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观社论 | 矛头直指涉企收费,国务院在给谁打预防针
社论 1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五项部署,要求坚决制止涉企乱收费。这是2021年开年的第四次常务会议。此前的三次会议议题分别是优化营商环境、冬季能源保供、“两节”期间困难和低保群众的生活保障事宜。决策者为何将制止乱收费放在如此优先的位置上?
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是一场 “持久战”。这些年,中央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分别减少70%和30%以上,各地也取消了一大批收费项目,应该说成效不错。去年全年减税降费2.5万亿元,对于保就业保市场主体至关重要。
不过开年伊始,决策者就大动干戈,矛头直指涉企收费,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方面,虽然去年中国GDP同比增长2.3%,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但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加之散发疫情的干扰,一些行业仍未恢复到正常状态。因而宏观政策仍要对市场主体给予持续的支持,让企业轻装上阵。另一方面,一些地方财政捉襟见肘,花钱的地方却并不见少,情急之下,难免动歪脑筋,打企业的主意。企业很可能刚刚缓一口气,胸口又被压上一块石头。
所以不难理解,这被视为一个“关键节点”。更何况,涉企乱收费的现象始终存在。国家审计署连续几个季度跟踪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相关的审计公告也指出,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方面,一些地区存在应减免未减免费用、违规收费、转嫁费用等问题。去年年中,针对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通报的河北省景县违规征税等问题,税务总局也曾要求坚决禁止征收“过头税费”、违规揽税收费以及以清缴补缴为名增加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对违规违纪者严惩不贷。
从审计署公告内容和国办相关督查通报看,涉企乱收费的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掌握一定权力的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尽管总体来看,这些费用金额不算大,但是对每一家具体的企业而言,却都是实实在在的负担。极端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果真如此,要怎样才能保市场主体保就业?
对这样的苗头,当然应该露头就打。这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五项部署,包括在全国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全面开战自查抽查,规范交通、税务、应急等领域执法,清理规范重点领域收费,加强海运口岸收费监管,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法规等。决策部门目标所指不言而喻,这等于打了一剂“预防针”。
不过涉企乱收费禁而不绝,甚至高压之下还有地方和机构有令不遵,足可说明,削减各项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仍有很大的空间。由此论之,整治涉企乱收费,说到底还是管住权力,让有权者无法任性。
- 标签:云裳小丫鬟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46家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报告:近八成处于起步阶段 数字化核心人才短缺
6月10日,毕马威与腾讯云共同发布《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对46家区域性银行…
-
宝酝集团获超六亿A轮融资 成立一年已融近十亿元
郑淯心 6月9日,在宝酝集团首届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宝酝集团宣布完成超6亿元的A轮融资,该融资由碧…
- 硅料半年涨近150%,光伏行业协会呼吁自觉抵制过度囤货、哄抬物价
- 汽车缺芯反思:如何让国产芯加速进入供应链
- 特斯拉将交付高端车型Model S Plaid 在豪华车市场抗衡奔驰和保时捷 | 悦读全球
- 我国自主研发ADC新药获批!荣昌生物强势领跑,半年获批两款世界领先新药
- 数据安全法将于9月1日起实施 金融数据管理迎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