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美军F-35B战机垂直起降技术(动态图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美军F-35战机细分为三种机型:美国空军型(传统起飞、着陆型)F-35A、美国海军陆战队/英国海空军型(短距起飞/垂直着陆型)F-35B、和美国海军型(传统舰载型)F-35C。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美空军的F-35A,只有常规跑道起落能力,不具备垂直起落能力,原用于升力风扇的体积改用于机内油箱,大大增加了航程和载弹能力。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美海军的F-35C,具有航母起落能力,但不具备垂直起降能力,加大机翼和尾翼,以适应航母上低速、大迎角起落的要求。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F-35B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升力风扇的垂直推力系统。它将F-119-611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涡轮主轴将动力传送给一套位于发动机前部的风扇装置,由该装置产生向下喷出的气流,从而实现垂直升力。
第二部分是通过一个偏转式喷口将发动机燃烧室向后喷出的燃气向下偏转,实现第二个垂直升力。
第三和第四部分是通过两个导管将发动机压气机产生的压缩空气分别引至两侧机翼,再通过翼尖上的喷口向下喷出。这两个喷口还可以调节方向和喷气量,从而实现了垂直升力,并可控制飞机在起飞或着陆时的姿态。
在F-35B垂直起飞或垂直着陆时,背部的辅助进气口便会自动打开。这一设计可以避免发动机再次吸入发动机喷出的废气,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减小吸入异物的性。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在F-35B垂直起降时,安装在前机身的升力风扇,可使大量气流穿过过背部和机腹的开口,产生占总推力47%的冷空气推力。后部尾喷管向下旋转90度,产生35%的推力,同时两侧翼根处的姿态控制喷管各产生9%的推力。三者同时作用,使飞机“悬空”。
这样做的好处是飞机因挂载情况及燃油状况造成重心改变时,三处推力点可通过适时调节保持机身姿态,保持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同时因为有升力风扇的设计,不需要鹞式飞机那种超大的进气道进气,有利于实现超音速飞行。
缺点是复杂的发动机系统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因此F-35B的载油量要比空军型F-35A小一些,该机的作战半径自然也会相应减小。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10月17日,美海军最新服役的“朱姆沃尔特”号(DDG-1000)隐身舰正在美本土切萨皮克湾航行,驶向位于西海岸的母港圣迭戈。
隶属于VX-20测试中队的E-2D“先进鹰眼”预警机和C-2“灰狗”运输机与DDG-1000合影。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隶属于VX-23测试中队的F-35C“闪电II”舰载隐身战机与DDG-1000隐身战舰合影。
隶属于VX-20测试中队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与DDG-1000合影。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2日报道,美海军陆战队已将一个F-35B隐身战机中队部署至位于日本山口县的岩国,首批10架已于10日飞抵日本,另有6架将于年内部署完成,这是美军F-35隐身战机的首次海外部署,那么一个F-35B战机中队的战力有多强?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2017年1月11日,美公开的,已飞抵日本境内的F-35B隐身战机编队,这是首批部署10架中的4架。
F-35B(海军陆战队型)是F-35系列三型号中吨位最小的,外形尺寸与F-35A相当,全机长15.4米,翼展10.7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7吨。本图展示了同一俯拍角度的F-35三型号外形对比,F-35A的识别特征是有固定航炮,F-35B是看座舱后部的升力风扇,F-35C的整体尺寸(特别是翼展)均大于前两者,比较容易识别。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这张对比图详细列举了F-35系列三型号的作战性能,其中F-35A(空军型)是唯一配备固定航炮的型号,F-35B则是三型中唯一具备短垂起降能力的,而F-35C(海军舰载型)是三种型号中尺寸最大的,其作战半径也是三型中最大的,三种型号的最大平飞速度均为1.6马赫。
由于F-35B兼具隐身、短垂起降和超音速飞行能力于一身,按美海军陆战队计划,F-35B隐身战机将在未来替换现役的AV-8B短垂战机和FA-18CD舰载战机群,图为美陆战队的AV-8B、F-35B和FA-18D(双座型)编队飞行。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F-35B剖面结构示意图,展示了F-35B的垂直起降原理,可见F-35B实现垂直起降,主要依靠“升力风扇+尾部发动机喷管90度下偏+调姿喷管”三者配合实现。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从洛马公司公开的F-35B作战性能看(如图所示),单架F-35B在执行空中遮断任务,携带2枚454千克级JDAM卫星制导和2枚AIM-120空空导弹(只使用内置弹舱)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要远超采用同等载弹量的AV-8B和F-18C战机。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按此数据计算,一个F-35B中队(16架战机),在只携带4吨弹药出击时,一次出击可向876千米外的任一目标区投放64吨弹药,而在不计航程时,以7吨最大载弹量起飞,理论最大投弹量可达112吨。与AV-8B相比,已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且大幅提升了战场性能。 图为F-35B四机编队飞行,近处这架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其余均隶属于美陆战队。
这张示意图标出了F-35B从岩国起飞,所能覆盖的作战半径(876千米),可打击包括半岛、中国东海以及冲绳的大部分区域,可见对周边国家会具有相当。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图为2012年3月拍摄的F-35B(BF-03号机)进行空中弹舱试验。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本图展示了F-35C(海军)舰载型能(计划)搭载的各种对空、对地武器弹药。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图为2016年11月拍摄的,在“美国”号两栖舰上进行全外挂短垂起降测试的F-35B,共挂载了4枚GBU-12激光制导(每枚重230公斤)和2枚AIM-9X格斗导弹。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此次部署日本岩国的为美海军陆战队第121舰载战斗机中队(VMFA-121),中队绰号“绿骑士”,常驻亚利桑那州尤马,是美陆战队中最早接收和进行F-35B训练的部队。图为2013年,隶属于VMFA-121中队的F-35B在尤马进行短垂起降训练。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F-35B进行全外挂试飞,共挂载了4枚GBU-12激光制导(每枚重230公斤)、2枚AIM-9X格斗导弹,以及中心线挂载的隐身航炮吊舱,摄于2015年4月。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F-35B(BF-03号机)进行JDAM卫星制导投放试验,摄于2012年8月。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2013年5月22日,两架洛克西德-马丁公司新生产出来的F-35B战机,从位于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工厂飞往美国海军陆战队尤马。从机身涂号看这两架战机隶属于VMFA-121中队。
F-35B双机在空中切换至VTOL(垂直起降)模式,前部升力风扇舱顶盖已升起,尾喷口也下压至90度。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
图为2012年3月,进行集体地面展示的F-35B(近处4架)和F-35C(最远2架)战机。
核心提示: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