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科学网博客(刘海猛科学网博客)

科学网博客(刘海猛科学网博客)

 

中国地理学会权威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入选成果名单。

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是中国地理学会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四个面向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协系统四个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而开展的年度遴选活动。根据《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遴选实施办法》,由中国地理学会各分支机构和知名专家推荐,经评选工作组形式审查、专家函评和专家组会议,并经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最终确定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DNA等10项成果为2020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入选成果是中国地理科学工作者的重大科学认识和智慧结晶,代表中国地理科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和重大研究突破,体现了中国地理科学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相统一的发展主线,有力地支撑了中国地理科学的繁荣发展。

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陈发虎院士表示,希望各入选团队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并以此为契机,严谨治学,铸造精品,创新争先,为我国地理科学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并希望全国广大地理科研工作者持续跟踪学科发展新动向,不断拓展新领域,在科学研究中认真做好成果的梳理与总结,使我国地理科学发展做到顶天立地,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进而引领世界地理学发展。

01

成果名称: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尼索瓦人DNA

主要完成人单位: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实验室

成果简介:

丹尼索瓦人(简称丹人)是2010年在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发现的一支已灭绝的神秘古老型智人。遗传学研究显示,丹人与曾广布在欧洲的尼安德特人是姐妹群,并对现今大洋洲﹑东亚、南亚及美洲部分群体都有基因贡献,反映了丹人可能广泛分布于亚洲东侧。然而,2019年之前,对丹人的了解于仅限于出土于丹尼索瓦洞的零星化石碎片及其高覆盖度的遗传信息。

2019年,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发现于夏河县白石崖溶洞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显示该化石是青藏高原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至少16万年),也是除丹索瓦洞外发现的首件丹人化石。为了进一步揭示丹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兰州大学环境考古旧石器团队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白石崖溶洞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系统采集了丰富的考古遗存以及各类沉积物样品。研究团队与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对遗址出土的考古遗存和沉积物样品开展了系统的考古学、地层学、年代学﹑分子生物学等分析,在白石崖溶洞晚更新世沉积物中发现丹人线粒体DNA,进一步拓展了丹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由距今至少16年前至距今10万及6万年,甚至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揭示丹人曾长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也再次验证了丹人在东亚广泛且长期分布的推测,对深入理解青藏高原早期人类活动历史、史前人类的高海拔环境适应﹑丹尼索瓦人演化和东亚古人类演化等问题有重要意义。此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20年10月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杂志。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张东菊(兰州大学)

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陈发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李 波(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

Svante Pabbo(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实验室)

02

成果名称: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及耦合器调控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

成果简介:

特大城市群是国家新型城镇化主体区和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区,肩负着世界经济重心转移重要承载地和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但特大城市群在快速扩展中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协调好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问题,是近10年国际地球科学领域关注的高优先研究主题和世界级难题。本成果首先揭示了特大城市群形成发育与空间扩展的阶段性规律及自然成长规律,采用遥感与GIS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方法,系统分析发现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着近远程耦合关系,进一步揭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机理与规律;创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及耦合图谱,提出了城镇化库兹涅兹曲线(UKC),认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多维耦合方程为对数二次型复合函数曲线,中国五大特大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好转的拐点大概是城镇化率达到47%,京津冀城市群拐点大概是城镇化率达到51%,并且生态环境破坏后的恢复是一个漫长艰难过程;集成构建了多要素—多目标—多情景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时空耦合SD模型,核算了中国城镇化弹性阈值和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阈值,创建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器调控方法;建立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决策支持系统UDSS。成果在城市群及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理论及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引领了中国城市群的研究与发展,推动国际城市群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由单要素转向多要素,由近程转向近远程,由定性转向定量。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方创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周成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顾朝林(清华大学)

陈利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李双成(北京大学)

裴 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鲍 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赵淑清(北京大学)

杜云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广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振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马海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匡文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伟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孙思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刘海猛(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03

成果名称:首获青藏高原腹地新生代地层高精度年代序列——修正青藏高原隆升和生态环境历史

主要完成人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兰州大学、德国波茨坦大学

成果简介:

