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科学家重建恐龙大脑,竟然仅有豌豆粒大小!

最新研究表明,Buriolestes schultzi是一种体型接近狐狸大小的恐龙物种,它们生活在2.3亿年前,它们拥有豌豆大小的大脑结构。

目前,一块保存非常完好的恐龙头骨化石为科学家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对恐龙大脑进行重建,原来一种狐狸体型大小的恐龙的大脑仅有豌豆粒大小。

这块头骨属于一种名为Buriolestes schultzi的恐龙,它是一种狐狸体型大小的食肉动物,大约2.3亿年前生活在现今巴西境内。由于头骨外壳完好无损,巴西圣玛丽亚联邦大学研究人员使用CT扫描绘制出它的形状,并计算出大脑的具体结构外形,他们发现头骨形状的细节为大脑结构大小提供了重要线索。

总体而言,Rodrigo Müller恐龙的大脑结构与鳄鱼相似,大脑将大量能量分配给负责视觉处理的区域,但相对较少的能量分配给嗅觉。

基于数字技术,现在重建恐龙大脑形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所以我们对恐龙大脑的研究迅速发展。然而,关于早期恐龙大脑的信息由于缺乏保存完好化石标本而受到阻碍,因此在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继续挖掘保存完好的恐龙化石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多数发现的恐龙化石要么头骨不存在,要么头骨已损坏,因此最新发现保存完好的Buriolestes schultzi恐龙化石非常罕见,更令人兴奋的是,它属于已知最早的恐龙物种之一。大脑是软组织结构,因此它不太可能成为化石,首个恐龙大脑化石碎片是2016年发现的,由于缺乏真正的远古大脑组织,研究人员只能依据头骨空腔后部结构分析大脑的整体形状。

依据这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发现Buriolestes schultzi恐龙大脑呈细长状,重量大约1.5克,相当于一粒豌豆。这对于动物而言太小了,相比之下,一只体型相似的狐狸的大脑重量约53克,但相对于它的体型,Buriolestes schultzi恐龙比它的后代拥有更强的脑力。

在跨越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早期的大约5000万年时间里,两足行走食肉型Buriolestes schultzi逐渐演化成体型庞大的四足食草蜥脚类恐龙,当恐龙变得更大的时候,它的大脑容积并未跟上,例如:雷龙体重达到100吨、体长34米时,它们的大脑仅有网球般大小。

这个特征非常奇怪,因为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化倾向于更大的大脑。这项最新研究还揭示了Buriolestes schultzi恐龙与蜥脚类恐龙之间的大脑结构差异,早期恐龙大脑嗅球体较小,而蜥脚类恐龙的大脑嗅球体较大,这意味着它们的嗅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强。

灵敏嗅觉的发展可能与获得更复杂的群体行为有关,这在几种脊椎动物群体中发现此类特征,此外,人们还观察到嗅觉能力在觅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动物更好地区分可消化和不可消化的植物,并在觅食过程中避开捕食者。

研究人员猜测,视觉处理对于Buriolestes schultzi等捕猎型恐龙物种很重要,因为较强的视觉便于追踪猎物,并避开顶级食物链大型食肉动物的捕杀,但该功能对于仅吃植物的体型庞大蜥脚类动物而言就不那么重要了。后期的食肉恐龙,例如:迅猛龙和霸王龙,它们的大脑就比Buriolestes schultzi更大。

这项最新研究非常有趣,它为我们提供一扇窗口,让我们有机会了解到远古恐龙的大脑和感觉系统的最早进化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云端上的情与欲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