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你不能不知道「科学传播」
上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相信大家都有所关注,许多媒体都对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以及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等现状进行了相关报道和科普。相信大家看完后都会感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那么科学技术不断强大的背后又有哪些问题是各位新传考研er需要关注的呢?今天就让小田心带你探索一下“科学传播”的奥秘吧~
从国内外对于科学传播的理解来看,对科学传播暂没有明确的定义,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科学传播定义为“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的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并明确地按传播渠道把科学传播分为四个:专业交流、科学技术教育、科学普及、技术传播。
专业交流是指在科学家之间进行的相互交流最新专业科技情报的过程,包括文献传播、专业学术会议、合作研究、个人交流等途径,发表论文、出版专著、撰写研究报告、参与专业问题讨论是科学家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专业交流的功能是给同行们提供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及研究方法等,保证在专业领域内实现最新知识与方法的及时共享。
科技教育则是指利用规范性的教育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功能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学习知识创造方法,获得运用知识的基本能力,成长为具备科学技术知识素质和有专业发展潜质的人才。
科学普及是指面向普通民众的一种科学传播过程,功能是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技术素养,具备参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政策讨论的知识基础。
技术传播是指面向企业和社会部门等知识应用组织,通过技术转移、推广、示范以及应用组织的技术学习、采用等过程推动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活动。技术传播是把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过程有效连接并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社会经济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传统的科普认为,科学家及科技媒体从业者凭借掌握着较多科技知识,向普通民众进行灌输。信息流向是至上而下的单项行为,没有下层向上层的反馈关系。这是启蒙时期诞生的科学传播观念,在人类科学传播史上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传统科普阶段,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科学研究及其应用构成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决定性基础。
1985年发生了一件传统科普阶段向“公众理解科学”阶段转变的标志性事件——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公众理解科学》。这份重要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家应该做科普,要帮助媒体全面深入地介绍和报道科学和科技进展。从而使广大民众能够持续地自觉地了解科学、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这一理论提出以后,科学与科学家不再高高在上;科技家反思科学的目的,反思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公正合正义、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究竟要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科技伦理、科技与就业、科技与文化多样性等等问题都被提上了桌面。学者翟杰全认为,公众理解科学实质上是一场延续至今的社会运动。“公众理解科学”不再把公众当成单纯的接受主体。公众对于科学的认识已成为当今推动科学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公众理解科学阶段仍然有缺陷,更多的是为科学共同体服务,而非整个社会的普通公众。如何确立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科学传播成为新阶段的任务。科学传播的实质,应当是“既要坚持‘科学向公众的传播’,又要强调‘公众向科学的传播’”。
从另一个角度,学者刘兵、侯强则认为,科普、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区别并非是历史的或是层次的,三者只是侧重不同,无论传统科普还是现代科普,其本质都是科学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只不过内容发生了变化,这三者之间的异同可用下表来总结:
湖南大学李浩鸣教授认为“科学传播”强调的是科学观念与科学事实,不涉及实用技术的普及,指的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而“科技传播”除了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传播外,还涉及技术工艺扩散、技术装备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即“科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比“科学传播”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
国内学者刘华杰认为:“因为我们更强调的是科学观念和科学事实的方面,不更多涉及实用技术的普及,不直接讲“技术传播”或者“科技传播”,只是“科学传播”。但这不妨碍其他任何人或者单位用别的称呼。或者说我们只强调“科技传播”中的一部分,认为科学传播是当前最核心、最重要的。科学与技术有很大区别,科学传播与科学技术传播、技术传播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强调科学的观念方面,即使谈技术的传播问题,也限于观念层面。”
Ps.目前如何理解科学传播和科技传播,不同的学者有很大的差异,大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理解即可
