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在新兴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往往同时肩负市场监管者和推动者的双重责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边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决定市场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培育市场化发行和创新机制。随着市场的发展,政府应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充分调动市场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市场的潜能。继续深化股票发行体制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机制,使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种金融品种顺利推出,以推动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
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不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推进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执法体制,进一步加强并合理配置稽查力量,统一使用执法资源,优化案件查处程序,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的执法力度,提高违规成本;加强与公安、工商、其他金融监管部门等相关行政执法机构以及检察院、法院等司法机关的协调合作,建立有效的执法协作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资本市场仲裁机制,发挥仲裁机构在资本市场中的争议解决功能。
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效率。借鉴国际市场的监管经验,不断深化监管机构自身改革,加强监管的独立性,不断调整和优化内部机构设置,建立更加富有吸引力和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使监管机构的设置和人员构成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不断改进资本市场的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和监管内容;推动监管重点从以审批为主向以信息披露为主转变,监管模式逐步实现从机构监管向功能监管转变;加强对市场发展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逐步完善由监管机构、自律组织、交易所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提高监管效率。
加强监管协调,防范金融风险。不断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协调与合作,建立和完善针对各种金融风险和外部冲击的快速决策和反应机制,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健运行和国家金融安全。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型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企业的融资及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将是持续和多元化的。同时,随着各类投资者的进一步成熟和壮大,投资需求也会日益显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因此,建设多层次股票市场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大力发展主板市场。继续鼓励和支持主板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推动更多代表中国经济的大盘蓝筹公司上市,吸引境外上市中国企业和红筹公司回归,推动境外企业到境内上市,扩大市场的规模;探索多种并购重组方式,推动上市公司的整合;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完善内控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以信息披露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强化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管人员及董事的监管,加强对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
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建设。完善中小企业板的各项制度,不断扩大规模;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快捷融资机制,提高中小企业板公司再融资的灵活性;不断丰富上市公司行业结构;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特点的交易制度,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增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加快推动创业板建设。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为创新型和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渠道;借鉴国际经验,在创业板实行更加市场化的发行上市制度,以适应创新型企业成长的需求;建立相应的交易制度和信息披露监管制度,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进一步拓展股份转让系统的功能,为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的转让和流通提供必要的途径,形成统一监管下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平台。
建立适应不同层次市场的交易制度和转板机制。根据企业和投资者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的交易制度,实现风险分层管理提高市场效率。建立不同层次市场间的转板机制,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完善登记、托管和结算体系。加强相关法规制度建设,以保护投资益为核心,进一步明确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健全风险控制机制,维护市场安全运行,不断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借鉴国际经验,在安全、效率和创新方面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渠道,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投资产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对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监管体制,改革发行制度。应建立职责明确、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制定债券发行、交易和信息披露的有关监管规则;加快推进公司债券发行制度改革,提高发行效率,逐步建立发行利率、期限、品种的市场化选择机制。
建立健全债券市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建立发债主体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投资者及时、准确获得信息;规范债券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提高其管理和服务质量;健全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债券市场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建立诚信档案公示制度和有效的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追究机制;增强投资者对债券投资的风险意识,保障债券持有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交易结算体制①。积极推进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相互联通,建立安全、高效、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系统改造,提高不同登记结算机构间的转存管效率;逐步形成由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平台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为不同类型的投资者提供最优交易场所和平台。
丰富债券品种,完善债券投资者结构。逐步建立健全以市场为主导的创新体制,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发展;在稳步发展国债、公司债、可转换债券等产品的同时,积极推动其他固定收益类和结构化金融产品的创新;扩大具有风险识别能力和承担能力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创造有利于债券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期货市场对各种商品市场的成熟和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稳步推进期货市场发展,强化制度建设,丰富品种,扩大规模,使期货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完善期货品种体系,稳步发展金融衍生品。逐步推出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以满足相关企业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要,并完善能源、金属、农畜产品等期货品种系列;逐步发展商品期权交易;稳步发展各类金融衍生品。
健全期货市场交易机制。完善期货保证金监控机制和期货公司净资本安全监管制度,继续推进期货交易所建设,完善期货交易结算制度,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队伍的形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各类机构合规运用金融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推动相关企业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金融衍生品业务。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应不断完善上市公司监管体系和市场约束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整体质量,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
加强公司信息披露。改进信息披露的内容、格式和程序,强化信息披露监管手段,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监管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加大违规披露的成本,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不断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完善信息披露的电子化平台,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公司自我评估和外部审计检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推动并购重组市场规范发展。不断完善公司并购重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活跃与规范的并购重组市场,形成对公司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完善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增加退市制度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建立对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退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有效的赔偿制度,保护退市公司投资者及相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企业破产法》,建立有效的破产公司接管制度。
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健康发展有赖于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和其他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规范运作,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也取决于这些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营造鼓励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证券期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放松管制,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公平竞争的环境。进一步简化审批,放松管制,把经营决策权更多地交给市场参与主体继续探索并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形成监管机构与市场参与主体定位明确、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的创新协调机制;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风险可测、可控、可承受前提下,进行各种创新和业务探索,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成为推动创新和发展的主体;积极营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完善优胜劣汰机制,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竞争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治理结构。积极推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等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规范发展,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立足于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不断提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股权激励机制,促进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竞争力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做大做强。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拓宽业务范围,推动证券公司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制度,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完善内控制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营的模式,拓宽业务范围;完善兼并收购和退出机制,促进行业整合,实现优胜劣汰;推动证券公司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继续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继续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扩大基金规模,拓展基金公司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模式,推动基金业的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继续创造条件,吸引保险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加在资本市场的参与程度;稳妥发展具有私募性质的投资基金,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专业机构投资者队伍。
培养资本市场专业人才。通过从业人员专业培训、执业资格考试等多种手段以及市场竞争和筛选,培养一大批既懂得国际通行运作规则又熟悉中国国情的资本市场专业人才。
遵循“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兼收并蓄、为我所用、公平竞争、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安全、高效地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以不断增强开放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为主要政策目标来构筑对外开放路径。
坚持对外开放,把握好对外开放的节奏。选择符合中国国情的对外开放路径,把握好开放的“度”和节奏;在循序渐进、防范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合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外资持股的比例,扩大经营业务的范围,创造有效的竞争格局,以提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吸引国际资本,逐步加大外资投资于中国资本市场的比例和范围;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使证券交易所逐步向全球企业开放,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探索“走出去”的路径。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内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合资公司,有选择性地在一些领域开展国际业务,推动内控制度良好的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熟悉和掌握国际资本市场的规则和技术,积累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加强与境外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国际证监会组织( IOSCO )以及其他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金融市场的监管协调,共同防范金融风险。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要促进健康的资本市场文化的形成,营造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
加强投资者教育。注重针对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价值投资理念,培育理性的个人投资者和规范运作的机构投资者。提高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为资本市场产品创新奠定基础;增强投资者“买者自负”的风险自担意识;不断提高投资者的维权意识,加强对投资者的法制教育,使投资者学会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建设健康的股权文化和诚信环境。健康的股权文化和诚信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因素,既需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执法手段、完善市场资本约束机制等措施来增加违规成本,也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推动全社会逐步认同维护股东权益等一系列良好的价值观念。
①目前,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并存的格局已基本形成。但是,两个市场的分割状态严重阻碍了债券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