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探索“用故事讲思想”
《文艺中国开新局》出版后,许多媒体给予了报道和评论。有权威媒体评价,本书坚持“用故事讲思想”,以丰富、生动的故事和恰切的评论,深入浅出阐述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大政方针,是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新时代党的文艺政策、了解文艺中国发展态势和运行规律的重要读物。这一评价写准了此书的重大特点,也给了笔者进一步探索“用故事讲思想”的动力。
《学习时报》评《习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文章精辟指出:“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胜过一打枯燥刻板的说教”,这启示我们:用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传播我们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悟,是一个值得追求和探索的理论传播之道。
一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十分重要。在我们党的文艺思想发展史中,文艺工作座谈会与延安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双星熠熠。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持续繁荣的重要理论指南。
二是文艺论题大众关注程度高。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谈文艺,其实就是谈社会、谈人生,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他在这次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本身就充分体现了“谈社会、谈人生”的特点。在讲话中,他娓娓谈心,深情回忆对自己产生重要影响的文艺人、文艺作品,其中多次谈及自己的重要经历。会后,习总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新颖而意义重大的论断,通过各式媒体,迅速传遍神州大地。
三是个别人对于党的文艺方针的理解有偏差。在媒体上特别是社交媒体上,有不少臆测和盲人摸象式解读,有可能形成误导。因此,很有必要写一本大体量的而又生动好读的书,全面阐发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党的文艺工作方针,以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大众。
我们的探索:以“故事群”立“观点体系”。用故事讲思想,在《文艺中国开新局》中,我们力争在以下方面有上佳表现。
一是尝试用大体量长篇述评解读观点体系。述评是新闻报道中常用的体例,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为一体。本书作为一部大体量的长篇述评,与在报刊上登载的新闻述评相比,有借鉴也有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借鉴其纪实性,增益其故事性;其二,借鉴其思想性,增益其诗性。在表现上,我们采取了以“故事群”立“观点体系”的办法。所谓“故事群”,就是既努力讲好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历史背景有关故事,又力争讲好有关文艺工作座谈会内容的故事,还注重讲好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落实习总文艺主张的故事,以实践成效反映理论主张的真理性。所谓立“观点体系”,就是全书共辟六个章,前五个章分别对应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论述的五个问题之一,第六章对应习总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充分阐述的“文化自信”,以引用和阐述有关讲话原文为纲,以展示有关研究成果和文艺界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为目,力求全面呈现习总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精髓及有代表性的实践成果。
二是以“实书直录”讲好有关历史背景故事。习总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列举了文艺创作领域出现的种种弊端。这些弊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在本书的每一章都单辟一节谈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揭露文艺工作座谈会前文艺领域存在的不正之风。
三是在客观叙述中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习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了多个他与文艺家交往的故事,在与与会者的交谈互动中也有不少珍闻。我们高度重视写好这方面故事,注重在叙事中写人,塑造典型人物群像。即以刻画德艺双馨的典型人物而论,本书写到近百人,着墨较多的有10余人,或概写毕生,或细写一事,或正面描述,或引用权威人物点评之论,虽写法各异,但无不追求形神兼备、个性鲜明。
四是全面讲好文艺界的实践故事。要在一本30多万字的书稿中描绘好五年来文艺中国的波澜壮阔,“写意”当是上选。本书以交代大背景、勾勒大走势、指出大方向为己任,没有面面俱到的描写文艺中国各个组成部分五年来的工作部署和成效。另一方面,本书对具有典型意义、示范意义的事件,不惜笔墨,工笔描绘,努力探索全景式、纵深式地表现重大创作事件,为读者读懂文艺中国提供丰富、具体、可感的材料。
- 标签:努力探索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努力探索“用故事讲思想”
《文艺中国开新局》出版后,许多媒体给予了报道和评论
-
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社会主义阵营引起极大震动和思想混乱…
- 海洋建设的意义
- 追思英烈事迹弘扬英烈精神
- 积极努力探索做出一番作为
- 流浪地球探索宇宙
- 地心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