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合作研究成果在《科学》杂志发表
7月1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董海龙教授课题组和英国伦敦帝国学院William Wisden & Nicolas P. Franks课题组联合在国际顶刊《科学》(Science)发表题为《应激识别并介导恢复性睡眠的中脑特异性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系统解析了急性社会冲突性应激刺激特异性激活的中脑神经环路,进而阐明了应激后睡眠改变缓解焦虑情绪的关键机制,为解决极端冲突任务环境下精神心理健康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未来寻找新的治疗应激所致焦虑策略提供了靶点。
日常生活中,严重的外部压力应激,如惊吓、挫败、社交冲突等,常引发严重的不良感受。这些应激刺激未能及时得到缓解可能会引起较为显著的焦虑、抑郁表现,引发神经精神疾病。已有研究发现压力应激发生后常会伴随睡眠结构的改变,而睡眠作为一种周期性的生理过程,在机体各类状态恢复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睡眠是否能够减轻应激带来的负面神经精神效应,以及这一可能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什么目前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利用社交挫败应激模型,结合活性标记的遗传学调控方法证实,应激可以持续激活VTA区生长抑素阳性GABA能神经元,进而通过增加应激后睡眠时间,诱导恢复性睡眠缓解社交挫败应激引发的焦虑样行为。同时,特异性激活这一亚群神经元还可以通过抑制下游下丘脑室旁核中促皮质素释放因子的释放量,阻止压力应激导致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该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通过睡眠恢复心理及机体健康状态的脑内调控机制,扩展了睡眠对生命维持的重要意义,也为治疗焦虑、抑郁等压力应激相关的精神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鉴于该成果在精神疾病防治方面的重大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Science新闻团队(SciPak)将该研究收录为亮点工作,在全球科技新闻服务网站Eurekalert!发布。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董海龙教授、伦敦帝国学院William Wisden教授、Nicolas P. Franks教授、喻晓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喻晓研究员与西京医院赵广超主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李洁)
- 标签:《科学》杂志简介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湖南醴陵:村小里的科学课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小学只有59名学生,是典型的“麻雀学校”
-
尚俊杰 石祝:用优秀的科学教师赋能未来
【编者按】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五月印…
-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新华社评论员:牢记中国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读鲁迅《春末闲谈》有感
- 专职讲授科学课31年 办研究院让6000学子受益 “韩马力”在孩子心田播撒创新火
- 《自然》发布本世纪前十年5个“科学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