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2020年成绩单:多措并举降本增效现成果云网万店探讨独立上市
4月23日晚,苏宁易购发布2020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苏宁易购2020年商品销售规模为4,163.15亿元,同比增长9.92%,其中线上平台商品销售规模2,903.35亿元,同比增长21.60%,线上销售规模占比近70%。
这也是苏宁引起新股东后的第一份年报,2月底,苏宁易购发布复牌公告,宣布引入战略投资。本次交易完成后,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国际”)将持有苏宁易购8%的股份,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鲲鹏资本”)持股比例为15%。苏宁易购此次主动引入战略投资,主动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机制和决策机制。
年报中,多项业务表现也可圈可点,苏宁易购门店通过发展苏宁推客、门店直播、苏小团等社交营销,2020年由门店社交化经营带来的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45.70%;家乐福超市到家业务持续推进双线融合,进一步拓展配送范围,2020年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139%。
转型升级为“零售服务商”的苏宁,进入第四个十年之际,在聚焦创效赋能零售主体,激活市场供给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做社会化企业的定位,启动开放协同的步伐。
多措并举降本增效
2020年,苏宁明确提出了聚焦零售主业的发展要求,2021年新春团拜会上,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了两个坚持,一是坚持选择和方向“要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坚持我们的模式和策略”,二是坚持聚焦、创效的发展主基调,苏宁正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要坚定地聚焦零售发展,自上而下地聚焦主航道、主战场,做减法、收缩战线,不在零售主赛道的,就要该关的关,该砍的砍”,该“中路开团”的时候,就不要“分路带线”,只有懂得集中火力强化攻势,苏宁才能够在核心战场实现突围。
从年报中可以看到,苏宁积极实施降本增效,总费用率较同期下降2.61%。其中,销售费用下降23.43%,财务费用下降12.16%,管理费用下降5.77%。
具体来看,苏宁易购加强成本管控,店面加快结构调整,强化互联网运营能力,提升门店的运营效率;通过精简组织、推进门店、物流的合伙人机制,提高人效水平;强化会员运营和精准营销,更加注重投入产出效率;公司加强财务费用控制,财务费率同比下降。
同时,苏宁易购通过提高运营资金周转效率,优化账期及支付方式,强化供应商合作,2020年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同比改善。
公司自营业务的商品和服务优势,也有效带动了用户规模的增长,助力公司开放平台对商户服务价值的提升。2020年开放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4.42%,随着开放平台规模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平台盈利模式也将逐步体现。
2020年,苏宁易购积极应对,聚焦商品零售及服务业务,加快开放赋能。整体来看,苏宁易购经营策略带来了显著的市场效果,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2.96亿元。
同时,苏宁2021的第一季度预告显示,公司扭亏为盈,预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亿元–5.5亿元。
云网万店探讨独立上市
张近东也提到,2021年苏宁将大刀阔斧进行业务变革,加快开放赋能、优化线下店面结构、推动大快消供应链融合、推进物流网络的结构调整;将聚焦家电、自主产品、低效业务调整以及各类费用控制四个利润点,强化苏宁易购主站、零售云、B2B平台、猫宁四个规模增长源。
了解到,“零售云”扩张速度极快,在3月份新开300家门店。近日,苏宁易购宣布引入国资背景的战略投资,股东方为深国际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云网万店成立于2020年11月11日,是苏宁易购旗下新设子公司,启信宝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对其持股比例达70%。云网万店包含苏宁零售云、苏宁小店、苏宁拼购、苏宁有货、B2B、海外购六大业务单元,2020年11月,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深圳市罗湖引导基金和商汤等参投,融资金额60亿元。
尤其在2020年的四季度,苏宁易购加大在用户经营补贴、商品经营补贴方面的投入,用户活跃度显著提升,四季度活跃买家同比增长达到52%,12月苏宁易购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68%。四季度,云网万店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33.67%,其中公司自营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45.28%。
同时,2020年苏宁易购零售云业务保持快速增长,零售云加盟店拓展迅速,全年新开门店3,201家,在三四级市场树立了渠道领先优势,越来越多的品牌商选择加强与零售云合作、发展下沉市场。