青藏高原中部的隆起过程在整个高原研究中最为关键,涉及到对整个高原形成、机制和气候与生态环境效应的理解。中国地理和生物学者早年认为该区隆起很晚。但2006年,国际著名学者Rowley和Currie在Nature上发文,首次利用该区地层中古土壤钙结核氧同位素高度计,定量恢复了该区古高度,认为高原中部约4000万年前已隆起到现今高度。从此成为影响地质地理、古气候和生物研究方方面面的国际主流观点,压抑了后续许多思想的发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方小敏研究小组,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兰州大学和德国波茨坦大学的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古地磁和火山灰年代学,首次获得了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高精度年代序列,准确确定古土壤发生年代为2600—2150万年前,同时确定近期发现大量热带动植物化石的年代不是原先认定2600万年前,而是约4000万年前,从而完全修正了该区古高度演化历史,否定了现今流行的国际主流观点,认为4000万年前该区是一个位于南北冈底斯山和唐古拉山之间的热带季风生态环境盛行的低地,2600—2100万年前以后通过新提出的千斤顶壳内岩浆垂直顶托机制,叠合高原岩石圈拆沉和均衡反弹机制,才快速隆升达到现今高度。

该研究迫使对高原隆升过程、机制和气候生态环境效应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的重新认识。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方小敏(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王成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宋春晖(兰州大学)

张伟林(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孟庆泉(兰州大学)

聂军胜(兰州大学)

张 涛(兰州大学)

毛子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陈 彧(兰州大学)

G. Dupont-Nevit(德国波茨坦大学)

04

成果名称: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大数据方法与技术

主要完成人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成果简介:

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受到大规模人口流动性、交通网络通达性、公共卫生资源非均衡性等因素的影响,疫情扩散呈现出高度的隐蔽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对现有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与响应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周成虎院士和孙九林院士的指导下成立攻关小组,将多源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应用于流行病学分析与预测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了一套基于大数据的空间溯源与传染关系重构—传播预测与模拟—疫情风险评估—防控智能决策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方法与技术体系。针对传统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存在主观性偏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建立了用于识别和判断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关系的时空共现分析模型,研发了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关系重构和空间溯源关键技术,不仅成为疫情空间溯源的重要辅助手段,而且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传染链重构的效率和准确度。针对疫情时空传播趋势及风险预测问题,融合以百度迁徙为代表的大规模时空人群流动大数据,建立了多尺度时空耦合传播动力学模型,准确预测了武汉、湖北及全国各地的差异化疫情发展趋势;结合环境、气候、交通等数据,解析了影响疫情传播的决定和限制因子,实现了疫情空间风险的分级量化与预警,为中国差异化的分级分层疫情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疫情大暴发阶段医疗资源不足以及空间错配的关键问题,精细化揭示了不同区域疫情现状及其医疗资源的匹配情况,为全国范围内优化调配医务人员与医疗资源以高效阻击疫情提供了科学支撑。针对疫情防控后期大规模人流返程及复工复产后潜在的疫情暴发风险,开展了全国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风险分析,识别出返程热点区域及其热点线路,为全国及部分重点地区的复工复产有序推进提供了科学支撑。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周成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孙九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裴 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苏奋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岳天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劲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葛 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张 岸(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杜云艳(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雅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王卷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诸云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新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宋 辞(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成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 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胡云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姜莉莉(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马 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许 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徐成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胡茂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罗 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白 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陈晓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05

成果名称:全球高精度城市用地变化及其对环境生态关键因子影响的模拟研究

主要完成人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成果简介:

全球城市用地只占陆地覆盖面积的3%,但却产生了60%~80%的能源消耗和75%的CO2排放。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100 年全球城市人口和用地还将持续增长。未来全球城市扩张将会给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持续、长久的影响。黎夏领导GeoSOS研究团队围绕着全球高精度城市用地变化监测与模拟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以下代表性成果:1)发布了全球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城市用地数据产品并进行了分析,为全球城市变化研究提供了精细的基础信息数据。成果发表于2020年《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并得到Nature正刊Research Highlight报道:指出该研究颠覆了过去对城市用地增长的认知(华东师范大学黎夏团队…通过提取精细城市用地变化数据,发现全球城市面积增长是之前研究中测算的4倍);2)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eoSOS、FLUS等土地利用模拟模型,得到来自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广泛使用,并被应用于国内的国土空间规划中。进一步利用该模型,黎夏教授团队预测了未来全球城市用地空间格局演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果发表于2020年的《Nature Communications》。该项研究是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制定的最新全球气候情景框架来展开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黎 夏(华东师范大学)

