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空调有望成为抗癌利器?丨科学大发现
说起治疗癌症,脑子里浮现出的总归是各种手术台、激光刀、输液袋、小药片啥的,万万没想到,还有看到空调房里坐坐就能抗癌的一天(抬头看了一眼办公室的空调)。
今日《自然》杂志刊登的一篇论文就带来了这样的希望[1]。来自卡罗林斯卡学院华人科学家曹义海团队的科学家们发现,较低的环境温度能够激活棕色脂肪消耗糖分,抢夺肿瘤生长所需营养,抑制肿瘤生长。相对30℃,在4℃下的小鼠肿瘤生长延缓80%、生存期延长近一倍!
而人类癌症患者在22℃的空调房里生活,也能激活棕色脂肪、增加糖分摄取,说明对人类来说调低环境温度也很有可能具有抗癌的效果(再次抬头看了看空调)。大家应该知道,癌细胞的疯狂生长、增殖、迁移和生存需要大量的养分,癌细胞的一个主要代谢特征就是特别爱“吃糖”。针对这个特点,有很多抗癌药物的研发思路就是限制癌细胞的营养摄取,俗称“饿死癌细胞”。
机体中的脂肪分为白色脂肪(WAT)和棕色脂肪(BAT)两种,其中棕色脂肪专业耗能产热。在某些条件下白色脂肪也会转化为棕色脂肪,也就是白色脂肪褐变。产热也是要养分的,棕色脂肪消耗的也是糖。
研究者在小鼠皮下植入结直肠癌(CRC),分别放到30℃和4℃的环境中,20天后检查肿瘤大小,发现低温环境中的小鼠肿瘤生长减缓了80%,生存期则几乎翻倍。检查肿瘤的组织学发现,低温环境小鼠的肿瘤微血管密度显著降低、增殖速率降低,细胞凋亡则没有变化。低温延缓肿瘤生长、小鼠生存翻倍
至于其他的癌种,包括纤维肉瘤、乳腺癌、黑色素瘤、胰腺导管腺癌,以及两种自发性肿瘤模型,也取得了类似的实验结果。
当然,这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低温环境让皮下肿瘤的局部温度降低了,这影响了肿瘤的生长。所以研究者也设计了移植到小鼠内脏的实验,同样也观察到了低温的抑癌效果。另外,研究者们测量了小鼠的体温,实际上在30℃和4℃下的小鼠皮下温度和核心体温没什么差别。
再看组织结构,低温环境小鼠的棕色脂肪表现出高致密的结构,这是棕色脂肪激活的典型表型。在组织中也检测到UCP1等产热相关蛋白的高表达。
更直接的证据是,PET-CT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小鼠中棕色脂肪有很明显的葡萄糖摄取,肿瘤中却几乎观察不到。低温下棕色脂肪吃糖,肿瘤几乎吃不到
由此可以断定,低温激活了棕色脂肪摄取葡萄糖,抢走了肿瘤的糖分。切除棕色脂肪或敲除产热相关基因则会抵消低温的抑癌效果。
如果在低温的同时,给小鼠喂15%的糖水,肿瘤的生长就会再次加速。(所以开空调的时候就不要喝可乐了)糖水抵消了低温的效果
研究者招募了6名健康志愿者,让他们穿着短衣短裤每天在16℃下待2-6小时,连续14天。PET结果显示志愿者的几个棕色脂肪区域都显著激活了,虽然程度在个体之间有差异。
参与试验的还有1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参与的时候ta已经联合化疗了5个疗程。在22℃环境7天之后,也观察到了ta的棕色脂肪的激活,而且还观察到了淋巴瘤区域糖摄取的减少。至于这种观察是否会真实地转化为疗效,就要等待后续的试验了。在人类患者中也观察到了低温激活棕色脂肪以及肿瘤糖摄取减少
- 标签:《自然》杂志
- 编辑:刘卓
- 相关文章
-
湖南醴陵:村小里的科学课
湖南省醴陵市沈潭镇鳌仙小学只有59名学生,是典型的“麻雀学校”
-
尚俊杰 石祝:用优秀的科学教师赋能未来
【编者按】针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师资力量不足、课程内容滞后、教学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等诸多问题,教育部在今年五月印…
-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新华社评论员:牢记中国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读鲁迅《春末闲谈》有感
- 专职讲授科学课31年 办研究院让6000学子受益 “韩马力”在孩子心田播撒创新火
- 《自然》发布本世纪前十年5个“科学关键词”