哪些因素影响声音的变化?
2、 师:出示一把尺子。问:如果我们不断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它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吗?
3、 揭示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小组讨论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方案。
尺子伸出桌面面俱到4厘米、8厘米、12厘米、16厘米时音高和对应的尺子发声时的快慢的预测,并填写在表格中。(注意用高、较高、较低、低和快、较快、较慢、慢来表示)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想到的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2、教师讲解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要按照尺子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要注意区别尺子敲打桌子发出的声音和尺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并尽量避免尺子与桌子撞击。把听到的看到的都记下来。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制作柱形图。
(1)老师在黑板上出示音高变化柱形图表格。(见课本33表格2)
(2)师讲解怎样画柱形图。
(3)学生画音高变化柱形图。
6、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根据柱形图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
7、总结、交流和拓展。
各小组对发现的规律进行交流。
课后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音量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的关系。
板书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我想到的
我听到的
我看到的
音高的变化顺序
音高
振动的快慢
音高
振动快慢
音高变化柱形图
声音的高低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高
较高
较低
低
4 6 8 10 12 14 16 18(厘米)
尺子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第5课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借助实验和想象,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
3、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4、让学生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2、学生会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音叉、一个水槽、每两个人一个土电话、铁棒、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每个小组一张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空气传播声音实验装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是怎样到达我们耳朵的呢?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声音会改变吗?
揭示课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索研究
1.振动与声波
(1)学生回忆在第2课中,音叉是怎样引起水面的波动的。
(2)学生再来观察这个实验,看一看振动的音叉究竟是怎样引起水面波动的。
(3)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
(4)学生玩土电话
要求说话人的声音的大小应以听话人不能直接听到为宜;连接两个话筒的线应拉紧。
(5)讨论:纸杯里听到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6)小结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第二节课
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
(1)出示铝箔米尺、木制米尺、棉线、尼龙绳。
(2)提问:你们认为声音通过哪一种物体传播的效果最好,为什么?说说你们假设的理由。
(3)学生把预测记录在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记录表上。
(4)讲解实验方法:
(5)交流各组的实验发现:
要求学生说说,声音是怎样在这些物质中传播的,并对这些物质传播声音能力的不同作简单的解释。
(6)出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装置,让小闹钟发出声音并放置在玻璃罩内。
(7)学生说一说小闹钟的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简要地画出传播路线图:
闹铃→空气→玻璃→空气→耳朵。
(8)打开抽气机,学生倾听声音的变化。
(9)学生将听到的情况作汇报后。
(10)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们认为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是事实吗?
3、课后拓展:月球上能听到声音吗?为什么?同学们查阅资料。
板书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就这样,声音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强些,在非金属中传播弱些。
第6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
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3、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
4、使学生知道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5、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及鼓膜的作用。
2、学生通过探索知道人的听觉产生过程。
教学准备
耳的结构模型、1个塑料杯、1块大于塑料杯口的薄橡胶(气球皮)、1根橡皮筋、细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揭示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耳的结构
(1)出示耳的结构的模型,向学生介绍耳的结构。
(2)学生推测耳各部分的功能。(主要讨论外耳、中耳、内耳的主要功能。)
(3)提问: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起什么作用?
2.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
(1)讲解:鼓膜模型制作方法。
提示学生,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因为我们的鼓膜就是很薄的、有弹性的一层膜。要仔细观察气球皮上面的细沙有什么变化。
(2)指导学生,让发声物与气球皮的距离保持不变,用不同的力使发声物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在距离鼓膜模型远近不同的地方用相同的力发声物,观察气球皮的振动有什么不同。
(3)汇报实验中的发现
(4)小结: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和气球皮一样,当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它就会产生振动。
3.了解耳廓的作用
(1)出示音乐贺卡。先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大小。
(2)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把两手同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
(3)小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4)举出一些动物耳朵的例子,以加强学生对耳廓作用的了解。
4.总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1)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师生共同总结: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
5、课后拓展
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
板书
耳朵的结构:外耳——耳廓、耳道。
中耳——鼓膜、听小骨。
内耳——耳蜗、听觉神经。
鼓膜有振动产生声音的作用。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第7课 保护我们的听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让学生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3、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2、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资料库中的《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阅读材料。
一个塑料发声罐、几粒黄豆、棉花、毛巾、废报纸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怎样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电池种类多种多样,有5号的电池,7号的电池也有1号的电池,不过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9号的电池。
揭示课题:保护我们的听力。
二、探索研究
1.远离噪声
(1)播放一段悦耳的音乐,让学生说说听的过程中的感受。
(2)提问:你们有没有听到过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的声音,谈谈听到这些声音时的感受。
(3)学生阅读资料库中《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一文。阅读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收获。
(4)引导学生交流:
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怎样保护听力?就如何使用耳塞等进行讨论。
2.控制物体发声
(1)用塑料罐和其他材料做一只发声罐。
·将不同的材料装进塑料罐和其他材料里,听听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大,哪种材料发出的声音小?