刘小平(中山大学)

06

成果名称:北半球春季植被物候提前加剧夏季干旱和热浪

主要完成人单位:北京大学

成果简介:

春季物候提前影响夏季土壤水的示意图

物候是全球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遥感和地面观测均证实气候变暖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被春季返青显著提前。相关碳循环研究显示,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会通过增加光合时长和提高光合速率从而有效促进植被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碳汇功能。除上述碳汇效应外,植被春季物候提前还有一个往往被忽视的效应,即会通过额外的蒸腾耗水加速陆表土壤水分流失。这一扰动有可能打破不同季节间陆—气水热交换过程的动态平衡,影响陆地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然而,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是否通过生物物理过程改变陆地水循环和近地表气候,尤其是否激发跨季节的水文响应,迄今尚无研究给出确切答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朴世龙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卫星遥感观测数据,结合统计分析和陆—气耦合模式模拟,定量阐明了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提前对夏季土壤水的影响,并厘清了其中的关键机制。该研究发现,春季物候提前同时引起植被蒸腾和大气降水增加,但是,降水增量不足以补偿蒸腾增加所致失水,造成春末北半球平均土壤水含量下降。春末土壤水减少趋势延续至夏季,使得夏季土壤干旱加剧,继而通过改变地表能量收支促进近地表升温,导致夏季高温热浪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增加。需要指出的是,物候提前导致夏季土壤变干并非在所有地区皆成立,比如在西伯利亚中部地区,上风向地区物候提前带来的水汽输入增量大于当地物候提前引起的蒸腾失水增量,导致该地区夏季土壤水不减反增。这一发现说明大尺度环流过程对水汽空间分布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北半球陆地植被动态对气候的跨季反馈作用,为更准确预报夏季极端干旱和高温热浪事件提供了新依据。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朴世龙(北京大学)

连 旭(北京大学)

07

成果名称: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效应

主要完成人单位: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成果简介:

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是人地相互作用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地理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识别长时间尺度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驱动因素和效应对未来的系统管理十分重要。武旭同、傅伯杰及其合作者发展了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揭示了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及效应。该研究通过整合统计调查数据、历史时期重建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近千年来人口、耕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要素的关系变化,将其社会—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5个阶段。研究还阐明了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状态与政策、气候、社会经济等驱动因素和本地粮食生产、黄河输沙量、径流量、三角洲面积、下游自然决堤次数等本地与溢出效应的联系。研究发现,前三个阶段对粮食生产的追求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加剧了土壤侵蚀,对黄河下游和三角洲产生影响;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和水土保持措施减少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黄河泥沙,但同时也带来了径流减少、黄河三角洲蚀退等新的问题。该研究为分析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研究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管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管理需要实现从追求单一目标到考虑要素相互作用、从关注局地到关注跨区域影响的转型,对人地系统的管理与调控和黄土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武旭同(北京大学)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08

成果名称:西南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恢复研究及其对扶贫工程的科技支撑

主要完成人单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成果简介: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受可溶性碳酸盐岩地质背景制约的生态脆弱区,高强度人类活动下石漠化与贫困区高度重叠。大规模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下,西南地区成为近20年来全球变绿的热点区之一,但区域变绿与变富的矛盾突出,如何将生态治理与适度发展有机结合是实现区域脱贫的难点,如何有效权衡自然恢复、人工造林、封禁保护等不同恢复与管理措施及其效应,一直是国内外生态修复与景观地理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克林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长期野外观测研究,阐明了喀斯特生态格局—过程—服务演变过程机理,突破了地质背景制约下区域生产—生态功能协同提升的适应性林草空间配置与优化技术途径,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产业扶贫模式,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技术支撑毛南族整族脱贫;并构建了区域复杂植被景观类型遥感识别模型,量化了不同恢复与管理措施下区域植被恢复的固碳与耗水效应,发现2002—2017年西南地区植被恢复固碳可抵消该区过去6年来33%的人类化石燃料CO2排放,但存在大规模集中造林导致区域土壤水分降低的风险,提出了面向喀斯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整体提升的石漠化治理转型与分区治理方案。该项研究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王克林(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陈洪松(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曾馥平(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岳跃民(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张 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09

成果名称:全球尺度植被CO2施肥效应变化趋势

主要完成人单位:南京大学

成果简介:

