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企业未来到底是上云还是下云?【物女心经】
未来的计算将同时存在于边缘和云平台,他们之间的界线越来越难以划分,未来不是云和边缘,而是连成一片的边缘云。
本周,谷歌云宣布将限时关闭IoTCore物联网核心服务,用户有1年的时间进行缓冲。这条公告本周低调的出现在IoT Core网页的顶部,同时谷歌还向用户们发送了一封电子邮件,通知这一变化。
不久之前,阿里智能运营团队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和技术方案不再适宜未来客户需求,原阿里智能云物联平台将暂停开展拓客运营工作,终止所有已签署合约。”
也许是时候让我们一起思考:在物联网领域,未来的趋势是企业上云,还是下云(这里的云,特指公有云)?
消息一出,引起不少争议。对此,谷歌发言人酸溜溜的回应道:“自从推出IoT Core以来,我们的客户显然可以从专门从事物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合作伙伴那里,获得更好的服务。我们为客户提供迁移选项和替代解决方案,并在IoT Core停止服务之前,提供长达一年的缓冲时间。”
回顾IoT Core的历程,谷歌云最早于2017年以公开测试版的形式推出该项服务,并在2018年将其商业化。
根据官方介绍,IoT Core是一项全代管式服务,可帮助用户安全地连接和管理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数百万台设备,并从中提取数据。IoT Core与谷歌云上的其他服务搭配在一起,便可构成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实时地收集、处理、分析和直观展示IoT数据,从而帮助提高运营效率。
有网友公开了谷歌云发给IoT Core用户的电子邮件内容。邮件提到,IoT Core服务将在2023年8月16日停用。谷歌建议用户尽早采取行动,从IoT Core迁移到“替代服务”。
7月26日,阿里智能运营团队发布公告,原阿里智能云物联平台将暂停开展拓客运营工作,终止所有已签署合约。
此外,与平台配套的用户端软件“阿里智能”APP也于7月26日起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后续将仅针对存量用户提供服务。从阿里智能APP的操作界面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款类似于“米家”的软件,可以连接用户的各类智能设备,并通过手机进行控制和管理,并且进行部分自动化的设置。
官方消息透露,阿里智能APP服务已逐步由阿里云与天猫精灵的IoT新平台承接。再往前看,另一家企业,UCloud,也曾经历类似的至暗时刻。
今年2月,以“中国云计算第一股”身份上市的UCloud,发出官方通知:“因产品运营调整,物联网UIoT公有云计划在2022年3月31日0时下线,建立您在收到信息后尽快到控制台确认并完成迁移,下线后所有数据都不再保留,感谢大家对UCloud的关注和支持。”
其关停的UCloud物联网通信云平台(UIoT Core)主要为设备上云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在设备和云端之间架起桥梁,支撑海量的设备上云,同时也提供云端API,方便客户的应用研发。关停业务的时间,距离UCloud发布物联网UIoT公有云服务,不过才三年左右。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分析,公有云正处于“陡峭”的增长阶段,尤其在疫情期间,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与日俱增。根据预测,在2022年,传统IT的增速为4%,而云计算的增速则高达17%。
营收不及预期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入不敷出又看不到盈利的希望,很多企业放弃了对IoT云平台的继续投资。
典型的例子是三星。2015年,三星推出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Artik,这是整合了软硬件及云服务的一体化平台,针对量产型家电产品设计。截止2018年底,已有85家合作伙伴与Artik建立合作。
虽然表面上合作伙伴众多,但实际推出的采用Artik平台的家电产品却屈指可数,并未取得实际的成果。当计算投资回报率时,Artik历经四年的投入,最后却发现入不敷出。尤其是对于三星这种大企业,Artik物联网平台的收入与其他业务对比,更加微不足道,所以自然也就落到了被放弃的下场。
出于对隐私和时延的要求,大量的现场数据并不用上传到物联网公有云,而应进行实时的本地处理和高频的数据交换,最终的决策相关数据才上传到云端。训练好的算法和模型也应部署的离现场越近越好,并保持随时更新。这就需要云端和现场层之间的“桥梁”不仅负责通讯,还应具备计算和分析功能。
边缘计算采用新的网络、新的方法、新的设备和新的架构,打通万物互联的“最后一米”,并创造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由此开启了边缘计算的新商机。
根据Gartner的分析,边缘计算是一整套解决方案。仅凭外表并不能判定出工业边缘平台的真正实力,它的价值恰恰在于不可见的部分。它是一套使用云原生思维,在边缘侧部署的完整方案,具备全局统一调度与管控、云平台与边缘的协同、软件功能随时更新与分发等能力。
