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鲁迅刻“早”
鲁迅(1881年9—1936年10月),浙江绍兴人,名周树人,字豫才,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代表作有《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等。
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时,一边读书,一边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生病的父亲跑药店。有一回,因家务多上学迟到,老师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非常懊悔,但也没做辩解。第二天,他一大早便来到学校,在书桌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并暗地许下承诺: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用以鞭策自己。从那以后,他再没迟到过一次。
后来鲁迅先生为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到日本留学学医,但当有一次,在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杀头,而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看热闹时,他受到极大刺激,他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从此便弃医从文,决定从思想上拯救国人。
后来鲁迅先生出名了,当有人问他是不是天才时,他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上罢了。足见其对时间的珍惜和学习的刻苦。
青云励语: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人的一生按照83岁计算,一辈子也就三万天左右,平均一天睡觉八小时,人生的三分之一是过去了,一天再花两三个小时吃喝拉撒,剩下真正在有效时间也就一万多天。那么这样算下来,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呢?
- 标签:鲁迅读书杂谈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湖南醴陵:村小里的科学课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小学只有59名学生,是典型的“麻雀学校”
-
尚俊杰 石祝:用优秀的科学教师赋能未来
【编者按】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五月印…
-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新华社评论员:牢记中国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读鲁迅《春末闲谈》有感
- 专职讲授科学课31年 办研究院让6000学子受益 “韩马力”在孩子心田播撒创新火
- 《自然》发布本世纪前十年5个“科学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