未来全球变暖的速率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科学》杂志列出的未来25年需要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2的浓度持续上升。大气CO2浓度的不断增加,在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应),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即碳汇能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率。已有研究表明,大气CO2施肥效应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全球尺度定量化评估CO2施肥效应,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格局,有助于准确评估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及其变化趋势、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南京大学张永光、居为民和陈镜明研究组与国内外合作者,报道了过去40年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全球植被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人员通过长时序卫星遥感观测大数据和生态系统模型,揭示了近40年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格局。该项研究表明,全球大多数区域植被光合作用在过去40年CO2施肥效应减弱,这意味着植被光合作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产生了适应性。进一步的归因分析表明,这种下降趋势与养分浓度变化和土壤水的可用性密切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为理解植被CO2施肥效应的长期变化趋势提供了新视角,更为准确地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预测未来气候变暖的速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张永光(南京大学)

王松寒(南京大学)

居为民(南京大学)

陈镜明(南京大学)

10

成果名称:沙丘双稳态的发现及其形成机制

主要完成人单位: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成果简介:

流动沙丘与固定沙丘的植被盖度和流动性水平差异极大,却能够在相同的环境中共存,形成沙丘双稳态格局。这种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及影响机制问题尚不清楚。南京大学徐志伟副教授等在大量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沙丘双稳态现象广泛分布于年降水量200~400 mm的中国北方半干旱沙区。他们以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等沙地的沉积记录为基础,系统构建了中国北方沙地144处点位、500多个独立年龄的地层—年代数据库,获得了过去12000年中国北方沙地沙丘地貌景观的演化轨迹(分辨率500~1000年)。研究发现, 沙丘双稳态现象在全新世以来始终存在,并且持续至今。随着气候和环境的改变,在千—百—年代际尺度上,在局部地区沙丘状态可快速发生变化,表现出临界点上的突变;在全域尺度上,固定沙丘面积对季风降水变化存在迟滞响应。沙丘双稳态景观的形成及状态突变主要与植被、土壤和风沙活动之间的多种正反馈作用有关,并且受到生态系统内部过程的调节。该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发现了半干旱区沙丘发育存在多稳态转换,并从复杂系统动力学角度,解释了沙丘双稳态共存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半干旱沙区环境非线性演化的新机理。由于沙丘的快速变化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显著影响,并且多稳态的迟滞响应特征意味着沙丘一旦活化将很难恢复,因此,这一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防沙治沙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澄清干旱区土地快速退化的触发条件并进行早期预警等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

主要完成人及所在单位:

徐志伟(南京大学)

鹿化煜(南京大学)

弋双文(南京大学)

周亚利(陕西师范大学)

徐 驰(南京大学)

程 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自然地理——懂原理、知规律

一、地球运动相关规律

1.地球自转和公转速度分布规律

(1)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零,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都相等,均为每小时15°。

(2)地球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均是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注意:近日点和远日点不分南北半球,全球统一)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

注:图中节气为北半球节气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春分日(约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夏至日(约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约9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上;冬至日(约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春分日(约3月21日左右)-秋分日(约9月23日左右)太阳直射在北半球;秋分日(约9月23日左右)-次年春分日(约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南半球。

冬至日(约12月22日左右)-次年夏至日(约6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约6月22日左右)-冬至日(约12月22日左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所示)。具体规律是: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降低。

(2)正午大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某时离直射点近,该时正午太阳高度就大;某时间段内直射点向该地接近,该时段该地太阳高度就增大,(即近大远小规律)。

(3)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变化规律:有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4.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该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

⑤昼长计算公式:

二、大气运动规律

1.热力环流规律

(1)近地面气温较低,气流下沉,形成冷高压(即冷却收缩下沉)。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热低压(即受热膨胀上升)。

(3)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即近地面是低压,则高空是高压。

(4)水平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上述风均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①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

②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

③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气压带——30°,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带——90°。

(2)移动规律

时间

半球

季节

气压带、风带

1月

北半球

冬季

南移

南半球

夏季

7月

北半球

夏季

北移

南半球

冬季

(3)移动幅度:气压带风带无论南移还是北移,移动幅度一般在5°-10°左右;

(4)移动时间: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一般晚于直射点移动约1-2个月。

3.副高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中国东部锋面雨带进退图

(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①春末(4-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以南)。

