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未来

市场尝鲜戴口罩人脸识别

陈秋“一分钟通行30人以上”,在千万或者百万级别的巨大人流量的城市地铁场景中,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但现在只需赏“脸”就“行”。继去年郑州地铁、今年1月西安地铁开通“刷脸乘车”后,今年7月,哈尔滨全线网27座车站正式上线了升级版,“戴着口罩”直接过闸进出站。而这些项目的背后,则基于商汤科技的SenseMeteor睿知智慧轨交平台。

商汤科技从2018年就进入了这个市场,最开始做了一些前期的探索工作,包括对市场规模、痛点、需求都做了详细的梳理。在2019年下半年左右真正明确了行业机会,加大投入。

“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推广的速度,前期由于不能出差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一些项目的推进节奏被拖慢了。同时,整个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疫情带来了新的契机,能否实现戴口罩刷脸进出站,基本上是技术实力的试金石。”7月24日,商汤科技官方对说。

戴口罩人脸识别属于比较新的应用领域,目前已深入到了安防、考勤、教育等领域。人脸识别门禁市场玩家嘉楠(全称“北京嘉楠捷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销售副总裁姚显骏对说,“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成为全球挑战的今天,戴口罩人脸识别是人脸识别厂商升级的一个主要方向。”

虽然目前这项技术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产生了一些行业领先者。但目前人脸识别领域能够盈利的企业还不多,市面上更是流传企业为拓展市场不惜亏本的声音。而这项技术涉及的个人隐私风险的问题更不容忽视。

需求旺盛

在北京通州区,约一千余平米面积的售楼处内,从入口到沙盘,再到谈客区和卫生间的路径等6个公共区域都安装了人脸检测设备。安装这些人脸识别的设备,除了搜集相关数据、建立客户数据模型外,另一用处是,保护渠道,防止渠道商间互相撬客户。

该项目的开发商销售表示,在系统中输入成交客户的身份证号码,会自动查出,是哪一家渠道商带来的客户和每次来访的时间,这样领导不需再审合同的具体情况。

“现在疫情期间,客户带着口罩也能被识别出来。”该开发商销售说,他还向复原了戴口罩人脸识别的过程:当客户进入售楼处的时候,工作人员把他的身份证信息输入到该设备系统中,同时,也对其进行了人脸识别,随后客户在各个区域停留时都可以被设备抓拍,这样拍摄的角度是全面的,尤其是客户在谈客区时,如果客户要喝水的话,一摘口罩就抓拍了整张脸,利用这个抓拍,以后客户戴口罩时也可识别。

应用场景不止于此。为了做好楼宇疫情防控,中关村科学城城市大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为中关村科学城)也安装了升级版的口罩人脸识别考勤门禁机,这样可以实时掌握商务楼宇复工复产情况,以及协助政府、物业做好商务楼宇的人员比证核对、无感通行等。

在疫情期间,姚显骏称,产品经理与技术人员在调研中发现,戴口罩人脸识别,不仅只是疫情期间的短期诉求,实际上在食品加工厂,以及一些强制佩戴口罩的场景都有潜在需求。“一些粉尘污染较重的生产线,工厂要求工人佩戴口罩,但是很多工人并不自觉,考勤机就可以起到第一层隔离的作用。”

当问到,疫情后是否还会采用该设备,中关村科学城对称,“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戴口罩人脸识别,应该是一个新的常态化的需求。长期看,活体检测也将是未来人脸门禁设备的标配。”

掘金未来

目前人脸识别行业已处于应用的落地期,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2018年,整个市场规模缓慢增长。从2018年以后,人脸识别应用落地规模每年保持10-20%的增长率。

人脸识别领域的整体发展态势良好,该市场是否是一个掘金之地?

