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大学毕业生:因疫情启发更多科学探索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6月24日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年的上海高校毕业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比往年要克服更多困难。但疫情不会阻挡青年人前进的脚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疫情反而成为了一些学生探索科研道路的动力。
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中药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俞少鹏,2019年考入学校。伴随着三年学习时光的还有三年的新冠疫情。他曾经历过无限延长的寒假;经历过假期不能回家,经历过在宿舍长期封闭,但是新冠疫情带来的困难没有成为他成长的阻碍,反而促使他拿起中医药武器抗击疫情。
2020年初,作为一名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在导师林国强院士的带领下,他和团队师生从临床上对新冠肺炎有效的中药方剂出发,尝试解释中药抗新冠的原理,而这个课题和疫情一样贯穿了他这几年的求学生涯。
为了让科研成果为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让“中药治新冠”说得清、站得稳,他和团队坚持理论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从临床抗新冠病毒有效的中药方剂出发,通过计算机辅助虚拟筛选并运用SPR及NanoBit等生物技术及药理学研究方法,发现甘草酸可以显著阻断新冠病毒棘突蛋白和内靶蛋白ACE2的结合,是抗新冠病毒活性的有效中药成分,揭示了从中药甘草中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甘草酸的抗新冠病毒作用机制。该研究不仅为含有甘草的中药在临床上治疗新冠病毒疾病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新药研发提供创新思路。相关论文被植物医药界的一区杂志Phytomedicine收录发表。
三年的学习生涯,让他遇见了敬业的导师、领略了深邃的中医药文化,坚定了继续从事中药学领域科学研究的理想,也让他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要将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需求、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导师的推荐下,他收到了Scripps研究所诺贝尔奖得主Sharpless实验室的博士后工作,面对世界研究所的工作挑战,他将继续努力借助现代先进技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担负起他这一代人的使命,向世界展示中医药的独有魅力。
在上海疫情最吃紧的时期,护理学院2018级本科生凌克玉以实习的身份,在学校附属曙光医院开展支援志愿服务。作为毕业班的学生,尽管要面临毕业论文撰写等诸多事项,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认为应该在这个时刻挺身而出,利用专业所长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一个月的志愿服务中,因为每天不停洗手,手掌和指甲都洗得干燥开裂;科室里非常忙碌,每天的步数都在一万五千步以上;有时还要在感染患者的房间外进行流调工作等。志愿服务虽然十分辛苦,但也常常受到感动,科室里总能听到来自病人的感谢和关心,经常看到全副武装、拿着几十张医保卡排队买药的社区志愿者,还有亲自打包处置感染者医疗废物的长。她觉得疫情虽然让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变远了,但却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大家的舒适与安全是很多人无私奉献、坚守岗位换来的,这些经历更让她坚定了从事护理这个神圣职业的决心。
在本科学习期间,凌克玉和同学们关注到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很多医护人员因佩戴口罩和护目镜导致了头面部压疮,她们以此为切入点,开展了头脑风暴,确定了科创项目的方向《一种新型医用防护服的设计》。通过做项目的历练,她学会了怎么写文献综述,怎么利用EndNote管理文献,接触到了CAD制图,了解到了一些纺织材料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申请专利,撰写申请书,在一次次比赛中,提升了自己的答辩能力。项目最终获得了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回顾做科创的经历,她认为最有意思的是在能在科创过程中不断接触新东西,更广泛地学习多学科知识,提升个人综合能力。此外,她还积极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参与的《探索上海地区养老机构内老人分级照护实施现状及对策分析》实践项目获2019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本科毕业,她选择进入同济大学开启研究生学习生涯,作为青年人,她仍将去多尝试、去见识多样的世界,不给自己设限,勇于探索未知,期待收获别样人生。
- 标签:科学探索的启示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疫情下的大学毕业生:因疫情启发更多科学探索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6月24日报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掌握这些词语写新闻稿、年终总结就容易多了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无非就两条:第一条是多看多积累,只有看得多、积累得多,用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第二条是掌…
- 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大全(爱因斯坦的名言警句大全摘抄)
- 五四精神遗产之于科研的启示
- 《星际探索》的评分一直在涨是因为我们共享一种孤独
- 【学习小组】公文写作必备词库!如果您经常写大材料请收藏
- “科学探索奖”怎么发才不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