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未来

来沪超过24小时就要登记:如果不是乌龙怎么办

张晓/文 愚人节前夕一则“来上海超过24小时就要登记”的新闻,引爆了舆论。

先是,有媒体从上海警方获悉,新修订的《上海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在原有居住在上海的本市户籍人员、外省市户籍人员基础上,将短暂来沪停留的人员也纳入了服务管理,包括来沪就医、就学、旅游、公务活动和探亲访友等停留超过24小时的人员。公众无法想象以城市精细管理著称的上海,怎么会突然退回“报临时户口”的时代?

好在上海市政府网站在4月1日辟谣称:此系误读,“个人可以根据需求自主、自愿登记,不作强制要求”。

一个大都市的实有人口管理的新规出台,成了大型现实版的“咕咚来了”。

其实,只要认真翻看一下新修订的《上海市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若干规定》(下称《规定》),就会发现根本没有“超过24小时要登记”的内容。《规定》这次修订主要是为通过“一网通报”申报实有人口提供制度支撑。而且,《规定》很明确相关申报主体是用人单位、职业中介单位、市场经营方、住宿场所、房屋出租人等,而不是来沪人员个人,更没有要求对个人不申报行为做出惩罚。

就《规定》本身来说,要求来上海住宿有登记,单位用工有登记,出租房子有登记,并且充分利用当地的“一网通办”平台申报,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这么一则本该平平无奇的新闻,却被个别单位“解读”出“来上海超过24小时就要登记”,就颇奈人寻味,甚至把重点划到了“不登记就重罚”上,这不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对待流入人口、游客以及新市民的正确态度。

其实,掌握精准的实有人口,本身有利于城市做好交通、医疗、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公共服务,知道“来多少人,烧多少饭”。但是,应该明确,对实有人口的精准掌握是管理,更是服务,掌握精准实有人口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让城市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而不是借机提高城市准入门槛,更不是利用各种线上、线下登记的“不方便”把人挡在城外,把城市用“数字围墙”封起来。

随身码、“一网通办”、城市大脑等数字化利器赋权城市管理的同时,也要避免“户口主义”的趁机复活,要避免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异化成“数字围墙”。

公众对之前“误读”的反应激烈,乃至恐慌,是有原因的。人们担心的是,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也是无数年轻人选择的命运跑道,突然出现政策“黑天鹅”会摧折了他们的梦想。公众担心的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LBS的精准应用,没有真正赋能个体、提供精准的公共服务,反而对个体进入大都市形成点对点的精准阻止。对“误读”恐慌的背后是对大都市可能收紧的准入政策的真担忧。

明显荒唐、扰民的“来上海超过24小时就要登记”,被澄清了,但是如果这是真的怎么办?谁来及时踩下刹车?粮票可不可能重现江湖?

过去的一年数字化抗疫的大型演习,数字登记、行动轨迹记录事实上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些数据仅用于抗疫本身没有问题,但要避免数字登记被滥用。比如,之前一些地方试图把健康码“升级”成了记载公民体重、运动、健康情况的“健康档案”,就因为涉及侵犯隐私引发舆论的强烈反弹。再比如,有的地方希望将“文明码”变成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电子档案,也引发过公众的恐慌。

这次“超过24小时要登记”的误读事件,拨弄到了公众的敏感神经,如果不是乌龙怎么办?怎么有效避免“户口主义”借大数据回潮?怎么避免让数字登记精细化管理异化成“数字围墙”拦人?这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