②夏初(6-7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

③7~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

④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3)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副高势力较强,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短,易引起北涝南旱;副高势力较弱,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较长,易形成南涝北旱。

4.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北半球为例)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

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

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南美巴西、澳大利亚大陆

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交替

热带

季风气候

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雨季集中

热带

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地区、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

气候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

日本,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

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

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湿润

亚寒带

亚寒带

针叶林气候

北纬50°~70°

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

北美大陆的北部

全年受

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夏短

温暖,降水少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

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

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团控制

终年寒冷,

降水稀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

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终年严寒,

降水稀少

5.成因分析规律

(1)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①纬度。②地形地势。③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湖泊、裸地、寒流、暖流等)。

④天气状况(阴、晴)。⑤季节。⑥人类活动。

(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①纬度:热带小温带大。

②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水面)的小于裸地。

③天气状况:阴雨天气多的地区小于阴雨天气少的地区。

④地势:海拔高的小于海拔低的。

(3)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①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季风);②地形(迎风坡、背风坡);③洋流(寒、暖流);④海陆位置;⑤向岸风或离岸风。

(4)影响气候的因素:①纬度位置;②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季风);③地形;④洋流;⑤海陆位置(东西岸、内陆等)。

6.天气系统

(1)准静止锋

气旋(低压系统)

反气旋(高压系统)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

与风向

向中心辐合

向四周辐散

气流形成

(北半球)

风向

使用高功率的快充会减少手机电池寿命吗?一般而言,手机在快速充电状态下所伴随的温度升高,是耗损手机电池的主要原因,不过同上题,因应快充技术本身具有保护机制,像是智能散热及涓流充电等配套措施。

逆时针流向中心

顺时针流向四周

北半球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东部:偏北风西部:偏南风

南半球

顺时针流向中心

逆时针流向四周

东部:偏北风

西部:偏南风

东部:偏南风

西部:偏北风

垂直气流与天气

气流

形成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天气

状况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

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

准静止锋: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幅度很小时,我们将这类锋面称为准静止锋。6小时内锋面位置无大变化作为判断准静止锋的依据。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主要有:

①江淮准静止锋(大气环流)

每年夏初,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大陆上南下的冷空气交锋、对峙,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是形成梅雨的重要天气系统。 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梅雨天气的真实写照。

②华南准静止锋(大气环流、地形)

主要活动于南岭山脉或南海地区。一年四季都可见到,但多出现于冬春两季,秋季出现最少。冬季降水不强,春夏季可发生暴雨,持续数天,甚至10天以上。华南准静止锋的位置,随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半年,锋面北侧冷高压势力强大,锋区位置偏南;夏半年,锋面南侧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使锋区位置偏北。

③天山准静止锋(地形)

不太强的冷锋进入准噶尔盆地后,被天山阻挡,使冷锋停滞不前,常形成地形锋性质的天山准静止锋,造成阴雾或微雪天气。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降水较多就与天山准静止锋活动有关

④昆明准静止锋(地形)

又称云贵准静止锋。位于云贵高原,冬半年,锋面呈西北—东南走向,南下冷空气在向西南移动过程中,受云贵高原阻挡而停滞与西南暖湿气候相遇,形成准静止锋。贵阳:降水多于昆明,气温低于昆明。

贵阳与昆明冬季气候不同成因:贵阳位于锋面的冷空气一侧,气温较低,多阴雨天气。昆明位于锋面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且冬季气温较高。

三、水体运动规律

1.水循环规律

(1)水循环过程

结合上图,水循环的过程可以归纳为: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环节

A→B

(2)地理意义

①将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②水循环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产生了流水的各种外力作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③水本身是很好的溶剂,促进了矿物质元素的不断迁移。

④水是热量调节器,在不同热量区之间的水循环运动促进了热量的平衡。

2.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关系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雨水补给

(最主要的类型)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普遍,尤其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

季节性

积雪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单向补给)

主要

在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地下水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普遍

3.海洋表层洋流(风海流)分布规律

名称

分布

组成

特点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南北纬5°~45°)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东(侧)寒

西(侧)暖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北纬45°~70°)

逆时针环流

东(侧)暖

西(侧)寒

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南纬40°附近的海域

绕纬线圈环流

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海域

夏顺

冬逆

索马里洋流:夏季由低纬流向高纬,是寒流(离岸风导致海水向远离岸边的方向流,形成上升补偿流);冬季由高纬流向低纬,是暖流(高纬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水温较高)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渔业资源:寒暖流交汇处、上升补偿流附近渔业资源丰富,常形成渔场;

