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知识  未来

互联网“创新之光”照进生活 “网络适应应用”成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互联网“创新之光”照进生活 “网络适应应用”成后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交汇点讯 足不出户可以享受旅游的乐趣,身在课堂也能走进森林和动物们来一次亲密接触;医院的CT检查结果可以变身立体空间模型,辅助医生手术……9月3日,在2019(第七届)江苏互联网大会“创新之光”成果展上,众多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勾勒出未来生活的模样。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网络世界的发展趋势是“网络适应应用,而不是应用适应网络”。

  神奇!看着电视操控汽车,驾乘感绝对线(第七届)江苏互联网大会现场,通过一台1:1的汽车模拟驾驶台,可以控制远在南京市溧水区的一个试验场地上的无人汽车。无论是加速行驶还是踩一脚刹车,模拟驾驶台上的感受和真实驾驶的感受一模一样,就连眼前看到的行驶路线也是真实的。四台壁挂电视,分别显示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正常视角和倒车镜视角。如果一定要找出不同,模拟驾驶员吴迪说,就是不能猛踩刹车,因为会对溧水试验场中无人车里的乘客带去突然冲击。

  一堂地理课,老师如何把海拔、等高线等概念讲解得生动有趣?很简单,借助集合了AR、VR技术的“MR教育沙箱”。

  在一个只有成年人一手臂长、半手臂宽的沙盘里,沙子可以平铺、也可以堆山头,借助沙盘上的红外线探头,标记不同高度沙子的XYZ坐标,然后建模,经过渲染在电视机上呈现出真实场景。戴上AR眼镜,可以走进低海拔的平原、攀登高海拔的山峰,看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植物、动物。海拔、等高线等地理知识也在身临其境中有了清晰的解释。现场讲解员董泽群介绍,这一系统目前正在苏州一家学校进行试用。

  一名患者主诉头痛、视力下降,经过脑部CT检查后,患者的检查数据上传云端,利用3D建模,可以创建一个立体的颅腔模型。现场负责讲解这一“AR远程医疗协作系统”的工作人员祁晗说,利用这一系统可以“共享”医疗专家。

  “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在宝塔山重温入党誓词,是件神圣的事情。站在一台放大了数百倍的“手机”面前,戴上VR眼镜,足不出户就可以“走进”全国各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上一堂生动党课。这台大尺寸手机名为“5G融媒体党建机”,它集成了计算机、VR显示、VR交互等功效,自助式操作,借助“”式手柄,体验者沉浸在“景区”里,跟随手柄的位置操作,身临其境般地穿梭在不同场景。现场工作人员Alex介绍,这台“手机”还可以嵌入5G基站,服务未来5G应用。

  以车联网为例,邬江兴指出,在车联网系统中,车辆的运行涉及人身安全问题,容不得控制系统出现分秒误差,现有的网络延时等问题会带来各种不安全因素,因此网络不升级车联网就不能普及。邬江兴说:“网络技术的创新本身是看不见的,当它出现的时候,车联网的问题就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未来立体等高线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