(2)制定一个改变发声罐发生的计划。
·小组合作计划并实验。
·有哪些办法可以减小发声罐发出的声音?
·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发声罐不发声?
·把小组的意见集中、修改,选取小组最满意的方法试试。
·向全班介绍自己小组的计划并展示本组的实验。
(3)师生将各种方法进行归纳:这些方法从本质上看可分为控制声源和阻碍传播途径两种方式。
(4)布置学生课后对生活中人们是怎样减少噪声的进行调查。
3、轻轻说话和大声说话。
(1)说说你认为我们说话的声音会给周围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2)说说你在不同环境(如医院、图书馆、电影院等)里的感受。
(3)讨论:我们在不同的环境里应该怎样控制自己的声音呢?
(4)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科学文件夹里。
三、全课总结。
四、课外拓展:
课后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控制声音的措施。
板书
悦耳的声音使人愉悦;
嘈杂的声音使人烦躁。
医院、图书馆、电影院、教室等要保持安静,和别人交流要轻轻说话。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第1课 身体的结构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
3、 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4、学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5、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结果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6、 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
为每个学生准备:观察记录单(第64页)、气泡图(第65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观察植物和动物园的外表及它们身体结构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
把手放在胸前,我们可以感觉到心脏的跳动,举起哑铃,我们可以感受到肌肉的力量,深吸一口气,我们可以感受到空气进入身体的舒畅。我们可曾想过身体内部的各器官是怎样工作的?从今天起让我们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吧。
二、探索研究
1、观察我们的身体。
(1)观察我们身体的外部。
·思考:怎样来观察我们的身体外部?主要观察身体外部的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或同学的身体外部活动。
·交流观察的结果。
·师生小结: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人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一样的。
·思考:如果我们的身体外部某个部位有疾病会怎样?
·讨论:对身有残疾的人我们应怎样?
(2)观察我们身体的内部。
·讲述:人体的有些组织部分从外形上是看不到的,但是我们却能听到、触摸到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哪么我们身体内部有什么呢?
·组织学生用听、手捏、摸的方法感知身体内部的器官。
·交流感应到的身体内部器官。
·要求学生把身体内部的器官填写在记录本中。
2、身体怎样工作
(1)气泡图的指导。
·思考:人的身体外部还有其他的划分方式吗?
·讨论:人的身体能做哪些工作?
·问:人身体完成某个工作时是一个部位完成的还是由几个部位完成的?
·想一想:我们能用图来表示吗?
·指导学生画气泡图。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活动项目画气泡图。
(2)气泡图的分析。
·学生交流气泡图。(让写的好的同学把气泡图画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分析气泡图。在不同的活动中有没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
·师生小结: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在不同的活动中,有同样的身体部位参与了各种活动。例如肺、腿和胳膊。尽管它们是不同的部位,但是实现的功能相近。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思考并查阅资料: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还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
板书
人体外形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部分构成的。
第2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身体结构从外形特征转换到功能系统来划分身体结构。
2、使学生知道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并和肌肉共同作用产生运动。
3、使学生知道肌肉不仅参与身体的运动,而且是许多重要器官的组成部分。
4、让学生知道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5、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6、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准备
师:哑铃或者其他重物1个。课件(人体骨骼、肌肉图。)
为每位学生准备:记录纸1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人体外形由哪几部分构成?我们住的房子是由框架支撑才不会倒,哪么我们的身体内有没有一个支架呢?
2、谈话: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就是骨骼。(出示课件)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哪么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探索研究
1、观察上肢的运动。
(1)学生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2)问:在运动时你能观察到左上肢是怎样运动的吗?
(3)学生再用左手拿起重物,慢慢地移到胸前。
要求:反复做这个运动,并用右手触摸手臂的不同部位,感受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运动和变化的。
2、记录我们的发现。
(1)学生在记录本中画出手和手臂的轮廓图。
要求:在轮廓图上标出骨骼、关节和肌肉,并画出关节运动方向和骨骼、肌肉的变化。
思考:在运动过程中,分别有哪些部位的骨骼、关节和肌肉参与了活动?并把结果记在本中。
交流观察结果。
问: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并与单元阅读资料进行对比。我们的描述准确吗?
思考并讨论:我们能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蹲、踢腿等活动分别进行研究和描述吗?
三、骨骼、关节和肌肉认识上的拓展
1、学生观看课本职工作68面的图。
2、思考讨论:这些物体与人体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哪些作用相似?