航海:顺流节省燃料,逆流耗损燃料;寒暖流交汇处、高纬度的暖流、低纬度的寒流附近常形成海雾,不利于航行;

污染物: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同时也会造成污染的扩大。

四、地质规律

1.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2.物质循环中岩浆的特点三进一出或一进一出;岩浆只能变成岩浆岩。

3.物质循环中沉积物的特点三进一出,沉积物只能形成沉积岩。

4.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5.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内力作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6.除了喷出岩以外其他岩石都形成与地下,沉积岩中的石灰岩是可溶性岩石,形成与大海中。

7.常见的地貌

(1)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戈壁以及雅丹地貌;

(2)风力堆积地貌:沙丘和黄土地貌;

(3)流水侵蚀地貌:V型河谷、河曲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4)流水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洲岛等;

(5)背斜:岩层向上凸起。外力侵蚀前常形成背斜山,顶部岩石脆弱,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常形成背斜谷;

背斜构造适合修建隧道,适合修建采石场,是储油储气的构造,但不适合修建水库大坝;

(6)向斜构造:岩层向下凹陷,外力侵蚀之前常形成向斜谷,底部岩石受挤压力作用,较为坚硬,在外力侵蚀后,常形成向斜山;向斜构造是天然的储水构造,适合修建水库大坝。

(7)我国常见的地垒构造:泰山、华山、黄山、庐山等;

(8)我国常见的地堑构造:渭河谷地、汾河谷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以及吐鲁番盆地。

五、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2.世界气候类型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海拔: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

(3)相对高度:山体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

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高度的因素

(1)纬度:山体所在纬度低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纬度高则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低。

(2)坡向:同一山体相同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

5.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及雪线高低的判读

人文地理——评区位、析问题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技术条件: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2.主要区域农业生产条件

(1)我国江南丘陵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

(2)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3)尼罗河三角洲、我国新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热量充足,降水稀少,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4)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④地广人稀,地价低。

(5)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

(6)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7)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的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8)城市郊区农业: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区位分析

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二、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位置、土地、水源、能源、矿产、环境。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农业基础。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

(4)环境因素:盛行风下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住区和农田等(用于微观布局)。

例: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①本土矿产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④岛国,多优良港口,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工业基础好;劳动力素质高。

2.城市工业布局

(1)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2)水源: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

(3)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4)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业。

(5)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6)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7)交通:沿交通线分布。

(8)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资源:城市外围尽可能靠近资源分布区(例如:钢铁靠近铁矿、发电厂靠近煤炭基地)。

(10)工业联系:有投入—产出联系的企业多集中布局,而随着现代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汽车、飞机制造等零部件生产企业与总装厂之间往往远距离地分散布局等。

3.城市工业区区位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 原因:城市土地日益紧张,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突出。

(2)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原因:工业生产活动的大量运输需求。

三、城市区位因素

四、交通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2)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就会。

2.社会因素

(1)加强地区间文化经济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

(3)维持社会稳定与繁荣。

(4)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统一。

3.技术因素

先进的技术是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要保证。

4.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地质等因素会影响交通线路的建设。

五、商业区位因素

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1)市场最优原则:商业建在消费人群集中的地区,如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居民小区中的商业区等。

(2)交通最优原则:商业区建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如高速公路沿线。

区域地理——记特征、制措施

一、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

地理要素

特征描述

自然

地形

地形类型(较大的区域一般描述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五大地形类型,而较小的区域则应细至山谷、冲积扇、三角洲等地形)、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具有典型特征的地形(如欧洲多冰川地貌)

地势

地表的起伏状况(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势高低(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

气候

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气温包括气温的高低、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等,降水包括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导致降水偏多或偏少的原因;此外还要考虑光照情况、气温和降水的组合情况(如季风气候最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

河流

水文特征: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汛期(长短、次数)、是否会出现凌汛、结冰期(有无、长短)、含沙量、流速、水能蕴藏量等。水系特征:源地、流向与所注入的海洋、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对称与否)及水系形状等

