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宝军械库攻略销售老总平均任期1.5年,改革先锋奇瑞成功了吗?美女护士人体艺术
日前,汽车圈最引人注意的一条新闻,不是富士康大手笔建厂,甚至不是审计署对新能源汽车骗补高达16亿元问题资金的审核,而是奇瑞汽车一则人事变动。奇瑞汽车昨晚向部分媒体宣布了其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的变动信息,近12年来,奇瑞汽车迎来了第9位主管销售的主将。与此同时,奇瑞还公布了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包括聘任李立忠、Raymond Bierzynski、刘杨三位为公司执行副总,分管相应模块业务;副总经理何晓庆分管国内销售;副总经理高新华分管产品开发。另有李康、潘燕龙、余久锋三位新聘为公司副总,其中潘燕龙将分管国际销售。
奇瑞汽车向部分媒体提供的人事变动参考稿件中,用了一系列词语来解释这次调整的原因。比如人才队伍的“模块化、专业化、年轻化”,还有“变革业务框架和组织机构”,打造“工程师思维和商业思维结合”,“融合国际国内市场经验”等等。而最终目标是“全体系专业能力”。
当然,每个企业的调整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战略需要,外人对此可能很难有发言权。但奇瑞销售总经理这个位置的调整,在车企中应该是仅次于华泰汽车这个非主流车企。在近12年中,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的平均在职时间只有15个月多几天,这样频繁而短暂的变化,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并非是好事。
而且,奇瑞各种调整的背后,难以掩盖其发展问题——尽管已经改革了近8年时间,奇瑞这个改革先锋,并没有依靠改革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反而在不断的改革中逐渐迷失自己。
2013年,奇瑞汽车尹同跃在奇瑞转型战略发布会上以“我们会造车了”宣布奇瑞新一代转型的开始。建立正向研发体系,裁减车型平台、发展拳头产品的策略进行瘦身聚焦战略。同时在组织架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包括出售不必要的资产,进行资产优化处理。经济观察报此前报道,在2015年的一年中,奇瑞一口气剥离了30多家子公司。
但问题是,奇瑞的技术成果并没有转化成为市场成果,其品牌形象也在不断的模糊化。在奇瑞改革后推出的产品中,只有艾瑞泽5算得上是成功,而包括艾瑞泽7、艾瑞泽3、瑞虎5、瑞虎3、瑞虎7等众多产品,都在市场中败下阵来,难言乐观。如果与同梯次的汽车品牌相比,更是惨淡。
另一方面,奇瑞的经营能力还在下降。经济观察报在近日的报道中对奇瑞汽车的经营情况作出了一次全面分析。在过去2016年,奇瑞汽车虽然销量大增,但是盈利能力下滑严重,剔除合资公司带来的影响,其自主盈利实际上是有较大幅度下滑的。这说明,奇瑞此前一直表明的改革带来经营效益提升的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奇瑞在改革中获得经营提升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低端车贡献度降低,其次是车型平均售价提升。另外,间接起到作用的是,用户结构的改善或者说提升。但是,整体来看,奇瑞的利润还是下降的,并且这几年奇瑞还通过处置资产获得了额外收益。这对其利润起到了补充作用。
其次,奇瑞的品牌形象是模糊化的。奇瑞在自主品牌中几乎是储备最多的企业,其发动机、变速箱技术,NVH技术等,都是首屈一指,甚至有些可以媲美合资。但是,时至今日,奇瑞一直试图打造的“技术奇瑞”品牌形象都没有树立起来。并且,随着这一波自主品牌发力之后,奇瑞原本在自主品牌中的领先形象也被淡化了。奇瑞的车型设计失败,这是技术奇瑞的一大败笔,也是现在奇瑞在市场一直没有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主力车型,经营业绩、品牌形象,是奇瑞转型之后为自己树立的一个目标,从目前来看,尽管经历了长达8年时间的改革,奇瑞并没有达成原来的改革目标。在改革之中,奇瑞甚至有陷入了为了改革而改革的迷茫之中。但相反,一直学习奇瑞改革的吉利,在最后这一次改革中,直接彻底地进行了回归一个品牌的改革,收效甚大。
而奇瑞则在不断的调整,它的调整,并没有像理论上那样彻底而干净。比如对凯翼汽车的安置。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对凯翼汽车品牌的收归,都让奇瑞再度陷入到尾大不掉的困境之中。此外,吉利方面人士曾评价奇瑞的改革,直言其顾虑太多,并不是真正的改革,如今看来,奇瑞现在的人事调整,只不过是其还将继续“改革”中的又一次小插曲。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改革还需要多久时间?
改革本身并没有错,作为自主品牌中对技术最为癫狂痴迷的企业之一,我们希望奇瑞能寻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重新代表中国车企探求发展之路,但需要切记的是,改革本身不是发展目标,只是手段而已。(郭有信/文)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