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适合2-15岁孩子看的科普书,  从2岁开始,孩子会逐渐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很多问题父母不能很好解答,但敷衍了事,实际上错过的是孩子探索自然科学的“期”科技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盘点适合2-15岁孩子看的科普书

  从2岁开始,孩子会逐渐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很多问题父母不能很好解答,但敷衍了事,实际上错过的是孩子探索自然科学的“期”。黄纷纷是“童阅会”项目发起人,她和有着“纸上植物达人”之称的雷缓之一起,整理出一个适合2-15岁以上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书单。从绘本开始,直至内容扎实的青少年科普丛书,这一书单介绍了好玩、好看,连也会津津有味读下去的22套科普书。

  小朋友老爱问“为什么这样?”直升机为什么可以升起来?手表为什么能一直走?望远镜为什么能看得很远?小提琴为什么能拉出音乐?单纯用语言来解释,很困难也很晦涩。

  这本超大画册《运转的秘密》。就是用好玩的图加上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些“运转的秘密”。作者用一只蠢蠢的猛犸象为主角,把每一幅应该很生硬的示意图都画得很生动,比如要表现磁铁的巨大吸力,就让猛犸象的脚上安上磁铁,被吸成一团狼狈地摔在地上;用猛犸象拉动椰子树的力量表现弹簧的力量……

  作者把大与小、宏观与微观地转换,把读者的视角忽而拉到太空,忽而缩到针眼,非常过瘾。看这本大书,你会被机械的原理、科学的魅力迷倒,相信小读者也会倾心于它。

  关于儿的故事,小朋友都很感兴趣。这一本很有意思,爸爸要给孩子做一个豚鼠转轮,割破手指也没辙,求助于儿,儿团队出马,用各种器械做出了一个好棒的豚鼠转轮,成功帮爸爸解决了难题。一个很棒的幻想故事。然后这其中教给孩子各种机械的原理,也就非常自然了。

  雨蛙爸爸带上孩子去采集昆虫啦!松冈达英的绘本作品,介绍了100种昆虫。用别致的长短页拼接设计,一翻就能看到地底下、树皮底下、枯枝下面隐藏的各种昆虫,很特别。

  松冈达英是昆虫绘本达人,而彭懿也是昆虫达人呢!他早年是复旦大学昆虫系本科毕业,手绘过各种甲虫。所以翻译这个绘本,再合适不过啦!

  也是关于昆虫的有趣绘本,各种昆虫在开运动会、游园会、热闹得很。也是彭懿翻译的。

  这是松冈达英主编的一套自然图鉴,讲一个小女孩和一群小动物,在森林、海边认识各种植物、动物的故事。它延续松冈达英的创作风格:以美妙的故事、生动的人物串起自然题材,虽然内容是各种动植物的介绍,但毫不枯燥松散。

  比如这本《我们的蘑菇朋友》,讲到几十种常见或不常见的蘑菇,介绍它们的种类、形态、生长特点。这一本的主题叫“认识采摘烹调”,不仅是了解各种蘑菇,还教小朋友识别可以吃的蘑菇,并且介绍怎么烹饪蘑菇清汤、蘑菇沙拉、蘑菇杂锦饭看上去都超好吃的样子!当然,全程都是这位小姑娘在介绍,很萌。

  不过话说回来,按照一本蘑菇图鉴就去森林里摘蘑菇吃太了。新闻时不时有误吃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报道,其中不乏专业的蘑菇研究者和老师。所以,“认识、观察”就好了,“采摘、烹调”就算了。

  《我们的花草朋友》一书的开头,一个春天的早晨,小动物来到小女孩的树洞房子门口,叫唤她起床。小女孩从干燥温暖的树房子里醒来,打开房门,看到明媚的春光。如此开始这本花草图鉴,太美好了。日本作者善于营造这种神奇梦幻、童趣盎然的故事氛围。书中所有的一切动物、植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光,这种童趣梦幻的光。因此叫人不能释卷。

  《一起去捡石头吧》,罗马冈斯著,霍利凯勒绘,蒋育荏译

  《垃圾到哪里去了》,保罗肖沃斯文,兰迪丘宁图,余国芳译

  《磁铁哪里来》,弗兰克林M布兰利著,特鲁凯利绘,庞中培译

  《月球探秘》,弗兰克林M布兰利著,特鲁凯利绘,王启荣译

  童书馆的这套“自然科学启蒙”绘本,已经出到第14辑,每辑6本,质量很高。前面的4辑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阅读。之后的10辑适合5-9岁的大龄孩子阅读。

  “自然科学启蒙”讲的是科学领域的各个话题,因为作者有多位,所以风格多样。总的来说是以图配文的形式某个主题,比如磁铁、电、月球、温室效应、病菌、国际空间站等等。欧美作者不像日本作者那样热衷于讲故事,他们的长处是将科普问题深入浅出地用简单的文字写清楚,同时配以清晰直白的插画,让人对所讲的科学原理一目了然。

