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涉台论坛同日举行 两岸学者共议中美博弈、政党政治、传统文化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记者 杨程晨)正于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三场分论坛涉及两岸关系及台湾问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郭振家10日在“大国竞争视阈下的两岸关系”分论坛上表示,台当局过去不断声称警惕外部干预选举,言下之意是警惕所谓“大陆干预”,另一方面却对美方几近公开干预选举的行径解读为“背后支持”。中国外交部、国台办等近日表态言简意赅,即不会干预台湾选举同时反对其他势力插手,这其中包括了美国等。
郭振家表示,去年“九合一”选举结果超出美方预料,为增进对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此次选举选择加大干预力度,其表现包括干预民进党党内初选、对台军售、军舰穿越台湾海峡等。目前两岸情势日趋复杂,美国在两岸间所谓的“平衡政策”已被打破,这将对台海局势造成更大冲击。
台湾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候选人贾选凝以“后‘太阳花’世代的认同意识初探”为题作报告。她提到,2014年“反服贸”运动发酵,“太阳花”世代创造“天然独”一词。
贾选凝认为,后“太阳花”世代被称作“闷世代”“崩世代”,其社会经济地位比属白领的“太阳花”族群更弱势,承受经济条件恶化的苦果,不愿被两党政治裹挟。他们不囿于“天然独”的标签,对“中国”与“台湾”的刻意区隔并不热衷,在身份认同上具含混性。加之标榜“反中”“仇中”的民进党当局无法解决台湾经济结构困境,因而该世代认同意识中的“天然独”成分降低。去年韩国瑜在“九合一”的胜选被认为是“天然独”概念的幻灭。
另一场“民粹主义与台湾政党政治”分论坛上,福建社科院台湾文献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党俊说,台湾社会过去长期存在三大主要矛盾,随世代更替,族群、省籍矛盾逐渐式微但统“独”矛盾依然尖锐。此外社会贫富差距加剧,不同阶层间的矛盾有取代统“独”成为主要矛盾的趋势,也成为近几次选举中非典型政治人物崛起的主因。
党俊分析,台湾年轻世代一改过去对政治冷漠的态度、转为积极的政治参与者,其原因在于相较上一代,他们面对就业、收入、房价等的压力更大,在寄望蓝绿两党皆不可得的情况下开始转而支持非典型政治人物。
当天较晚举行的“百年传统文化探索与两岸合作实践”分论坛,台北市立大学社会暨公共事务学系兼任助理教授顾立民强调,刻意将中华文化与台湾文化做出区隔是徒劳的。如果将文字、习俗、饮食等代表中华文化的要素全部抽离,台湾文化便所剩无几。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台籍讲师谢雅卉在回答民间信仰和台湾政治的有关提问时说,上至台当局领导人、下至地方首长,台湾政治人物均表现出对于民间信仰的热情,特别是在选举期间会更为积极地投身相关活动。诸如此类,增加了普通民众在投票行为时将候选人信仰纳入考量的比例,也让许多外界听来不合理的选举行为、语言得到合理解释。
由北京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二届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术共同体年会,主题为“大国竞争与世界分化:反思百年国际关系”,会期两天。(完)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