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oul电影工科博士陈更出书谈诗词重生之篮球战场指挥家
陈更,《中国诗词大会》优秀选手、北京大学智能康复机器人专业博士,被称为“会造机器人的诗词才女”,她的诗词赏析作品集《几生修得到梅花》日前由东方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选手的第一本诗词赏析作品。
1992年出生的陈更,因参加两季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而受到关注,成为这档节目中出镜率、人气最高的选手之一。陈更在舞台上总是笑盈盈地,穿一身蓝袄青裙,有一种古典之美,没想到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生,平日里天天泡在实验室,这种反差让不少观众对她印象深刻。就连《中国诗词大会》的评委蒙曼也表示,“陈更学自动化,弄机器人,让我这个文科生‘不明觉厉’,所以反倒会多关注她一些”。
活成一个有温情的人
评委蒙曼眼中的陈更“是个骄傲的女孩子”:“我和她打交道不止一次,从《唐诗风云会》到两届《中国诗词大会》,隔着舞台,她打比赛,我看比赛,有时候点评几句,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在看,同时心想,这个女孩子可真伶俐!”评委康震老师对她的储备量很认可,还在节目中赞她“很有悟性”,粉丝们对她的文字有深度共鸣,他们说:“陈更用最感人的语言讲述诗人当时的心境”、“看了陈更的文字,我的心化成了一汪春水。”
陈更的好友彭敏是从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时就相识的“战友”,一场诗词PK被这个漂亮姑娘击败后,彭敏注意到陈更。彭敏戏言,她的实力让人“魂飞魄散”。陈更是许多人眼中的“女神”,但彭敏认为“女神”不是一天炼成的,“美丽的脸蛋和魔鬼的身材可能是天生的,但是才华是可以通过不断的修炼,更上一层楼的。”
陈更在抢答环节的快更是出了名的,她常常凭借极少的信息量就猜出图画所表现的诗句。每一个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积淀,不止于几千首诗词的背诵量,还有十几万字的诗词赏析、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诗词心得音频分享。“我越来越多地发现,比起怎样把自己打扮得漂亮,北大的姑娘们会更重视我有什么本事,我能给其他人带来什么”,陈更说,“我也自然地在一个个周末的夜晚,拒绝五道口的灯红酒绿,坚守在实验室,本能地拒绝娱乐八卦偶像剧,选择再挑灯火看文章。”
陈更眼中,如今的生活中我们什么都追求快,有4G、高铁、地铁让通行越来越快,在这种快节奏中年轻人们要担心多少年买到房子、还完房贷,常常在我们赶着打卡的过程中就迷失了,绕了一个大弯路后才意识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活成一个有温情的人。陈更认为,读诗词的一个意义就是让我们在快节奏中慢下来,看一看北京的绿化带上盛放的蔷薇花。
读诗只是出于本真的热爱
“高二分文理时选了理科,高考填志愿时填了自动化,读研时选择了机器人。这样的一个人,竟然有一天能出书,还是诗词读后感,可见这世界是多么不可思议。”陈更说。
陈更是陕西咸阳人,在陕西关中的乡下长大,闲依农圃邻,常作山林客,诗与她在漫漫岁月里的温馨相伴,这本书就是从当时的悠然心会和后来的一遍遍重温中来。“其实我平时是一个说话非常少的人,比较喜欢装出一副高冷的酷酷的样子,默默在心里琢磨”,陈更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诗词就会说那么多话,“有时候生命就是有很多神奇的机缘。”
对陈更来说,读诗不是为了长学问长本事,而是出于本真的热爱、赤诚的纯粹,与功利无关。她的读诗心得也是真诚朴拙,原汁原味,从漫长时光中积淀起来的,让人体会到诗词是如何“莫名其妙”地打动了我们。“我从小就是个极度认真的人,其实我读诗的量并不是很多,李四维有一万首的储备量,我其实远没有他多。”陈更说。
那些陈更喜欢的诗句,都没有浓艳的华彩,“白云”、“树枝”、“岭树”、“秋夜”、“深竹”、“枯荷”,不要说所谓“唯美”,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很少见。她喜欢看似平白,但是很深情的诗句,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感觉。“为什么要看诗词?差别在哪里?可能就是差在太阳落山了,你会想‘天又要黑了’,还是会想‘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陈更说,“我觉得就是差一种信念,一种撑着你的力量,诗词有可能真的让你获得感动和信念。”
《几生修得到梅花》是一本读诗手记。陈更解释,书名《几生修得到梅花》出自南宋末年谢枋得《武夷山中》,谢枋得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后被胁迫绝食而死。陈更特别欣赏这样有骨气的人,她的性格也有倔强的成分,所以喜欢有格调、有意境,而不是那些华丽堆砌辞藻的作品。“几生修得到梅花”也是陈更对自己文字和人生的期许。本报记者陈梦溪 J226
- 标签: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