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网站设置不同支付密码更好防范移动支付风险--健康·生活--人民网
近年来,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6月,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0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7%。然而,随着用户对移动支付的信任度、接受度不断提高,用户资金安全风险也在增加,尤其是新型支付安全问题开始出现,电信网络、跨境等欺诈手段不断翻新。
移动支付风险主要出现在哪些方面?中国银联近日发布的《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显示,使用手机时的不良习惯是导致风险发生的重要因素。报告显示,在已知的风险事件中,易受损人群存在的“在网站填写卡号、有效期、密码等支付信息,不会确认网址真实性”“更换手机时,不解绑”等风险行为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群体。此外,报告还显示,在所有信息的传播渠道中,78%的信息来自短信,其次是微信、电话、APP推送。接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收到过活动类信息,近三成表示遭遇过购物类,约有两成表示遭遇过仿冒身份类。
一是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改善移动设备使用习惯。用户使用手机时尽量设置密码,提高手机的安全性,如开启指纹、面部识别、锁屏密码等。在使用手机上网购物时,尽量在安全、可信任的网络环境中进行每一笔移动支付;在不同网站设置的支付密码不要相同,一般不要选择“记住密码”选项。
二是坚决远离网络,一旦遭遇应及时举报。不法分子将赌桌搬上网络,危害辐射面更广,容易使受害人深陷泥潭难以自拔。公众一旦发现网络时,应坚决远离,同时提醒身边人注意并通过中央网信办官方网站举报入口、网络举报客户端、举报中心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举报,共同净化网络环境。
三是切不可贪图小利,严防新型骗局。近年来,网络骗局花样翻新,让人防不胜防。例如,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虚假银行网址进行等。消费者不要随便扫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要轻易打开陌生短信的链接。在投资理财前做好功课,了解平台资质、资金流向等信息。在登录银行网站时,关注银行官方门户网站地址,避免通过搜索链接进入钓鱼网站。
四是遭遇时保持冷静,寻求多方保护。遇到,消费者应向警方、亲友寻求帮助,如发生经济损失,要保持镇静,及时止损,第一时间保护个人账户,联系银行客服或第三方客服进行账户冻结或挂失,防止发生二次损失。同时要保存、记录聊天内容、金额,搜集证据并保存犯罪分子相关信息,为警方提供更多有效线索,加快破案速度。
- 标签:移动网络设置网址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锐捷无线 Wi-Fi技术与智能终端应用论坛
8月3日-6日,2022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GEBT,以下简称“光亚智能展”)举行,光亚法兰克福展与Wi-FiAlliance国际组织共同主…
-
中国无线低速数据传输系统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21-2013)
综合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海关总署、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信息和统计数据,糅合各类年鉴信息数据、财经媒体信息…
- 中国无线低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监测报告
- 冬奥5G高性能无线网络新技术进展与应用
- 技术、架构、场景:6G如何超前布局
- 中国无线低速数据传输系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无线网wifi密码忘记了怎么办忘记无线网络密码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