  这套“妙想科学”绘本非常棒!每一本的题目都是一个绝妙的提问,书里的内容是对这个问题的绝妙回答。作者不按常规的思操作,而是选取了很特别的切入点。比如《蓝鲸是最大的吗?》这一本,看似讨论蓝鲸,其实是讨论“体积”:

  蓝鲸与珠穆朗玛峰的体积对比,珠穆朗玛峰与地球的对比,地球与太阳的对比、太阳与的对比……作者表现的方式也很特别,用一个“特制的大罐子”装了100条蓝鲸,再把20个这种大罐子垒成10层,放在喜马拉雅山顶上,发现“算不了什么”;又假设100座珠穆朗玛峰垒起来放在地球表面,也不过是“地球爷爷”脸上的一根“胡须”。

  用这样形象的方式来表达“体积”“高度”,非常直白,画出来也很好玩。翻看这套绘本,多次为作者的想象力叹服。

  这套书也是出品的,是帮助低幼小朋友了解自己的身体:脑袋、鼻子、眼睛、耳朵、嘴巴、牙齿、手脚、血液、心脏、骨骼……还有人为什么会打喷嚏、放屁?感冒是怎么回事?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

  所有关于身体、性别的最基本常识,都在这些绘本里讲到了。绘本的画风很拙朴且抽象,适合低幼儿童,这样的画风在表现两性问题时也减少了让大人觉得“不好意思”的因素。

  分册包括:《动物》、《海洋》、《生命》、《人体》、《生态》、《地球》、《》、《社会》、《的动物》、《人类世界》

  这套《Hello!科学》是法国拉鲁斯出版社经典百科丛书,是科普读本,但涵盖面广,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我觉得这一点很好,因为说到科普,大家常常只局限于谈论自然科学领域,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了解社会科学也是培养完格和素质的重要一环,可以说,社科教育是孩子成为完整健康的“人”不可或缺的营养。

  这本《社会》里,关于几个问题:集体、法律、、。我们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制定以及施行法律,人群如何决定重大事务,人们如何面对各种不平等,包括男人与女人的不平等,种族的不平等,贫穷与富裕国家之间的不平等……

  虽然这些话题在书中的呈现都很浅显,但对一个孩子来说,能在书籍的下了解这些问题,常了不起的,因为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哪怕大人也从没有思考到的,不是吗?

  《生态》这一本讲的是全球的各种生态,包括热带、温带、寒带、海洋、河流的特点,以及在不同生态下动物的不同特征,是一本宏观的自然类科普作品。小朋友会明白,为什么沙漠里会长着掌,寒带的动物都长着厚厚的皮毛,温带地区为什么是鸟类的天堂,深海的鱼类为什么长得那么奇葩……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了解以及生物的多样性,视角很赞。

  这套书属于“硬科普”,就是讲扎扎实实的科学知识,关于电、磁、热这样的“硬货”,有料,但容易枯燥,如果不是足够有趣,小朋友很难看进去呢。

  所以《科学超入门》就用了科幻小说的手法。比如《电》这一本,设计了两名生活在2022年的小学生贤洙和敏姬,通过“全息图像技术”,与法拉第面对面交流,用虚拟现实眼镜“看到”电的研究发明史。

  书中法拉第博士各种卖萌,展示了好多关于电的实验以及发明,漫画+生动语言+有趣故事的形式,把电的故事讲得很精彩,为了赢得小读者的青睐,可谓煞费苦心。

  分册包括:《大家达芬奇》、《魔术的一半是科学》、《我们能看多远》

  这一套“尖端科学”书,“泛科学”的选题不拘一格:达芬奇、碳、长生不老、魔术、镜子……每一本的话题都颇有新意。这套书是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等美国知名高校的学者撰写编辑的,有料的同时也很有趣味。

  来看看这本《大家达芬奇》,关于达芬奇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探索和趣事。一开头就来一句“达芬奇到底是什么家?”这句话也是我小时候一直疑惑的:“他既画出了《蒙娜丽莎》,又做过那么多的科学实验,留下那么多笔记,他究竟是画家?科学家?工程师?”

