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探险》杂志摄影师探寻玉林道教三洞天
8月下旬,《中国科学探险》杂志摄影师袁志柱、玉林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玉林市摄影家协会秘书长梁大新、探险队队长陈拥军等一行人组成探险队,探访了玉林都峤洞天、水月岩白石洞天、勾漏洞天三个洞天,挖掘道教在玉林的发展历史。在为期四天的拍摄过程中,探险队历经艰辛,收获颇丰,特别是在人迹罕至的红日岩山上发现了道士曾经习武的三光洞。“玉林风景秀丽、历史丰富,不单体现在文化上,还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不足一百公里的距离内,在风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谷里,竟分布着道教三洞天,这无论从史学角度,还是地理角度都是中国宗教历史文化传承里令人惊奇不止的地方。而玉林之‘玄’,远不止如此。”摄影师袁志柱说。
今年春季,袁志柱从北京白云观道教长老处了解到,道教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洞天,集中分布在广西玉林。这个消息让曾经在广西工作过的袁志柱兴奋不已,于是萌生了要来玉林探寻、拍摄道教三洞天的想法。
“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穿越鬼门关,来到桂东南,寻找道教三洞天的传奇。于是,一个拍摄主题便在我的脑海生成,我要沿着徐霞客的足迹,去寻找白石洞天、勾漏洞天、都峤洞天的历史文化遗存。”袁志柱说。
曾经来过玉林大容山做过专题拍摄的袁志柱,在玉林认识了一群户外界、文化界、摄影界的朋友,当他将这个想法说出来时,一支探险队马上在玉林集结并协助他一起去完成这个愿望。
8月底是玉林的雨季,在为期四天的拍摄过程中,探险团队遭遇过暴雨登山、在悬崖峭壁上行走、夜间探洞下山等。特别是在“五彩田园”探寻白石洞天时,为了寻找人迹罕至的三光洞,单程1.5公里的路走了3个小时,在只能放得下一只脚的悬崖峭壁上行走。那天因为下雨,所有队员都摔了好几跤。待走到平坦的路上时,大家都累得站不起来。
但是,当天的收获特别令袁志柱兴奋,因为他们找到了三光洞。“三光洞是一个很神奇的洞,这个洞高约20米,横约30~50米,洞顶成圆拱形,分南、北、东三个洞口,南可望陆川,北可望玉林,东可望北流。”袁志柱说。
据玉林市申遗办专家黄继军介绍,三光洞在道教“三十六洞天”的白石洞天区域内,即现水月岩风景区内红日岩山顶上,位于玉林、北流、陆川交界处,地势高,路况险峻,因喀斯特地貌的岩溶作用而成。三个朝向不同的洞口,皆可受到阳光普照,因此得名“三光洞”。在洞口的石壁上刻有“三光洞”三个大字,落款“龙飞 雍正十一年岁次癸丑端月”,即公元1733年(癸丑)第一个月。按当地人的说法,在古代三光洞为道士所用,战乱时期附近村民到此躲避,也有读书人在此静心学习。
“玉林的‘一山两江三洞天’可以说是玉林历史文化之‘玄’的最好写照。”黄继军介绍,“一山”指的是岭南地区广西境内唯一被后汉皇帝刘?禅封为南方五岳之一的“南方西岳”大容山;“两江”指的是南流江和北流江,一条朝南,一条往北,以相反的流向在玉林盆地形成了恰似太极图的奇特景观,太极图的中心点就是处在两江之间的鬼门关,这在世界盆地地质结构中是较为罕见的。
正是玉林大地奇特的景观风貌,探险队一饱眼福,收获颇丰。“这一次的探访收获很大,感谢玉林的朋友做足了功课,让我对玉林的道教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袁志柱说,这一次的主题采访,他已经想好了题目《五彩玉林 别有洞天》,他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采写,通过《中国科学探险》杂志这个平台,将玉林之美推广出去,让更多人了解玉林。(记者宋建州 实习生 吕奕菲)
- 标签:《科学探索》杂志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湖南醴陵:村小里的科学课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小学只有59名学生,是典型的“麻雀学校”
-
尚俊杰 石祝:用优秀的科学教师赋能未来
【编者按】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五月印…
-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新华社评论员:牢记中国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读鲁迅《春末闲谈》有感
- 专职讲授科学课31年 办研究院让6000学子受益 “韩马力”在孩子心田播撒创新火
- 《自然》发布本世纪前十年5个“科学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