毕竟边缘智能的核心,不是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硬件设备,而是将各种计算资源充分集成和调度,发挥出最佳生产效用的整体方案。边缘连续体的部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分析由部署位置、用户需求、硬件类型、软件架构、运营要求、节点数量、设备所有权…等构成的复杂矩阵,才能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可见,边缘设备是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路中重要的新工具,那么如何评价这个工具的优劣?基于分析市场上获得成功的边缘计算产品,我曾提炼过极致边缘计算UEC的评价框架。
极致功耗:根据数据统计,大约1/4的物联网设备依靠电池供电,而且这个比例仍在不断提升,有预测认为到2030年,接近半数的物联网系统都将主要依靠电池供电。同时这些设备对成本极为敏感,如果将设备投入使用的成本减半,那么意味着销售额不止翻番。因此无论从供电环境还是从使用成本出发,将功耗降低到极致,都是重中之重。
极致简化:边缘计算的使用者不仅包括IT工程师,还包括OT运营人员。过去OT和IT经常是“鸡同鸭讲话”,很难沟通。OT团队缺乏IT专业知识来实施部署边缘计算,IT团队又缺乏对工艺和运营的理解,以构建和完善满足业务流程的创新应用程序。为了做到将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交给用户,边缘计算平台需要提供低代码能力,将编程和使用过程极致简化,促进IT与OT的无缝衔接,加速边缘计算的普及。
极小空间:设备占用的空间同样是一个重要因素,更小、更紧凑的外形尺寸,往往意味着设备更易被安装。还有一些场景,比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耳标脚环,对边缘计算产品的尺寸非常敏感。
极度智能:在各种约束条件之下,边缘设备仍需要具备一定的智能。微型机器学习TinyML使得工程师们在mW功率范围以下的设备上,实现机器学习的方法、工具和技术成为可能。
极致灵活:虽然边缘计算脱胎于嵌入式系统,但边缘计算与嵌入式系统已有本质不同。嵌入式系统是指软硬件关系非常紧密的一类“计算机”系统,边缘计算将两者解耦,部署更快,随时升级,按需更新,弹性更强。更进一步,大部分边缘计算产品将无线通信作为标配,安装位置和使用场景都更加灵活。
想要实现极致边缘计算并非易事,不仅需要熟练运用硬件设计、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数据分析、终端应用,还需要对各种应用场景有极为深刻的理解。
未来的计算将同时存在于边缘和云平台,他们之间的界线越来越难以划分,未来不是云和边缘,而是连成一片的边缘云。
不可否认,云平台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计算能力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如果计算越依赖于云平台,那么设备的算力越弱、反馈的时延越长;反之,如果计算越依赖于设备,那么云平台需要提供支撑的算力越少、时延越短。
“边缘”与“本地”之间也有区别,边缘为本地设备提供了扩展能力、虚拟化能力和按需配置的能力,这些属性让本地设备在极短时间内,近似于完成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华丽转身。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通过云端控制工业机器人与在手机上玩联网游戏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种区别对物联网企业来说却是本质上的颠覆。
目前公有云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网络,更适合人们的上网冲浪和消费,而不太适合机器之间的交互,网络延迟时间长而且不够稳定可靠。因此实现“云机器人”或者“云PLC”,都需要对网络进行改造。
我们正在从一个静态的二维互联网,进化到一个场景丰富、体验丰满的数字世界。医生需要复杂的实时反馈,远程操控机器人进行手术;工人需要了解设备的当前信息,以便合理规划生产决策;控制员需要及时了解无人机的位置信息,更好的提升工作质量。结合边缘计算新方法,远程控制、虚拟现实、位置服务等各种各样原有的应用,都将被“重做一遍”。
本文灵感来自中科创达本周在深圳举办的智能边缘系统研讨会。研讨会上,中科创达邀请了诸多行业专家、意见领袖及生态伙伴共同探讨在边缘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
- 标签:未来到底是什么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物联网企业未来到底是上云还是下云?【物女心经】
未来的计算将同时存在于边缘和云平台,他们之间的界线越来越难以划分,未来不是云和边缘,而是连成一片的边缘云…
-
未来到底是“殖民”还是“定居”行星?科学家称:这很关键!
人类在探索外星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是我们的下一站到底在哪里却无人可知!尽管如此,人类的下一个“家园”依然是人们热切讨论的话…
- “创客”的未来究竟是什么?——专访“创客第一人”李大维
- 观察 深圳未来立体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声明
- 智能座舱平台研究:硬件平台功能越聚越多软件平台成为布局重点
- 家校共育丨同心圆小课堂(第5期)——温暖相伴共赴未来
- “索未来”同城本地生活轻松构建属于你的同城生活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