  这本书就把达芬奇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探索:探索透视原理,研究板块运动,画人体解剖图、造飞行器、倒写文字……都生动地介绍了一遍。还有达芬奇笔记本里的各种奇思妙想,便携式军用桥梁,绳索滑轮等等。不仅如此,书中也介绍了和达芬奇一起做实验的各种简易方法,适合小朋友动手参与。

  《魔术的一半是科学》那些匪夷所思的魔术是如何实现的?这一类揭秘魔术的书见过很多,但很多并没有讲得很清楚,这一本我觉得对科学原理的解释挺不错。

  “魔术都不是你看到那样”,它都是利用视觉、听觉所产生的错觉,或者是人的大脑惯性思维的误区,来达到“魔术”的效果。这些错觉、误区是如何产生的?这本书就从各个方面介绍这些原理。

  《我们能看多远》是关于“眼睛”的学问。从“我们能看多远”,到望远镜的发明、哈勃望远镜的原理、动物与人类眼睛的异同,再到哈哈镜、显微镜、望远镜、夜视仪的原理,然后再到谷歌眼镜(我相信不是软广告哈哈),忽而上到,忽而入到微观世界,但话题的逻辑性很强,并不混乱。这种天马行空的思,小朋友最喜欢了。

  《少年时》是小多童书另一套少儿综合类mook,每一期的话题都吸引眼球,比如这一期《飞机大解剖》,讲飞机的各种知识。没错,又是从达芬奇的飞行梦开始,飞行仿生学、飞机原理、各种战斗机、无人机介绍,还有“飞机墓地”的介绍。在书的后半部分,我还发现了好看的科幻短篇小说《仿真人》,以及投资知识普及。

  《How & Why》是一套美国经典少儿百科全书,中文版是由等一群国内知名科普学者翻译的,质量上有。

  《认识你自己》是一本关于人体的科普书。从头发、眼睛、皮肤、手等外部器官和组织,到心脏、胃、肾脏各种内脏,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到人体的成长发育,从思想感情再到人类以及世界的多样性,慢慢展开来讲。

  对于美国这么一个多种族国家,小朋友了解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是很重要的事。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很生动鲜活,比如白人、黑人、黄种人的头发切面不同这样一个细微的区别就很有意思。但人类共同的特征又让孩子明白,我们都是一样的。

  尽管中国孩子对人种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的感受,但让他们了解人类的参差多样,也常有益的事情。

  《我们周围的艺术》从手工艺、绘画、雕像、音乐到戏剧,人类的艺术史有哪些著名的风格和作品,今天的小朋友如何自己动手进行类似的艺术实践,在这本书中有丰富的介绍。

  人类自古就有梦。人类的航天史,是一段段动魄的传奇,是一座座永垂史册的。这本书讲述人类航天史119个充满勇气、智慧和力量的故事,读之叫驰神往,激发起对航天科学的热情。

  哈姆是世界上第一只进入太空的黑猩猩,图为哈姆从太空飞行降落后,美国海军上将艾伦里德第一个与它握手

  这本不是新书,但我觉得很值得推荐一下。这本书介绍了119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从量子物理、等理论的发现,到无线电、塑料、维生素、电视机、PC机、手机的发明,再到各种互联网产品比如google、cebook等等。的确这其中每一项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历程。

  这本书从2012年初版至今已经重印14次,印数超过15万,成绩很骄人。它的前身是2000年出版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当时也广受欢迎。前后两版都是由《钱江晚报》科教部的记者集体撰写的,作为同行,我对他们的作品点100个赞。

  2012年版是在2000年版基础上增加了新世纪十几年的科技,但我感觉这些案例选得不如以前的好,比如腾讯qq、微博也都选入了,明显它们并不是首创者,虽然对中国的改变是巨大的。

  科技对人类的改变是越来越迅猛的。如果今天再出新版的这本书,那么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甚至U b er,都应该被选入,是吧?

  《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人为什么会数数?》、《小鸡为什么会是我们的亲戚?》、《火山为什么会苏醒?》

  这是获安徒生儿童图书最佳科普读本的一套书,作者是意大利的知名记者和作家。这套书从地质、生物、数学、天文四个方面讲,既是严谨的少儿科普作品,也是有趣的科学读本。它的所有话题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满足好奇心爆棚的小读者。地球有生命吗?陆地会移动吗?沙子是怎么形成的?火山究竟是如何喷发的?间歇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一环扣一环的深入讨论,很能吸引小读者的目光。

  吉姆达彻、杰米达彻夫妇用了20多年的时间,潜心研究狼的习性,并多年拍摄狼的影像资料。这本书是他们用六年时间拍摄爱达荷索图斯狼群的照片。这些狼都是美国研究机构在当地放养的,并成功繁衍后代。

  达彻夫妇与狼群亲密生活,取得它们的信任,因此得以拍摄到狼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大量的照片记录了狼群生活的方方面面:交流语言、觅食行为、狼群层级、哺育狼崽……这些记录弥足珍贵。作者以自然者的悲悯胸怀审视狼与人类的关系,呼吁对狼的认识和。