姚显骏在前期的市场调研中发现,在人脸识别行业中,考勤门禁领域的占比近一半,比例为40%左右,其次是安防,如公安抓逃、幼儿寻回等,占比在30%左右。可以看出,人脸考勤机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是较大的;在考勤门禁领域,具体在产品形态上,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投入使用,渐渐取代了传统的IC卡、键盘式门禁。

而目前人脸门禁市场的参赛者也众多,主要有三类:一是传统的视觉设备厂商,其中以安防领域的海康威视、大华为代表;二是算法厂商切入设备端,以旷视、商汤、云丛等厂商为代表;三是以嘉楠、宇视等为代表的专注于AIoT领域的厂商。目前的人脸门禁市场的产品矩阵已经比较成熟,产品形态也更加多元化,有一体机、面板机、无感门禁摄像头等多种类型。

嘉楠的智能门禁考勤机于今年6月正式发布,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初期。对于嘉楠而言,考勤机只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后端SaaS服务,例如考勤统计等。然而,面对行业竞争激烈,争夺资源也是摆在企业前面的难题。对于打差异化牌,姚显骏称,在人脸门禁市场,区别于大厂商,嘉楠瞄准的是中小企业市场,关注它们的体验和采购成本。

阔展科技对称,目前在该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在400-800元不等。对比同类公司,大型公司的资源和运作稳定性,确实有助产品的开发与市场布局;创新公司多为技术导向,政策的扶植和与企业抱团取暖是其要走的方向。中关村科学城合作的同类产品公司有很多,在其看来,大公司的品牌认可度相对较高,创新公司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迭代速度要快一些。

目前在人脸识别这一人工智能赛道上,尤其在2017年人脸识别行业融资加剧,迅速催生人脸识别四个独角兽。但风光的背后,能够盈利的企业不多。“目前人脸识别领域类似于互联网或者共享经济发展的初期,入局的很多企业都是靠烧钱来占领市场,只有在经历过一番市场竞争后,活下来的企业才可能形成健康的盈利模式。”拥有多年支付相关从业经验专家王晓韡对说。

在通信高级工程师杨波看来,在ToB市场,会聚焦到头部软硬件具备的企业,单纯的算法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被压缩,这类企业可能沦为向其他企业应用提供SDK(软件开发工具包)的地步;而ToC市场,早已形成腾讯阿里寡头的态势。

王晓韡称,虽然目前人脸识别有明显的优势,但人脸识别的精度仍无法满足金融类的相关需求,并且用户习惯也没有养成,目前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而另一方面,人脸识别技术未来的应用范围必然会不断扩大,但其自身也面临着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技术的竞争,未来是否会成为相关领域的主流方式仍需拭目以待。

隐私风险尚存

刷脸进站、刷脸支付、刷脸解锁等,在人脸识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了不小的隐患。

近日,黑卖家利用“照片活化”工具,可将人脸照片修改为执行“眨眨眼、张张嘴、点点头”等操作的人脸验证视频,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有网友不禁吐槽称,“我的脸只值五毛钱”、“我要不要去换脸”、“在裸奔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另外在一些使用人脸注册时的场景下,也有上传“合成人脸图像”想蒙混过关等现象,涉及到个人身份信息泄漏危害的新技术手段,在业内也引起广泛关注。

为了验证该报道的真实性,7月23日,在QQ中搜索相关关键词,进入了名为“微信人脸识别技术”的群,进入后,就有网友发“查大图,做动态认证视频的”的消息,并配有身份证信息和人脸验证视频。

人脸信息泄漏有多严重?在现实中就有例子存在,去年8月,深圳龙岗警方发现有辖区居民的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其驾驶证被他人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冒用扣分。经侦查发现,有不法分子使用AI换脸技术,绕开多个社交服务平台或系统的人脸认证机制,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黑产服务。截至目前,龙岗警方在广东、河南、山东等地已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3名。

可见,用户隐私保护是人脸识别技术落地的一个挑战,也是国内厂商戴口罩人脸识别产品全球化的难点。“国外也有创业者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路径,在口罩上印制人脸来骗过机器,说明了戴口罩人脸识别技术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姚显骏说。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尝试拦截网上各种人脸“作弊”手段,也是看到这一需求,姚显骏说,“国内厂商率先进行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国外因为用户习惯、文化和政策差异做得比较少。目前网上可查的只有以色列的一家公司Corsight AI研发了相关产品。”

这在杨波看来,他更偏向理解为目前这个市场可能还有些无序。主要是因为人脸识别涉及的个人隐私滥用的风险可能十分严重,而美国很多企业都开始拒绝人脸识别。一方面监管要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头部企业要基于多维度因素修正人脸识别的“后门”,让人脸识别更加准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