3、讲述: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高塔能起到类似骨骼的支撑作用;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与髋关节的结构;门窗上的合页类似身体多个部位的关节;右侧两幅图片中的液压动力部分类似肌肉,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
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四、课后拓展活动
● 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资料,并对比自己的课堂记录,将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修改,扩充对本内容的认识。
板书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
我们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第3课 跳动起来会怎样(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呼吸系统。
2、让学生经历前后不同阶段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测量活动。
3、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让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氧气。
5、使学生知道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6、学生会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
7、培养学生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8、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师:课件、测肺活量的装置、水槽1个、广口瓶3个、玻璃片3片、水、火柴。
生:心跳与呼吸次数记录表1张、塑料口袋1个、粗吸管1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当我们跳动时,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揭示课题: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探索研究
1、测量心跳和呼吸
(1)出示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2)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采集这组数据?
(3)讲述:实验时同学要两人一组,一人作为数据采集对象并负责呼吸的数据采集,另一人负责采集心跳数据,并填写好表格。
(4)学生测量心跳和呼吸活动。
(5)交流测得的结果。
(6)问:跳动前后我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解释两种数据的变化?
第二节课
2、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1)讲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运动的增加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哪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提出研究的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师:讲解实验操作方法:选择密封较好的塑料袋和一个粗一些的吸管,将吸管一端放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反复呼吸塑料袋中的空气。
(4)学生实验活动。
要求学生在体验呼吸过程中,对照70面右图指认呼吸器官。
提醒学生当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马上停止实验。
(5)思考:为什么感觉越来越不舒服?
(6)实验探索:用排水法收集我们呼出的气体。
A 瓶新鲜空气 B呼吸一次 C 呼吸多次
(7)使用火柴进行检验活动中收集这些气体。
(8)出示人体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比较表
(9)问:人呼出的是什么气体?吸进去得是什么气体?
我们运动和锻炼身体时呼吸有什么变化?
经常锻炼身体有什么好处?
(10)出示简易的测的肺活量测量装置。
指一名学生上来测肺活量。
3、课后拓展:学生课后制作一个简易的肺活量测量装置,并测量自己或他人的肺活量。
板书
心跳和呼吸记录表
平静状态
跳动三分钟
停止一分钟
停止三分钟
停止五分钟
每分钟呼吸次数
每分钟心跳次数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课后记
第4课 跳动起来会怎样(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3、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4、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5、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心脏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6、学生会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
7、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2、让学生懂得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水盆1个、水、洗耳球1个、塑料管1段、记录单1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质疑:我们跳动时呼吸加快了,还会怎样?在我们跳动起来之后,呼吸的次数增加了,心跳的次数同时也增加了,运动与心跳有什么关系呢?
提出研究的问题。
二、探索研究
1、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1)平静时学生测心跳(每分钟)。
(2)学生在教室跳动3分钟测心跳。
(3)交流比较两次测得的心跳次数。
(4)思考:人运动时心跳加快是什么的需要?
(5)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72面第二、三自然段)
(6)问:读完资料后你知道了什么?(循环系统的作用)
(7)学生试着估算一天中心脏大约能跳动多少次。
2、体验心脏的工作
(1)讲解: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2)出示洗耳球,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简单的模拟实验,并讲解实验方法。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感受
交流时可提示性的问:在做运输水的实验中,我们有什么感觉?做了多长时间会有劳累感?这说明了什么?
实验中手和吸耳球以及塑料管的作用各相当于血液循环的什么器官?
(5)讲解:洗耳球代表了心脏的心房与心室,手捏的力量代表心肌的收缩功能,塑料管代表了血管,输送的水代表了血液。)
(6)想一想: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
(7)学生阅读73面的资料。
(8)比较不同人运动后心跳恢复到正常值所用的时间。
(9)问:如何保护心脏健康?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课后查阅有关心脏的知识。
板书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经常锻炼身体可以使我们的心脏更强健。
第5课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制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4、学生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5、培养学生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6、学生能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2、学生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塑料袋、水、小块煮熟的蔬菜和馒头、透明塑料软管、熟米饭粒。
师:人体消化器官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质疑:我们在学习、工作、运动时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每天吃的食物。食物是怎样实物伞兵身体吸收和利用的呢?
揭示课题: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二、探索研究
1、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
(1)讲述:我们身体里哪些器官是与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关的?请同学们想想。然后在课本74面人体轮廓图中,标出食物可能经过的主要器官。
(2)学生活动:画食物消化过程图。
(3)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学生提出自己对消化过程的想法后,不急于评价谁画的好与不好,也尽量不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画?通过后续的研究发展、完善自己的想法。
2、人体的消化器官
(1)出示人体消化器官图。
(2)学生观看人体消化器官图,学生比对自己的初始想法。
(3)学生对照人体消化器官图说说这些器官的形状和功能。
(4)利用人体消化器官图进行消化过程的分析。
·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食物是在什么地方被吸收的,它需要具有什么特征?