资源

种类多少、储量大小、品质优劣、开采条件的好坏、交通、地形等

人文

人口

人口的密度、地区分布、增长、结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人口问题等

城市

沿交通线、河流、海岸等分布,多分布在平原、河谷等地区和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

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部门结构、生产水平(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集约化程度、专业化水平等)、生产经营方式

工业

工业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主要的工业中心等

延保是延长保修的简称,是指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在制造商提供的保质期和服务范围之外,由延保提供商提供延长保修时间、或者延展产品服务范围、或者衍生服务的有偿服务。

区域

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特征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气候

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高原气候)

植被

以森林为主

草原、荒漠

高山草甸、荒漠

土壤

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土壤发育程度很低,土层薄

水文

多外流河(湖)

以内流河(湖)为主

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源头

地形

以平原、丘陵为主

以高原、盆地为主

以高原、高山为主

农业

农业发达

牧业、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三、河流特征分析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水位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汛、流速、水能资源等。

(1)内流河:径流量小,汛期取决于气温高低,主要集中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较大。

(2)外流河:流量的大小取决于该流域气候的降水量多少,汛期取决于大气降水的季节变化,含沙量取决于植被覆盖率,有无结冰期取决于冬季温度是否低于0 ℃。

(3)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例: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主要原因是:地处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径流量大;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4)凌汛形成条件:有冰期、低纬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

2.河流水系特征分析:河流发源地、流向、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分布、河流的形状(树枝状、扇形、平行、弧形)、河流宽窄曲直、河床比降。

3.河流航运价值分析: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途经地区经济发达,则航运价值大,反之则小。

例1:莱茵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河流水量充沛,水位稳定,含沙量小,无冰期,经济发达,航运价值大。

例2:俄罗斯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航运价值不大的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水位、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凌汛现象。

四、我国几个典型地区的生态问题

1.东北地区的黑土侵蚀、湿地萎缩、森林破坏

(1)原因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2)整治措施

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2.黄淮海平原的土地盐碱化

(1)原因:春季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距地表近、过度灌溉。

(2)措施:调节、控制水盐运动、引淡淋盐、井灌井排、挖排碱沟、覆盖秸秆等。

3.水土流失

(1)原因:降水量大、土质疏松、地表崎岖、植被覆盖率低(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2)措施:①植树造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营建防护林。④推广生活用煤、天然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⑤平整土地。⑥修筑梯田等。

4.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1)原因:①干旱多大风的气候。②丰富的沙源。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⑤大水漫灌。

(2)措施:①发展节水农业。②退耕还林还草。③营建防护林。④合理放牧。⑤推广生活用煤、天然气,解决生活用能问题。

五、我国主要河流的灾害及治理措施

1.长江洪水灾害形成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自然原因

①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汛期长,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洪水同时暴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灾害。

②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③长江中下游河道的泄洪能力不足。

(2)人为原因

①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弱,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河道、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

(3)治理措施

上游:山区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游:各支流上游山区植树造林,保护水土;退耕还湖,加固堤防;疏通河道,裁弯取直等。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等。

2.黄河地上河的成因、危害及治理

(1)成因

①自然原因: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不断升高。

②人为原因:为了防止河水外溢,人们不断地加高堤坝,久而久之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便形成地上河。

注意:人为原因是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自然情况下不可能形成地上河。

(2)危害:下游的地上河易决口改道、泛滥成灾。

(3)治理:上游修建水库。根本在于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使土不下坡,清水长流。

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以减少泥沙入河。

③组织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治理黄土高原的任务分配到一家一户,谁治理,谁受益。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六、3S技术比较

遥感技术(R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概念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别称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技术装备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

计算机软、硬件

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6户设备)

技术环节(工作流程)

电磁波→收集→传输→处理分析→成果

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

特征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制小、应用广

采集、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动态预测;计算机系统支持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作用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陆地水、土地、林草),专项调查(地质、考古、测绘)和规划管理(城市、工业区)及环境监测

野外科学考察、车辆管理等

资源清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

综合自中国地理学会等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各地理公众号等,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欢迎大家标注来源转载、文末点击分享、收藏、点赞、在看就是我们更新的动力!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产品。期待同学们每天在已阅文章下方留言打卡

当下手机快充技术有哪些?用户在高功率充电器的辅助下,可以有限度地为设备提升充电速度,不过除了从充电器着手之外,其实各手机大厂也从处理器下手或开发独家技术,发展出相应的快速充电方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