科学传播的传播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科学数据、科学事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技术观等,而且不同的传播渠道中流动的核心信息类型是有区别的。
专业交流偏重于传播科学数据、科学事实以及科学共同体新近得到结论、方法等;科技教育偏重于传播系统化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知识创造的基本方法等;技术扩散(传播)偏重于传播技术性知识等;科学普及则偏重于传播一般性的知识以及反映科技发展动态的常识性信息 。
目前,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媒体变革直接影响着科学传播的形式、内容与效果。当前,科学传播的媒体可以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大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在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新媒体科学传播发展迅速,传播内容广泛,传播渠道多样,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和科技知识的重要渠道。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我国科学传播的主体主要包括科学传播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政府人士)、运用媒体或其他方式从事科学传播的工作者(科学记者等)、科学普及创作者(主要指科普作家)。这些人掌握着科学传播的话语权,自上而下传播着科学知识,普通公众只是作为传播对象和知识的接受者而存在,很难参与到科学传播内容的创造和设计过程中。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社交网络有了极大的便利性和自由性,每一个普通网民都可以成为生产科普内容的传播主体。人们可以通过各类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科普文章、图画、视频等,也可以通过网络百科问答平台(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将科学知识传播给更多的网民群体。
一方面,网络技术打破了过去传播主体和受众截然分开的单向模式,消解了主客体边界,使传播主体呈去中心化、多元化特征,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为公众走近科学、参与科学打下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传播只依靠少数科学精英或科普专家生产科普知识、只依靠政府和专业媒体传播科学信息的格局。这也意味着,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精英话语权被解构,科学传播主体逐渐走向平民化。
传统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内容主要以自然知识(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为主,以人文、社会、实用主义科学为辅,内容正面而严肃、传播自上而下、带有强烈的宣传味道,其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得并不紧密。
而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却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如短视频、动漫、科普游戏、科幻片等)灵活地为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生活科学,传播内容十分广泛,天文地理、人文社会无所不包,其生活化、娱乐化的内容与形式使受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严肃的科学知识。生活化的科学知识传播以较为活泼的方式吸引着大众,改变了公众对科学的严肃、刻板印象,有助于他们走进科学、了解科学。此外,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由于传播主体呈多元化和个体化,科学传播内容也呈现出明显的个人色彩和个性化特点,这与传统媒体环境下高度权威性、整体性、系统化的科学传播形成了鲜明对比。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可以在海量的科普内容中便利地搜索、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科技资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此外,受众还可以通过发帖、回帖、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参与到某一科学事件或有争议的科学话题讨论之中,这大大地提升了受众的参与性和自主性。
同时,科学信息成为人际日常交往中的分享主题,用户在社交网络上的科学日志、相册等成为网民受众的个性化标签而吸引着相同的兴趣爱好者,并建立起一种无形的虚拟组织。网络受众因相同的兴趣爱好加入各种网络论坛、俱乐部、兴趣小组,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固定的社交网络。这些网络群体往往归属感强烈、非常活跃,通常还会从线上走到线下举办一些实体活动。由此,以科学类别为主题的不同科学社交网络逐渐建立起来,新媒体语境下的科学传播从分散、个性化的个体走向社交网络和社群,这同样也体现了受众的自主化。
新媒体在给公众带来海量科学信息和自由参与科学传播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谣言满天飞、伪科学信息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真正科学知识的获取,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科学的公信力。传播主体中既有真正的行家里手、民间“高人”,也有科学素养低下、对科学知识一知半解的“伪专家”。
科学传播的受众不是无差异的整体,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明特征的个体,他们在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广泛的不同,因而在科学传播方面也有着差异化需求。由于新媒体科学传播具有市场化和功利化导向,很多科普产业和自媒体片面地追求高的流量和点击率,他们更愿意提供热点问题或多数网民普遍关注的科学内容,因而缺乏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小众群体需求的关照。
现实中,我们的科学传播仍以单纯的科学知识内容为主,而对科学精神和文化素质培养方面的科学知识传播明显不足。虽然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呈现出灵活性和多样性,但总体上仍以展现科学成果为主,缺少对科学家们科学探索的过程与逻辑的展现。并且,这些内容几乎都是通过展现科学辉煌的成就和非凡的魅力来勾勒科学高大上的正面形象,很少涉及科学技术背后所蕴含的风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对科学技术发明的伦理反思。
