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晋”情相伴 我来支招 【科学小游戏篇】

“晋”情相伴 我来支招 【科学小游戏篇】

  疫情突然降临,形势严峻,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活动,转为线上保教。“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极强的好奇心,渴望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而疫情期间,孩子只能居家活动,家长如何回应孩子们时时冒出的“十万个为什么”,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

  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学前教研室给您支招了!和孩子居家一起玩科学小游戏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快跟随小编,宅家玩起来吧!

  白板笔的油墨比较特殊,一般由乙丙醇、乙醇和碳黑组成,在光面物体上画画,会形成一层很薄的粘膜。粘膜密度比水小,遇水后就会轻轻地浮上来了。

  纸张就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有许多的小毛孔,当把纸张放到水里的时候,水就会进入小毛孔,小花喝饱了水,纸张有了张力,小花朵就开放了

  可引导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想象力,画出不同的花朵;还可鼓励孩子使用不同材质的纸张进行比较实验,观察不同的纸花绽放的速度有何不同;提醒孩子正确、安全使用剪刀。

  1. 取一张白纸(比塑封袋小),在纸上画上各种细菌或“病毒”,把画好的画装入透明密封袋,并封上封口。

  细菌为什么会消失呢?这是光的折射原理。光线穿过水面会发生弯折,白纸上的“病毒”通过密封袋折射到水中,而不能反射到我们的眼睛,因此我们才会看不到“病毒”。

  家长可以在实验中和孩子聊聊病毒传播的小知识;鼓励孩子勤洗手,做好防范工作的第一步;为了方便观察可在水里加色素,家里没有色素的可用水粉颜料替代,也可以直接用清水。

  幼儿蹲在墙边,家长边念儿歌,边移动手电筒,当手电筒的光源离幼儿越近,幼儿的影子越大,当手电筒的光源离幼儿越远,幼儿的影子越小。

  原来移动手电筒的位置和距离,会让我们的影子发生变化。光距离我们的身体越近,影子越大,光距离我们的身体越远,影子越小。

  游戏可多反复多次进行,家长和幼儿轮流蹲墙边和移动手电筒;也可以将玩偶放墙边,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移动手电筒,观察影子变化。

  把手电筒对着纸杯口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只能从纸杯口射出去,就会在墙上看到一个圆形的光斑。离得越远,光线射出去的角度越大,我们看到的光斑就越大,如果在透明胶上画上图案,图案就会随着光斑一起出现,我们就在墙上看到图案啦。

  纸杯投影仪在黑暗处照射效果最佳;图案可以用纸巾擦掉反复涂画或根据孩子的意愿多做几个;可引导孩子创编故事进行投影表演。

  (1)箱子前方正中剪一个比所准备的白色布料(或白纸)稍大的长方形,然后把白色布料(或白纸)从箱子内侧面粘上去,做成舞台。

  2.人偶制作:想好要表演的故事,把故事角色用白纸画出来或从废旧的图书上剪下来,然后粘在黑色卡纸上,人物背面粘一根吸管。

  光源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在传播的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挡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与皮影角色完全相同的影子,将道具角色移动,影子就随之移动。光源越强,影子越清楚;光源离皮影越近,影子越清晰。

  可引导孩子利用家里的废旧图画书制作“皮影”;家长可与孩子一起续编或改编故事,再运用“皮影”进行单人或多人的故事表演,丰富“皮影戏”的表演内容。

  本实验利用了伯努利效应。乒乓球周围空气流速大,压强就小了,于是气压让乒乓球不容易左右移动,而吹风机朝上吹的力抵消了乒乓球自身的重力,于是乒乓球就悬浮在空中了。

  3.将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用手拉伸气球再放开,蜡烛被空气炮“轰”灭了。(或将瓶口对准叠高的纸杯,用手拉伸气球再放开,纸杯被空气炮“轰”倒了。)

  空气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动力原理,由于容器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后,体积会瞬间减少,容器内的空气同时也会被压缩,空气经过小容器口被推挤出去形成的气流(风),产生波动与声音,从而熄灭了蜡烛。

  家长帮忙点燃蜡烛,确保游戏安全;与孩子进行问题互动:空气炮的炮筒除了用矿泉水瓶,还有那些材料可以代替呢?空气炮还有哪些有趣的玩法呢?,以此展开延续性探究游戏。

  4.将瓶盖盖住瓶口,拿一根吸管从瓶盖的小洞穿入抵到气球那里,从吸管往里吹气,注意不要堵住瓶口下方的小孔,即可发出声响。

  家长提醒孩子吹气的时候,手不要堵住瓶口下方的小洞;家长可提问:吸管抵住气球皮的不同部位吹出的声音一样吗?改变吸管的大小,吹出的声音有变化吗?

  家长朋友们,科学无处不在!孩子们的小小脑袋里蕴含无限的想象,生活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会引起孩子的关注和好奇。家庭科学游戏,既满足孩子玩耍的需要,同时也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有趣的科学小知识。只要在孩子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思维能力,未来学习任何知识,都不是难事。在游戏中请多让孩子看一看,玩一玩,试一试,说一说。您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一次不经意的摸头,对孩子来说,都是无价的表扬,是一种受益深远的激励。

  【网络资源推荐:“爆炸实验室”公众号、“亲子科学实验”公众号、“趣趣蜗牛”抖音号、“安可托研究所”抖音号、“模型师老原儿”抖音号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游戏科学制作的游戏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