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探索

高科技小制作(高科技小制作 手拉小风车)

高科技小制作(高科技小制作 手拉小风车)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00:00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新华社南昌4月5日电(记者黄浩然 郭杰文)春耕时节,老郭掏出略微泛黑的钥匙,拧开锈迹斑驳的门锁,迈过一道凹陷的门槛,在这幢有着近两百年历史的老屋里,存放着他难忘的春耕回忆——按一定比例制作出的两百余件迷你农具。

打电话不要钱的手机是真的吗?这种电话是不靠谱的,世界上哪有免费的午餐啊,除非你是捡到的手机可以打电话不要钱。

老郭全名郭西灿,今年75岁,家住江西省万载县康乐街道北门社区,从事木工超过50年。20年前,郭西灿从农村回到县城,在爷爷留下来的祖宅前,盖了一栋两层楼的小平房,看护老宅之余,开始创作。

以前的农家,正房旁一般会盖一间小窝棚,不用来住人,专门用来存放农具。大大小小几十种,没有专门屋子存放可不行。郭西灿说,他的家乡以种植水稻为主,在这里耕作所用到的农具,粗分就有翻地、插秧、播种、除草、灌溉、收割等七八种之多,有的从古代一直延续,有的在历史长河中被更新的农具所取代。

郭西灿(右)在家中给访客介绍一件水车模型。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种地少不得犁地,犁地离不开犁子。郭西灿说,随着拖拉机等农机的普及,机械化耕作效率提高,曲辕犁逐渐被冷落,到现在更是难觅其影。

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19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即使如今传统木制农具已淡出人们视线,但郭西灿却依然想通过自己的方式,将它们留存下来。

县城里的房子没有专门用来放农具的房间,就做小一点,便于保存。郭西灿说,他凭着自己的记忆,制作手拉木钻、手工刨子等工具,并且重新设计图纸,完全依照以前农具的制作工艺缩小尺寸。

冰箱周围通风杰出,可进步制冷作用,节省用电。电视和电磁炉绝不能共用一个插座。

郭西灿在家中准备制作农具模型的材料。新华社记者胡晨欢摄

真的农具可以用斧子、锤子之类打眼,比例缩小后,有时只能用小刀、镊子之类的精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废了一块木料。郭西灿说,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经常会凿到手指。即便如此,他制作的所有微型农具,都坚持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钉一根钢钉。

第一把微型曲辕犁,郭西灿做了足足一个星期,完工后他还用毛笔在扶手上写上五谷丰登四个字。此后,郭西灿还制作出耙、水车、风车、油榨、蔗杆碾、筒车、牛碾等200余件微型农具。

如今,巧手的郭西灿一天能做4个简易的小推车,精致一些的也能做成2个。为了还原小推车的原始面貌,他还用柳条编了两个大筐安在上面。

看到老郭做的小推车,我一下子就想起自己年轻时的情景。不少和郭西灿同龄的人,每每看到他做的迷你农具,不免触景生情。

过去不理解父亲,一把年纪了,还每天和木头打交道。现在明白了他对农具割舍不下的情结,再过几年等我退休了,也来跟他学木工活。郭西灿的儿子郭钦伟说,他帮着父亲整理了一本小册子——《微型农具简介》,里面记录着父亲的心路历程,也有不同农具的文字介绍和图片。

2019年,郭西灿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农具制作技艺传承人。他说,做再多的迷你农具也不卖,最大的心愿是把老宅改造成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能让更多人来参观。(完)

蓝牙无线耳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种配对方式,可以分为第一次开机配对模式;以及已连线过的配对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