在传统媒体时代,虽然科普内容的数量和传播手段远不及新媒体灵活多样,但其受众比较集中,获取信息也不存在技术壁垒。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媒体传播时代,科学知识信息很容易被海量的其他信息所淹没,除非发生重大科技事件,否则一般情况下科学知识都很难成为热点而被推到大众面前。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大量的专业科普网站,各类科普自媒体也不断涌现,科学传播已成为政府的一项制度化工作,然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网站而言,科普网站的关注度和点击率过低,这与科普方面人力财力的高投入形成了鲜明反差,尤其是县级科协主办的科普网站几乎无人问津,科普网站的科普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维护科学传播的公益性,提高科普质量,政府既需要积极组织各级科协参与到新媒体科学传播平台建设之中,还需要对新媒体科普加以调控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培养高素质的科普人才,鼓励和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新媒体科学传播之中,从而为提高科学传播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其中,针对网络科学谣言泛滥的问题,政府需要做好监督审查工作。一方面,应针对网络科学谣言制定法律法规,使新媒体科学传播在良好的法制环境下运行;另一方面,应培养高素质的科学网站监管人员,将科学谣言和虚假信息扼杀在萌芽中,严把科学质量关。新媒体时代更需要将政府科学传播的公益性与科普产业的市场性有机结合,以创造高质量、高效率的科学传播。
科学研究必须受到伦理的约束,科学家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并对科学所蕴含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予以反思。这就要求科学具有人文精神,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融合。新媒体科学传播者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不能只看眼前的热闹,要从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出发,使新媒体科学传播融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以传播具有人文精神的真正科学精神为己任。还需要更多有理想、有责任心的科学与人文交叉学科学者参与到新媒体科学传播中,以提高新媒体科学传播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复合型科学传播人才。
同时,在科学传播中要发挥出人文学者应有的作用,使他们从学术文本转向网络文本,从专业期刊转向新媒体途径,给公众呈现科学知识以外的科学历史、探索过程,反思科学,使人们了解更加全面的科学。
对于新媒体科学传播而言,其受众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要满足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应兼顾大众群体与小众群体的不同需求。
一方面,要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进行用户分析,了解大众群体的科学需求、获取动机等,将这些看似雷同的公众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细分,进行分类传播,有的放矢,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科学信息服务,做到精准科普,提高用户黏性。
另一方面,要关注日常传播中内容的多元化,尤其要注重满足一些小众群体、弱势群体和边缘人口的需求,使这些群体也能享受到新媒体带来的科学关照,发挥科学传播的普惠性作用。
政府应负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各级科协和相关的科普部门做好调研工作,整合地方资源,因地制宜,量身裁衣,针对特殊群体做好特殊科普。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倾斜和资源支持鼓励科普企业或个人积极地参与到小众化的科学传播中来。
当前,科普网站和网站科普板块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存在,传播缺乏主动性,限制了科学传播的范围和能力。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
一方面,应建立新媒体科普与中小学深度合作模式。在课堂内,将一些成熟的、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科学内容制作成科普产品,使其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以提升中小学科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在课堂外,政府既可以与学校联合举办科技传播活动,向学生和家长推广优秀的科普网站和科普产品,以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还可以依托学校和新媒体资源建立青少年科普咨询中心,为全社会青少年提供科普活动和科普信息咨询服务。
另一方面,应将新媒体科学传播与智慧社区建设相结合,扩大科普范围。新媒体通过科普网站、科普平台将科普信息主动地提供给社区居民,从而形成新媒体科普和社区科普的新局面,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科学传播有助于扩大科普范围、提高科普效率。
关于“科学传播”的内容,今天就了解到这啦,大家可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记忆相关的小标题和框架哦。如果大家对这个知识点还有任何疑问,也可以在留言区和小田心一起探讨~
- 标签:科学事实是指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神州十三号发射成功你不能不知道「科学传播」
上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相信大家都有所关注,许多媒体都对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以及我国的航天航空事业等现状进…
-
建造施工资质变更
30多年过去了,“元宇宙”突然异常火爆,而钱学森的译名“灵境”也随之重归大众视野,备受推崇…
- 午报 微信更新上调表情包上限;罗永浩又被限制消费
- 【新春阅读 英文绘本】春联、福字、团圆宴……年俗英文怎么说
- 175个年度关键词丈量世界的《科学美国人》创刊175周年了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100篇:玛丽∙雪莱的小说《科学怪人
- 《黑神话:悟空》爆红之后我走进了游戏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