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以少年之名燃科学之光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小科学家”三周年

以少年之名燃科学之光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小科学家”三周年

  10月30日晚19:00-21:15,长达135分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科学第一课,在上海浦东临港滴水湖畔举行。这是一场特殊的课,授课老师、上课学生、授课内容、授课方式、课堂地点都与众不同。一位中学生在报名参加海选时,曾对有多位顶尖科学家授课表示怀疑,来到现场后,她被深深震撼。

  她看到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亲临现场;她感受到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2019年度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获得者雷蒙德·史蒂文斯对上海的热爱;通过视频她聆听了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尔·威曼的教导,教授详细阐述了如何养成科学思维方式,成为未来的顶尖科学家。

  科学第一课的带班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姜雪峰,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长聘教授金贤敏。授课的5位教授之中有2位诺奖得主、1位顶尖科学家、2位双一流大学知名教授,称之为“科学第一课”名副其实。

  从2018年10月到2021年10月,短短3年,从青年论坛到科学T大会,再到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少年之名,燃科学之光”,传播科学知识,助推小科学家成长。

  2018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举办。其中,青年论坛邀请100多位青少年科学家,分为12桌,每桌均有顶尖科学家领衔讨论。讨论的想法写在桌布上,即“桌布论坛”。

  平均年龄最小的是“1号桌”。其他组的主力是杰出青年科学家,而这一桌有16位少年,包括3名本科生和13名中学生。和他们坐在一起的是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赛娟教授。

  在小组讨论中,维尔泽克教授和陈赛娟教授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科研经验出发,热情地为同学们一一解惑,并嘱托青少年朋友:“学生时代别急着确定方向,应该不断学习探究,迎接多种可能,不要太早局限在某个领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科学家将热烈的交流总结为三条秘诀,即好奇心、保持专注和充满勇气,这是顶尖科学家最宝贵的品质和魅力。与顶尖科学家同桌对线位中学生之一的附中杨鸿嘉同学说:“这次参与论坛的经历进一步激发了我持续探索与发现科学世界的努力,让我进一步明确了目标,明确了方向。”

  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于2019年10月底如期举行。相比首届,邀请的小科学家更多、邀约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谈方琳现象”引发媒体和社会的热烈讨论。

  其实,2018年10月还在读初三的谈方琳同学,就参加了首届论坛。维尔泽克教授对她正在做的科研小课题提出了建议,对她最大的启发是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面对科研难题时要勇敢无畏。

  一年后再参加青年论坛时,谈方琳已经是上海“四大名校”之一的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学生。年仅15岁的她,已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她带着“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这个“不明觉厉”的课题,经媒体报道,几天内达到数亿流量,瞬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2019年参加论坛的少年科学家已经不再局限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等地都有代表参加。这要得益于中国科协的“英才计划”,在科创英才中优中选优,北京四中的王砚弈同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砚弈清楚地记得,当时1号桌的“重量级嘉宾”有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霍夫特、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科斯特利茨、2015年度图灵奖获得者赫尔曼。他说,虽然短暂的交流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实际成果,但顶尖科学家的指引就像迷雾中的灯塔,将伴随自己相伴一生。

  随着科学技术持续进步,青少年科学热情的高涨,每年仅二、三十个参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小科学家名额已不能满足需求。主办方慎重考虑后,决定设立专门针对青少年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T大会。T代表Teenager(青少年)、Talent(天资)、Timeless(永恒)……象征着对小科学寄予的无限希望。

  2020年10月31日晚,科学T大会精彩亮相,授课阵容包括: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迈克尔·莱维特,2015年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谢晓亮,1986年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T大会的主角,是从全国遴选出来的50多位小科学家。他们之中,涌现出了“一手写作、一手科研”的李依庭,科研、音乐、体育全面发展的郭秦菘等“别人家的孩子”,引领着全社会关注科学后备人才培养。

  值得关注的是,时任中国科协党组、常务、处、中科院院士怀进鹏出席了前一天举行的少年英才交流对话会。怀进鹏指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第一要有“胆识”,第二要有“能耐”,第三要有“道”和“理”。他寄语广大少年英才:“要把科学的价值、科学之光嫁接在世界文明之光上,让世界科技强国在你们这一代中绽放和发扬光大。”

  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科学T大会已经成为和莫比乌斯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青年论坛同样重要的标志性论坛。本届科学T大会,与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合作,首次进行线上海选,全国各地的中学生都可以通过向顶尖科学家提问的形式参与。

  两个月的时间里,有6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含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适龄学生参与活动。河北隆尧一中苗艺、云南滇池中学陆星辰等同学提出的问题,被兰迪·谢克曼、哈维·阿尔特等诺贝尔奖科学家选中,通过视频的方式做出回答。

  还有部分参加活动的同学,获得与诺贝尔奖得主连线互动的机会,展开实时交流。对于许多不在城市地区的同学来说,这是他们罕有的与顶尖科学家交流的机会。河南省确山县第一高中的皮天佑在学校教师参加连线,身后围了一圈同学,她的校长也在现场“围观”;另一所河南的学校——南阳第一中学甚至挂起横幅,祝贺学生王浩安参加活动。

  与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青少年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直通赛,也使得小科学家的选拔更为公开、透明。未来,直通赛的形式还将向全国各地推广。

  最终,参加论坛的小科学家人数破纪录地超过了120人,香港特区、地区以及海外均有小科学家入选;一些中西部地区,首次有小科学家参会。更多科学的种子,正在播撒。

  为什么要让诺奖得主等顶尖科学家来教授科学第一课?除了激励之外,更重要的是教授做研究的过程,传递科学精神、科学家的特质。他们可以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做研究,科学家怎么做研究,遇到困难以后怎么办?

  另一方面,“扶持青年成长”是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和论坛的三大使命之一,也是科学得以继续发展的基础。卡尔·威曼、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约翰·霍普克罗夫特等顶尖科学家,均将科学教育放在与开展科学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全职投入到未来科学家的培养之中。

  顶尖科学家普遍认为,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不是聪明,而是要“好奇、喜欢和坚持”。而这些特质,恰恰主要是在成年之前养成的。所以他们愿意与小科学家交流,不遗余力地将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传授下去。

  从2018年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到今年的第四届,从青年论坛到科学T大会,从上海到面向全国乃至海内外,从最初的13人到如今影响数千万甚至上亿学生……“扶持青年成长”的使命不变,顶尖科学家与小科学家同台交流的场景将一直持续下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