(5)师小结 :食物是在口腔中咬碎,通过食道进入胃里的,食管是一个管道,里面应该是光滑的。食物进到胃里面被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胃应该会蠕动,胃壁肌肉应该很发达,应该还有胃液帮助消化。食物营养的吸收可能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收;大肠可以较短,以便食物的残渣从这里排出体外。
(6)问:我们在其他动物身上看到过这些类似的消化器官吗?
(7)模拟胃和食道的实验
·师讲解实验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
·汇报实验结果。
·思考: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这个袋子?塑料管相当于消化器官的哪一部分?
三、全课总结
食物中毒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
四、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过程,对照人体消化系统修正食物消化过程图。
板书
消化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食物消化过程:口腔(咬碎)——食管——胃(磨碎、分解)——小肠(吸收营养)——大肠(残渣)
第6课 口腔里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让学生知道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4、学生会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5、学生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6、培养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学生会进行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分布的观察。
教学准备
课件;(牙齿的分布图、结构图。)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口腔是食物消化的地方。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是怎样工作的?你们想研究吗?
二、探索研究
1、观察口腔
(1)学生用小镜子观察口腔。
(2)交流口腔内有什么。
(3)讨论:舌头、牙齿和唾液各有什么用?
(4)学生咀嚼馒头的体验活动。
要求学生把活动中的感受填在76面的表格中。
(5)交流在不同的咀嚼时间内,馒头在口腔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6)小结:舌头起搅拌的作用,牙齿起咀嚼的作用,唾液起消化的作用。
2、观察牙齿
(1)学生用镜子观察牙齿。
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牙齿的形状。并把不同牙齿的分布和各种牙齿的形状特征记在记录本中。
(2)分组讨论: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作用?
(3)交流讨论结果。
(4)讲述:最前面的牙扁扁的,能切下食物,两侧的牙齿有个尖,能撕开食物,后面的牙齿比较宽,能磨碎食物。
(5)提问: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6)总结: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7)牙齿健康教育(怎样预防龋病牙?)
三、全课总结。
四、知识拓展:
思考:食物在口腔里面的初步消化,为进入人体做进一步的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板书
牙齿有:门牙、尖牙、臼牙
馒头的观察
短时间咀嚼
较长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食物
原有的
形状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了许多的小碎块,有一些湿。
碎块粘在一起了,又湿了一些。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了,很湿。
我们的
感觉
馒头有一点硬,舌头上感觉有许多馒头渣滓。
已经变得软软的了,有一点甜味。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了,湿湿黏黏的,有甜味。
第7课 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学生会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地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反复对自己画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4、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发展对探究自己身体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6、使学生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知道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2、使学生懂得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接受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的观点。
教学准备
为每位学生准备:画图纸张若干。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集中话题: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揭示课题:呵护我们的身体
二、探索研究
1、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
(1)学生制作一些硬纸卡片,把所学的各种器官写在上面。
(2)分组讨论: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的呢?
提示可以用文字或者画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尝试进行反向描述。可参考第78页下图的描述。
(3)交流各组讨论有结果。并展示画图。
第二节课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式把人体要器官的作用和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2)指导学生观看课本79面的图。告诉学生这是一个学生的真实作品,这幅作品表达了学生对于运动、消化、呼吸、循环系统相关器官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表达形式。
(3)讲解:关系图绘制的基本方法:
·明确一个要表达的关系线索,提出初步的设想。
·将这个关系线索中的元素提取出来,元素主要是以名词表现的,如心脏、氧气等。
·逐个明确相邻两个元素的关系,主要是以表示动作、过程的词语表示,如帮助、运输、提供等。
·将各个元素用圆圈或者其他图形表示出来,画入图中。
·将各个元素间用线连接,用箭头表示相互之间的关系指向,在线上对此关系作简要描述。
·通览全图,修正、完善。
(4)学生试着画人体主要器官在人体活动过程中的联系图。
(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要求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修改和补充。
(6)思考:我们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
三、总结: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之后,爱护它们,促进它们更协调地工作
四、课后拓展
要求学生课后阅读本单元后面的资料。
板书
夏天又来了!火辣的太阳趁着白云还在休息,肆无忌惮的在天边发散出它的光芒,同光芒一起散发出来的,还有那炙烤的热浪。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四年级科学实验有哪些(四年级上册的科学实验有哪些)
第一单元 天 气 第一课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天气的特征。 2.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
四年级科学实验有哪些(四年级科学小实验有哪些)
四年级暑假特色作业清单 科目 活动要求 …
- 三年级科学实验有哪些(三年级科学实验有哪些一等奖)
- 科学实验方法有哪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 科学实验方法有哪些(小学科学的实验方法有哪些)
- 科学实验王漫画全文免费阅读(科学实验王6漫画在线看)
- 推荐摄影师不可缺少的实用手机APP(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