在过去的1、2月份,零售云新布局门店达到了近300家。整个2021年第一季度,零售云共将新开600家加盟店。按照此前公开目标,零售云全国门店数量将在2021年底正式突破12000家。目前,零售云在下沉市场累计布局门店近8000家,并在加盟平台培育出电器店、家居店等业态模型。
苏宁易购介绍,旗下各品类自营供应链业务和苏宁物流将成为云网万店互联网平台的基石合作伙伴,从而保障云网万店继续向用户提供基于苏宁自营特色的商品和服务体验;同时,云网万店将继续使用苏宁易购的IT基础设施服务来保障系统平台运行。因此,苏宁易购的供应链、物流和IT基础设施将成为云网万店对外开放赋能的重要的零售基础设施。
伴随着苏宁智慧零售能力的逐步成熟,公司确定云网万店独立发展战略,全面对标头部互联网零售平台,对线上业务进行整合并引入战略投资,计划加大员工股权激励,探讨独立上市。
张近东表示,苏宁将持续加强在实业智造、乡村振兴、小微创业、双循环发展四个重点领域的服务,分别从生产端、流通端、零售终端、供给端发力,助力高效率的智能制造,解决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问题,帮助传统零售商转型,丰富国内供给。
从“零售商”到“零售服务商”
在团拜会上,张近东再次强调,2021年苏宁要牢牢把握“聚焦”和“创效”两大发展主基调,实现从商业模式向盈利模式的转变、从零售商向零售服务商的升级。
线上,苏宁打造了苏宁易购、苏宁推客、门店小程序、直播等多种社群流量入口;线下,打造了苏宁广场、苏宁易购广场、苏宁家乐福、零售云等业态。通过全面布局各业务、业态,拓宽了服务范围。通过实现整体业务的协同运作,进一步提升了服务效率,并在商品供应链、用户数据、零售终端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加大门店互联网化运营,通过发展苏宁推客、门店直播、苏小团等社交营销,2020年由门店推客带来的线上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45.70%。同时,随着家乐福超市到家业务持续推进双线融合,进一步拓展配送范围,2020年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139%,来自苏宁生态体系内的流量逐季提升。
同时,家乐福超市到家业务持续推进双线融合,进一步拓展配送范围,四季度到家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65.58%,来自苏宁生态体系内的流量逐季提升。门店合伙人经营模式也逐步成熟,2020年公司加快推进中小型店面合伙人经营模式的覆盖。
针对互联网门店运营,苏宁易购在一二线市场更加注重“大店”布局,增强场景式布局,打造沉浸式“云逛街”体验。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一二级市场苏宁易购云店占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不含商超门店)比例46%;社区商圈以家乐福超市作为发展重点,以大卖场+精选店+社区生鲜店为主的业态布局,完成线下消费场景全覆盖。三四线市场按照既定计划加快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开设,2020年零售云加盟店新开3,201家,预计全年销售规模同比增长超过100%,并实现盈利。
张近东称,新时期要持续在业态拓展、供应链建设、场景运营、终端服务等“战场”打造苏宁“铁军”,而与之匹配的,就是要通过高回报的奖励来推动优秀团队氛围的延续和传递。据悉,2021年,苏宁将进一步加大股权激励、专项激励等奖励的范围和力度。
“务实者,事必达”,张近东倡导全员秉持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历经十年的互联网发展,今天的苏宁正处在破晓之时,苏宁卸下包袱轻装上阵,苏宁人心态归零重新出发,要聚焦利润增长,强化业务变革,夯实能力建设,为苏宁新十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0年来,苏宁始终聚焦零售发展。苏宁物流基础设施从创业初期就开始建设,目前已在46个城市落地62座物流基地。在供应链方面,苏宁连接的品牌制造企业也已从最初的几家发展到今天的40000多家。此外,苏宁的零售技术人才,也从2000年初期SAP/ERP系统上线时的百人团队发展到如今上万名的研发人才。
下阶段,苏宁将进一步聚焦商品供应链、用户运营、服务建设、技术能力四个方面的基础能力建设,构建智慧零售的创新机制。据悉,苏宁将全面丰富产品品类、推动供应链精细化运营,开展基于用户的精准营销,持续强化物流、售后、客服等服务能力建设,并优化中台系统和各业务的前台解决方案,强化数据交易和数字风控能力,推动智慧零售多场景落地。
“内外部多种因素交织的2021年,注定会成为苏宁发展过程中意义特殊的一年,也必将是苏宁近十年发展的转折之年”,张近东指出,唯有保持定力、迎难而上,才能抵御外部的不确定性,才有机会实现新一轮的向新而生。
苏宁的几次转型,虽然每次看起来都像是“壮士断腕”,但毋庸置疑,转型后苏宁正变得越来越好。
- 标签:温州女秘书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46家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报告:近八成处于起步阶段 数字化核心人才短缺
6月10日,毕马威与腾讯云共同发布《区域性银行数字化转型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对46家区域性银行…
-
宝酝集团获超六亿A轮融资 成立一年已融近十亿元
郑淯心 6月9日,在宝酝集团首届全国经销商大会上,宝酝集团宣布完成超6亿元的A轮融资,该融资由碧…
- 硅料半年涨近150%,光伏行业协会呼吁自觉抵制过度囤货、哄抬物价
- 汽车缺芯反思:如何让国产芯加速进入供应链
- 特斯拉将交付高端车型Model S Plaid 在豪华车市场抗衡奔驰和保时捷 | 悦读全球
- 我国自主研发ADC新药获批!荣昌生物强势领跑,半年获批两款世界领先新药
- 数据安全法将于9月1日起实施 金融数据管理迎来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