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公方彬:探寻精神出路的经典【2】--理论

公方彬:探寻精神出路的经典【2】--理论

  习同志强调指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主义的崇高理想”。与此同时,他一再提及“中国梦”。为什么党的最高更突出强调信仰信念与国家远大目标?目的在于借此激发精神力量。一位马克思主义经典学家说过:“只有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伟大的毅力。”那么,一个政党自身和对全民族的引领,也必须从远大目标入手。

  如前所述,世界与中国生态的变化已经深刻改变了原有的精神系统,虽然我们不能彻底抛弃旧有模式和精神特质,但也不能囿于传统不能自拔,需要寻找新的精神力的增长点。根本而言,最强大的精神力是从终极追求中获得,这一点用千千万万英烈为马克思主义和主义信仰而牺牲生命可以佐证。精神力还能从哪里寻找,在进取中寻找,人的精神力量也往往产生于确立的远大目标之中。报告为我们确立了哪些目标可以产生精神力量,其中三大目标更为突出。

  一个是经济和社会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说物化目标能够成为精神力量的源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从一穷二白起步的物质建设;改革开放后,我们向小康社会目标的迈进,无不激发出人民的奋斗。可见,财富目标对于我们来讲可以化作精神力量。

  另一个是文化目标,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这一目标之所以具有激发精神力量的作用,在于目标中内含两大精神元素,一个是报告明确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另一个是以“社会主义”界定文化强国的建设,已经包含着丰富的和精神元素。更带有根本性的是,文化建设的成效,文化品质的高下,直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走向哪里和走多远。正所谓国家崛起于文明,只有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起引领作用的国家和文明,才敢言真正崛起于世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报告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精神追求与精神建设工程。

  再一方面,确立了在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的责任和担当。报告提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这些都非全新表述,但将这一判断与其他建设目标结合起来,仍然具有精神作用,因为其中内含着中国对世界走向的解读,同时反映着中国将以什么理念实现自我发展,包括中华民族追求什么样的崛起方式,这其中就有一个精神品质的问题,搞得好将强力把中国推向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至少会和世界一直建设和谐与文明。这就是精神的产生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探索精神的定义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