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科学

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崇高使命

担负起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崇高使命

  2016年5月17日,习总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3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总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为使哲学社会科学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探索努力。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崇高使命,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责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重要讲话精神,奋力书写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壮丽篇章。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急剧变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也日益重塑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国际格局以西方占主导、国际关系理念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已难以为继,西方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潮流。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快速上升,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此同时,外部环境更加复杂,逆全球化涌动,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西方国家冷战思维和强权阴魂不散,加紧对我国实施战略上围堵、阻遏、施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两种制度的根本矛盾将长期存在。大国间竞争日益加剧,制度博弈和价值观较量更加激烈。在此形势下,谁的思想理论体系引领力强,谁的哲学社会科学支撑力强,谁就拥有更大主导权和主动权。深入研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带来的机遇挑战,正确认识和用好战略机遇期,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是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然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深刻影响,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新的思路、战略和举措,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必须着力防范化解可能迟滞或阻碍伟大复兴进程的重大风险和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三大体系”,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提供学理支撑。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重要学术成果不断涌现,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习总深刻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加快构建“三大体系”,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迫切要求,是党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有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在解决影响“三大体系”建设的突出问题上取得明显进展。

  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必须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最鲜活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三大体系”建设,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遵循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的基本原则,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和根本依托。经过几代学者努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基本确立,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比较薄弱。这些问题成因十分复杂,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有些学科是从苏联学来的,有些学科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还有些学科是从西方“拿来的”。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学科建设跟不上时代变化和国家发展步伐的矛盾日益凸显。比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体制变革,有些学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急剧下降,有些学科低水平重复设置,需要整合、归并和提高。还有些领域理论已有创新,问题已有显现,但学科设置远远滞后于社会实践。比如,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指导创新型发展?用什么指标来衡量?理论上如何解释?一些新业态如互联网经济,一些新模式如共享经济都是我国近年来大发展的领域,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发展领先的领域,都需要深入研究。还有像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政策、社会影响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我们要从时代要求出发,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思路推进学科体系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注重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总之,要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建设。学术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理念、原理、观点,理论、学说、知识、学术等;二是研究方法、材料和支撑。学术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决定着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水平和属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关键是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丰富中国理论。要着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原创能力。习总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原创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竞争力。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的着力点、着重点。要强化主体意识,坚持原创理念,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等古今中外各种学术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结合起来,以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推出一批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推动理论和学术创新。

  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反映、表达和传播方式,是构成学科体系之网的纽结,主要包括概念、范畴、命题、判断、术语、语言等,是有特定思想指向和价值取向的语言系统。习总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化和大众化,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关键话语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将语言转化为学术话语。要坚持中国立场、注重中国特色,着力打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创新、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炼标志性学术概念,敢于发声、积极发声、善于发声,不断扩大中国理论、中国思想、中国学术的世界影响。要运用新鲜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生产出更多更受群众欢迎的理论产品,让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地感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思想的力量。党的以来,习总提出许多重要的标识性概念,比如“中国梦”“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这些概念为我国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强烈共鸣,为我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了杰出示范。

  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加快构建“三大体系”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要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一手抓加快构建、一手抓引导管理。要贯彻“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探索、宽容失误,提倡开展平等、健康、活泼和充分说理的学术争鸣,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学派的交流互鉴。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问题,对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斗争、善于交锋;对学术问题,要按照学术规律来对待,不能搞简单化,要发扬、相互切磋,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要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勇攀高峰、不断超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推出更多标注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