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探索未来大学新形态

探索未来大学新形态

  专业建设的思路、方法和水平,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和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我曾经主张并推动专业建设由资源导向转为需求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使得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紧密对接,人才培养契合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形成紧密对接安徽省和合肥市主导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多个专业集群。专业集群建设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读顾永安《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研究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我认为该书最重要的价值是:提出并尝试构建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勾勒了应用型院校专业集群建设的路线图。

  扎根中国应用型高校的系统性理论研究创新。作者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结合、院校研究与开发研究结合,致力于“将中国院校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作者从认识高度、思维广度、创新维度、特色培育力度、价值向度、质量保障度“六个维度”,建立了专业集群深度推进的实践方略体系,从而形成了专业集群研究“理论—评价—实践”这一清晰严密的逻辑结构框架。

  该书理论研究贡献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立了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多学科研究视角,从高等教育学、产业经济学、社会管理学等多学科领域,研究专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特点与规律等相关问题,从而使专业集群实践探索上升到理论支撑高度。二是从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角度研究专业集群,突出了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外接产业集群—内联专业结构—关联学科支撑”“亲产业性与学术性兼顾”的显著特点。三是凸显了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建设的创新理路,从专业集群建设的普遍性或共性层面,阐明专业集群“产业对接、学科支撑、专业集约、自身优势特色支撑”四个基本特征,整体架构“顶层设计、内涵建设、机制创新、成效评价、实践方略”贯通联动的五维内容体系,揭示了专业集群建设的四条逻辑机理及由“产业引出、学科引出、核心专业衍生、优势实力引出”四种可能的生成逻辑,总结出“以链建群、以核建群、以院建群、以特建群、以类建群”等各种实践样态,建立了专业集群建设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和校地共同体的集群机制体系。

  对接创新战略的延展性平台模式创新。该书紧扣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建设“外接产业集群—内联专业结构”两大关键性关联要素,以及“亲产业性与学术性兼顾”的显著特点,深刻把握应用型大学对接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新形态、新动向,进一步延展和创新了专业集群研究,提出学科专业集群、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大舰战略的理念与构想。作者认为,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是基于专业集群、学科集群延展引发出来的概念,是指根据不同知识体系和社会职业分工的需要,把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以及学科基础相同或相关的若干专业有机组织起来,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有机集合体。

  学科专业集群化建设凸显了应用型大学高水平专业集群或一流专业建设走向,具有高水平学科支撑的学科属性、促进学科专业跨界交叉复合融合的显著特性。学科专业集群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科集群,也不是简单的“学科集群+专业集群”,而是通过搭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发展平台,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一种新型形态,旨在为了更好地贴近地方或区域新兴产业经济高质量创新发展需求,推动应用型学科建设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与行业对接,实现学科链、专业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培育打造学校学科专业的核心特色,培养更有竞争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凸显了学科专业集群化建设的新要求和新走向,它“是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服务、文化传承、继续教育、行业智库、创新创业各项功能于一体的高度集成的超级平台”。强调延伸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教育链,用新型学科专业体系替代传统学科专业体系,用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替代小而全、大而全的离散型专业结构,实现学科专业集群的代际更替。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集成超越了“产业集群—专业集群—学科集群”,顺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要求,符合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产教融合与一流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应用型大学“探索未来大学新形态”的重大理念创新。

  聚焦集群效度的改进型评价体系创新。该书针对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缺失状况,初步构建了持续改进型专业集群建设效度评价体系。其突出特点在于:首先,体现了评价的系统性。在评价理念、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上,形成层次分明、相互关联的清晰逻辑关系。如从政策、价值、创新、绩效四个向度,确立了专业集群建设效度评价的基本导向,提出了有利于提升服务地方支撑度、提升人才培养契合度、提升资源配置有效度、提升品牌影响美誉度的评价思路。从顶层设计、内涵建设、机制创新、成果产出四个维度,探索了专业集群建设效度评价体系的建议框架。

  其次,突出了评价的改进性,凸显“五个重构”的评价重点。即是否重构了对接并契合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及其产业链与专业链上若干职业岗位群的专业发展链条;是否重构与创新了基于专业集群的行业学院或产业学院、校政行企代表参与的学校专业集群理事会、教授工作室等高校基层教学科研学术组织;是否重订了专业集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重组了基于“平台+模块”核心课程群设计的专业集群应用型课程体系;是否重立了基于专业集群战略的校内管理体制和应用型本科办学的制度体系。这“五个重构”分别从基于集群和链式理念的专业布局、集群组织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制、课程体系重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突出了专业集群的建设重点和改进要点,有利于发挥问题诊断、持续改进等评价功能。

  习总指出,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应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该书致力于构建中国应用型大学专业集群的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为引领和指导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创新性发展、完善中国特色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丰富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贡献了学者自己的智慧和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国家探索未来的意义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