  (加)海伦贝克等著,(加)史蒂夫阿托绘,汪小英译

  这一套书讲的是以前的科学发明以及现在小朋友可以做的类似科学小实验。针、皮革、轮子、犁、字母、纺车这些是如何发明的?有些有确凿的记载,有些只有传说,但在书里它们都是有意思的故事。《变废为宝的惊奇艺术手工》教小读者如何D IY个性玩具:用废品自制肖像,用洋葱皮制作洋葱鱼,用鸡蛋壳制作马赛克画,用蛋盒盖子做大象面具。这些小制作没有日韩派的D IY那么精细,但颇有创造性。

  书里那些小实验确确实实是“小”实验,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日常物品,步骤也就那几步,随便动动手就能做,做完立竿见影。有的实验甚至近乎“写意”,以性质相近的现象来解释填海造山的自然之力。

  比如我就很好奇要如何说明某些矿物有特定的切割方向,不料书里只是拿了两张卫生纸,一张横着撕,一张竖着撕“切割钻石等矿物时,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形。当沿着排列的方向切割时,容易切割,而且切割面是平整的;如果从垂直于排列的方向切割时,矿物就会变成不规则的碎片。”还有,演示水滴石穿,用的只是肥皂,求的是“神似”。

  乍看觉得儿戏,回头想想,这类很难用实物操作的实验,如此类比其实正好。二者并非生硬联系,其中原理确实相同,小孩子看到熟悉的景象,举一反三,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也容易些。

  当然,真正意义的实验占了多数。不过它们仍然是简便的,容易的,不会用复杂的程序孩子兴趣的。用来吸引孩子认识什么是实验、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证明,刚刚好。

  现在可供孩子做实验的材料大可以整套整套地买,我就给儿子买过一套儿童科学玩具,就拿观察物质怎样结晶来说,先是把一包没有注明是什么成分的粉末倒水溶解在一个量杯里,再浸入若干根小毛刷,放置一晚,第二天就可以看到附着在毛刷上的结晶。其实实验可以有好多种做法,花比买一套材料少得多的钱、甚至不用花钱,也是能够做出让孩子兴奋的实验的。这套书教你的就是这个。

  一个月前,五一放假,正发愁带儿子去哪玩,忽然有朋友推荐了黄埔长洲岛(哈哈这人就是黄纷纷啦~回复数字 53 阅读相关文章《广州私家遛娃地图》),说那里的中山公园里边有一座湖中小岛,游人无法踏足,却可以隔水相望,看那的无数鸟儿。到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知道真能看到很多很多鸟,它们在树林里栖息,不时腾空而起,绕岛飞行。它们的身姿是如此优雅,得旁若无人。我和儿子兴奋地对着望远镜(我是多么庆幸带上了它,而且是两副),从镜头里看到那些鸟种类不一,我们都是观鸟的初哥,什么门道都看不出来,我只记得有一种白色的鸟,脑后拖着长长的羽毛,漂亮极了。

  刚拿到《野鸟观鸟指南》,我就翻找有没有跟那种鸟长得像的。然后我地指给六岁的儿子看。“夜鹭,鹳形目,鹭科,夜鹭属。”他念道。“最下面那行。”我说。于是他又念道:“观鸟点:广州天河公园、麓湖、黄埔长洲岛、……”他猛地抬头看我,我其事地点头,“认出来了吗?就是它。”他马上就抄起书找他妈妈炫耀去了。

  这就是我们俩的第一本观鸟书。它的地域性让我感到亲近,那些熟悉的名字是每周都要带儿子去游玩之地,但以前我们只是耽于低头看脚边的野草和踞于其上的虫子,有了它,我想,下次可以把眼光放远一些,再远一些。

  一坐进车里,我儿子就一定会开始嚷起来:“问问题!”要么你问他,要么他问你。问什么?世界上最大的果实是什么,最高的树长在哪里,风神翼龙是不是恐龙,说出十种能伪装自己的动物,说出十颗小的名字……我和他妈妈都快被得崩溃了。为了应付他,我把我小时候看的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找出来抛给他,“你得问些新问题,书里都是。”

  不当父母的人无法想象男孩子对那些看似没多大意义的小知识的热爱(女孩子也许也一样,只是我不知道)。在他们那刚开始学着探索未知的脑袋里,每知道一个类似的趣味知识,就像一片在中的土地被第一次,他们会激动地叫喊:看哪,那里有一座山!也许光亮暂时只是一晃而过,但你又怎么能知道,那些闪烁的亮点在往后的某一日不会在不知不觉间连接成一片完整的版图呢?

  前几年引进过一本书叫《男孩的冒险书》,我很喜欢,除了教你制作墨水、搭树屋、折飞得最远的纸飞机等等冒险活动之外,它还记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冷知识。这本《爸爸可能不知道》也一样,里面的冷知识都带着诙谐的气质,而且出人意表书名还真是说对了,十条里估计有四五条是我不知道的呢。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励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